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中国平安人寿营销队伍培训体系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31 11:11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引入保险代理人机制的保险公司,目前其保费规模居全国第二,拥有45.3万人的保险营销员队伍,而它的培训体系更是被业内誉为“黄埔军校”。所以作者认为对平安人寿的培训体系的研究对于国内实行“健康人海战术”的保险公司是具有代表和借鉴意义的。本文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相关文献综述和研究意义,然后阐明了寿险企业员工培训相关理论,接着介绍了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及其培训体系现状,接着针对中国平安人寿的培训现状进行了问题及产生原因分析,最后针对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和措施。本文对平安人寿的培训体系的研究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培训组织体系、培训课程体系、培训讲师体系、培训支撑体系、培训运作体系。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总得说来公司的培训不能跟上公司快速发展的步伐,原因包括两个方而,一是公司快速发展的速度和实施的人海战术,二是培训体系自身制度不完善和执行不到位。作者针对问题一一提出了增设组织架构、引入顾问式营销培训、对授课采取“信达雅”的评课标准、加强培训预算、制定标准的培训评估表等改进措施。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平安人寿营销队伍培训体系优化研究


一魂:组织层面的培训需求分析的内容

培训评估,反应层,培训需求分析,层次


笱?妒??宦畚牡诙?率傧展?居??嘌迪喙乩砺刍??图2一3培训需求分析的三个层面1组织层面的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的组织分析依据组织目标、结构、内部文化、政策、绩效及未来发展等因素,分析和找出组织中存在的问题与问题产生的根源,以确定培训是否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方法,确定在整个组织中哪个部门、哪些业务需要实施培训,哪些人需要加强培训。因此,培训需求的组织分析涉及到影响培训计划的有关组织的各个方面,具体而启一,组织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组织层面的培训需求分析组织}J标}}组织资源}}组织特征图2一魂:组织层面的培训需求分析的内容组织目标—明确的组织目标既刘一组织发展起决定作用,也对培训计划的制定与执行起决定性作用。组织目标分析主要围绕组织目标的达成、政策的贯彻是否需要培训或者组织L1标的未达成、政策未得到贯彻是否与没有培训有关等展开。红i织资源—组织资源分析包括对组织的资金、时间、人力等资源的分析。资金是指组织所能提供的经费,它将影响培训的宽度和深度。时问对一个组织而占就是金钱,培训需要相应时间的保证。如果时间紧迫或安排不当,就会影响培训效果。人力则是决定培训是否可行和有效的另一关键因素。组织的人力状况包括:人员的数量、年龄、技能和知识水平

组织结构图,培训组织,友邦,培训部


业务主任业务员}l业务员}l业务员图3一1平安寿险公司的营销部门的组织结构图3.3,仁国平安人寿培训体系发展历史平安自成立至今,其营销培训体系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创立健全时期(1996—1997)这个阶段为婴儿期。1992年友邦保险进入上海,将国外寿险营销培训理念同时带入国内。平安高层于1993年接触台湾国华人寿,同期访问友邦,挖掘了一批寿险业资深从业人员加入平安,并将台湾与友邦的培训模式“{待进平安。1996年4月1「l,总公司成立寿险培训部(4人),完成寿险培训组织架构的搭建,并建立机构培训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保险个人代理人渠道的现状与发展[J]. 李丽萍.  特区经济. 2006(02)
[2]科学评估培训效果 加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J]. 徐宝侠.  经济与管理. 2003(09)
[3]ISO10015给予企业培训管理工作的启示[J]. 韩德威.  中国培训. 2003(03)
[4]企业培训系统设计方法论[J]. 王耀.  华东经济管理. 2003(01)

硕士论文
[1]A公司员工培训管理体系的研究与设计[D]. 刘芳.重庆大学 2010
[2]平安人寿吉林分公司保险代理人培训体系研究[D]. 滕丽杰.吉林大学 2010
[3]百年人寿代理人制度的建设与管理研究[D]. 孙丹.大连理工大学 2009
[4]企业培训评估结果的影响因素研究[D]. 彭轶妮.复旦大学 2008
[5]浙江保险营销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唐炯.浙江工业大学 2009
[6]寿险代理人制度研究[D]. 唐辉.湖南师范大学 2008
[7]平安人寿保险公司营销渠道的变革研究[D]. 胡保才.山东大学 2008
[8]保险公司员工培训体系研究[D]. 董雁飞.北京交通大学 2008
[9]A人寿保险公司顾问式营销模式研究[D]. 王镇.昆明理工大学 2008
[10]论人寿保险公司的声誉管理[D]. 丁俊锋.东北财经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601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35601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7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