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理论探讨与政策选择

发布时间:2022-12-22 20:02
  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是国家养老金体系的重要支柱,也是中国特色养老金融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和发展个人养老金制度有利于缓解养老金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夯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财富储备。个人养老金的核心特征是个人主导和享受财税政策支持。从功能上看,个人养老金是养老金制度补充和收入补充,推动投资养老理念形成并促进资本市场完善。目前的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试点政策在覆盖人群、税优设计和运行流程等方面存在问题,未来应统筹国家三支柱养老金体系建设,重视政府作用的发挥,制定与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相适应、公平有效的财税政策,充分调动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并加强养老金融教育。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建立第三支柱养老金的社会经济背景
    (一)人口老龄化高原态势对我国养老金制度产生持久深远的影响
    (二)我国已初步建立三支柱养老金体系,但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凸显
    (三)第二支柱覆盖面小,补充作用有限
    (四)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为第三支柱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二、第三支柱养老金的概念探讨与功能定位
    (一)第三支柱养老金的概念探讨
    (二)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功能定位
        1.作为国家养老金体系的制度补充,缓解养老金领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2.作为国民养老金水平的收入补充,缓解养老金领域发展不充分问题
        3.推动储蓄养老向投资养老理念的转变,形成长期养老规划
        4.优化国家金融结构,促进资本市场完善
三、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的发展现状
    (二)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政策存在的问题
        1.覆盖人群与税收政策
        2.制度平台与运营流程
四、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政策建议
    (一)重视政府在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发展中的作用,保障制度平稳有效运行
        第一,做好第三支柱制度顶层设计,制定适合第三支柱发展的各项政策。
        第二,做好第三支柱平台建设,搭建第三支柱基本公共服务平台。
        第三,做好第三支柱监管工作,建立个人养老金运行监管体系。
    (二)制定与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公平有效的财税政策,提高第三支柱的吸引力
        第一,将第三支柱的覆盖范围和财税政策的享受人群确定为全体经济活动人口,扩大制度覆盖面,使第三支柱成为普惠型养老金制度。
        第二,通过账户制落实第三支柱养老金的财税政策。
        第三,采取财政补贴和税收激励并行的财税政策。
    (三)鼓励多元参与,激发市场活力,提供优质的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
        第一,根据个人养老金的特点设计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产品。
        第二,实现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产品的差异化和多元化。
        第三,金融机构做好服务提供和信息披露工作。
    (四)加强养老金融教育,提升国民养老金融素养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建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J]. 董克用.  中国社会保障. 2019(03)
[2]从个人账户到个人养老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结构性改革再思考[J]. 董克用,施文凯.  社会保障研究. 2019(01)
[3]改革开放40年:商业保险对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贡献与展望[J]. 郑秉文.  保险研究. 2018(12)
[4]我国养老金体系的发展历程、现状与改革路径[J]. 董克用.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8(22)
[5]我国发展税优个人养老金的关键问题、总体框架及政策建议[J]. 庹国柱,段家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6]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改革与税收扶持机制研究[J]. 杨宜勇,吴香雪.  税务研究. 2018(01)
[7]高峰还是高原?——中国人口老龄化形态及其对养老金体系影响的再思考[J]. 董克用,张栋.  人口与经济. 2017(04)
[8]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顶层设计:税收的作用及其深远意义[J]. 郑秉文.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6(01)
[9]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实行对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地区为例[J]. 陈康济.  江淮论坛. 2013(04)
[10]我国养老金“多支柱”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J]. 李连芬,刘德伟.  财经科学. 2011(03)



本文编号:37239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37239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0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