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养老保险柔性缴费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5 14:14
  个人账户的缴费是养老保险资金的主要来源。个人账户缴费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参保者退休前后的生活水平,因此在设置个人账户缴费率的时候,不仅要保障参保对象退休以后的生活质量,还要考虑其工作期的经济承受能力。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缴费实际上是个人生命周期内的转移支付,因而有必要根据生命周期的不同收入阶段情况,确定各时期合理的缴费水平,实现生命周期效用的最大化。中国现在实行的统一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缴费率(8%)忽视了个人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行业的收入差异。这种刚性的缴费制度弱化了个人不同收入时期的再分配,挤出了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不利于启动国内市场的经济转型。构建和完善我国养老金的柔性缴费制度不仅可以提高参保者生命周期的消费效用,鼓励参保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完善养老保险的再分配功能,促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已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城市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据统计,人口中百分之二十的高收入组与百分之二十低收入组的实际收入差距约十八倍,且近年来这种差距呈现加速扩大的趋势。但是现行统一的个人账户缴费率没有考虑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实际情况和实际家庭负担,刚性... 

【文章来源】: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个人缴费和养老基金财务平衡的关系研究
        1.3.2 个人缴费与个人承受能力的关系研究
        1.3.3 个人缴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1.3.4 现有研究的局限
    1.4 研究框架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与特色
第二章 养老保险缴费制度概述
    2.1 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养老保险的缴费制度
        2.1.1 英国养老保险缴费制度
        2.1.2 美国养老保险缴费制度
        2.1.3 瑞典养老保险缴费制度
        2.1.4 智利养老保险缴费制度
        2.1.5 新加坡养老保险缴费制度
        2.1.6 香港强制性公积金缴费制度
    2.2 上海养老保险缴费制度的改革路径
        2.2.1 上海早期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
        2.2.2 上海养老保险缴费制度的改革和发展阶段
第三章 上海养老保险缴费制度的现状
    3.1 上海养老保险缴费制度改革的成果
        3.1.1 从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的转轨
        3.1.2 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3.1.3 建立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协调的养老筹资机制
        3.1.4 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不断扩大
    3.2 上海养老保险缴费制度的发展趋势
    3.3 上海养老保险缴费制度面临的问题
        3.3.1 养老保险制度内赡养率和抚养比迅速上升
        3.3.2 养老保险基金的长期支付能力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
        3.3.3 上海养老保险缴费制度的筹资困境
        3.3.4 基本养老保险尚未有效地覆盖全社会劳动者
        3.3.5 现行养老保险刚性缴费制度的弊端
第四章 构建上海养老保险柔性缴费制度的理论分析
    4.1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分析
        4.1.1 生命周期假说理论的实质内涵与现实理论意义
        4.1.2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养老金柔性缴费制度分析
    4.2 基于边际消费倾向理论的分析
        4.2.1 边际消费倾向理论的科学内涵
        4.2.2 基于边际消费倾向理论的养老保险柔性缴费制度分析
    4.3 基于消费效用理论的分析
        4.3.1 消费效用理论的科学内涵
        4.3.2 基于消费效用理论的养老金柔性缴费制度分析
第五章 上海养老保险柔性缴费制度的设计原则
    5.1 保障生活尊严的适度性原则
        5.1.1 养老保险缴费“适度性”的界定
        5.1.2 保障职工生活尊严的适度性缴费
    5.2 生命周期效用最大化原则
    5.3 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效率性原则
        5.3.1 养老保险缴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5.3.2 养老保险个人柔性缴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5.4 保持养老基金正常运营的财务平衡性原则
第六章 养老保险个人柔性缴费制度的设计
    6.1 养老保险现行刚性缴费制度的稳定性分析
        6.1.1 不同收入人群的缴费能力的计算
        6.1.2 收入差异影响缴费制度稳定性的邹氏检验
    6.2 养老保险柔性缴费制度的构建
        6.2.1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设定
        6.2.2 养老保险柔性缴费率的设定
        6.2.3 企业缴费方案的调整
    6.3 养老保险柔性缴费设计方案的评价
        6.3.1 减轻了低收入者的缴费压力
        6.3.2 提高了社会消费总量
    6.4 构建养老保险柔性缴费制度的意义
第七章 完善养老保险柔性缴费制度的政策选择
    7.1 建立动态的缴费基数与缴费比例协调机制
    7.2 解决个人账户两极分化的财政补贴政策
    7.3 逐步做实个人账户
    7.4 扩大养老金投资范畴,提高收益率
    7.5 改革个人收入分配机制,提高个人缴费能力
    7.6 建立个人缴费的激励机制
    7.7 减轻企业税赋,合理承担养老缴费责任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个人缴费能力测定的模型创新[J]. 米红,余蒙.  统计与决策. 2010(11)
[2]中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个性化改良——基于生命周期投资组合模型的理论与经验研究[J]. 王一兵.  财经研究. 2010(02)
[3]基于福利最大化的辽宁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最优缴费率分析[J]. 边恕,穆怀中.  人口与发展. 2009(04)
[4]中国养老保险最优缴费率的实证分析——基于贴现因子和劳动增长率差异的分析[J]. 孙雅娜,边恕,穆怀中.  当代经济管理. 2009(07)
[5]完善养老金个人缴费制度研究[J]. 王桂清,葛开明.  劳动保障世界. 2009(04)
[6]社会保险个人缴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班晓娜.  辽宁经济. 2009(01)
[7]缴费基数虚高——养老保险亟需破解的瓶颈[J]. 魏云萍,张暗礁,刘芳雪.  劳动保障世界. 2008(08)
[8]基于个人账户基金收支平衡的投资问题研究[J]. 韦樟清.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9]我国混合制养老金制度缴费率的经济效应分析[J]. 万春.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05)
[10]我国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体系的资金纵向平衡实证研究[J]. 陈平路,秦声彪.  统计与决策. 2007(20)

硕士论文
[1]基于平均余命提高的养老金个人账户缴费率调整机制研究[D]. 张金峰.辽宁大学 2006
[2]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研究[D]. 陈英姿.浙江大学 2004
[3]中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思考[D]. 吴文琦.华侨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5907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35907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0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