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我国非寿险业信用危机预控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2 22:5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而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因保险公司、保险中介违规经营及保险消费者的失信行为引发的保险纠纷越来越多。尤其是我国非寿险业的信用问题一直是批评焦点,信用缺失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对我国非寿险业信用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探讨,对促进我国非寿险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我国非寿险业信用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归纳总结、实证分析等方法,从信用、保险信用的基本理论入手,阐述了我国非寿险业信用现状,结合非寿险业经营特点及监管特点,对我国非寿险业信用危机的影响因素及成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探索建立我国非寿险业信用评价体系,加强非寿险业监管等对策,以实现对我国非寿险业信用危机的有效预控。其目的是希望通过各方的共同参与,进一步提出我国非寿险业信用危机预控的有效措施,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保证行业的良性发展,进而为我国金融稳定和经济秩序提供保证。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论文研究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论文的写作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写作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论文相关基础理论
    2.1 信用及保险信用的相关概念
        2.1.1 信用与保险信用
        2.1.2 保险的信用属性及最大诚信原则
    2.2 保险信用相关的经济学理论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2 交易费用理论
    2.3 危机管理理论
        2.3.1 危机与危机管理
        2.3.2 危机管理流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非寿险业信用危机预控现状
    3.1 国外非寿险业信用危机预控措施及借鉴
        3.1.1 美国非寿险业信用危机预控措施
        3.1.2 新加坡非寿险业信用危机预控措施
        3.1.3 国外非寿险业信用危机预控借鉴
    3.2 我国非寿险业的发展及信用现状
        3.2.1 非寿险业的界定及特征
        3.2.2 非寿险业的市场运行情况
        3.2.3 非寿险业信用现状
    3.3 我国非寿险业信用危机预控现状
        3.3.1 非寿险业信用危机预控的成绩
        3.3.2 非寿险业信用危机预控的不足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非寿险业信用危机成因分析
    4.1 我国非寿险业信用危机的影响因素
        4.1.1 承保主体的信用
        4.1.2 投保主体的信用
        4.1.3 保险第三方的信用
    4.2 我国非寿险业信用危机形成分析
        4.2.1 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4.2.2 缺乏危机意识
        4.2.3 信息不对称
        4.2.4 法律法规及监管不得力
        4.2.5 内部管理漏洞
        4.2.6 缺乏必要的社会监督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建立我国非寿险业信用评价体系
    5.1 非寿险业信用评价体系的内容
        5.1.1 信用评价对我国非寿险业的意义
        5.1.2 非寿险业信用评价指标的选择
        5.1.3 非寿险业信用评价方法的选择
    5.2 我国非寿险业信用评价模型
        5.2.1 运用层次分析法的权重设计
        5.2.2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定量化
        5.2.3 实证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我国非寿险业信用危机预控一般对策
    6.1 健全非寿险业监管机制
        6.1.1 健全法律法规
        6.1.2 建立失信惩戒制度
        6.1.3 加强非寿险业偿付能力监管
        6.1.4 加强非寿险业市场行为监管
        6.1.5 建立非寿险市场退出机制
    6.2 搭建信用平台完善信息披露
        6.2.1 建立保险信用信息库
        6.2.2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6.3 强化第三方机构监管
        6.3.1 发挥行业自律作用
        6.3.2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外社会信用制度研究述评[J]. 郭忠金.  现代管理科学. 2010(01)
[2]浅谈保险活动中的最大诚信原则[J]. 杨雅秀.  科技资讯. 2009(20)
[3]论信用概念的历史演进[J]. 石新中.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6)
[4]国外保险信用评级制度评介及借鉴[J]. 武建强.  广西金融研究. 2007(08)
[5]浅议保险诚信[J]. 张晶,宋进.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S1)
[6]保险公司信用评级的方法分析[J]. 粟芳.  上海保险. 2007(04)
[7]中美保险监管模式比较及其启示[J]. 徐静.  甘肃农业. 2006(07)
[8]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小企业信用评级[J]. 赵家敏,黄英婷.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6(03)
[9]借鉴美国经验 构建我国保险信用评级制度[J]. 何绍慰.  上海保险. 2006(05)
[10]呼唤诚信的回归[J]. 魏华林.  中国金融. 2006(04)



本文编号:35855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35855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e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