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完善我国巨灾风险融资体系的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6 13:50
  巨灾本是低概率的突发事件,然而自上世纪末开始,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呈现异常,极端气候事件显著增加,地震、海啸、飓风等自然灾害频发并造成一系列灾害连锁反应,巨灾发生的频率和造成的损失均呈明显上升趋势。我国是个灾害多发的国家,却完全没有建立相应的灾前融资体系,往往只是单纯依靠政府救济。灾难一旦发生,灾区便只能单纯依靠政府救济及国内外捐款,如此脆弱且不稳定的灾难融资状况亟需改善。 本文以国内外理论研究为基础,收集统计了我国目前巨灾风险损失情况及其分布区域、巨灾融资机制现状、并对以巨灾保险市场融资完善我国巨灾风险融资体系的可行性做出分析。通过国外典型巨灾风险融资实践模式的经验借鉴,从国内与国外巨灾风险转移与融资机制的发展现状、商业保险市场与政府供给等多个层面的对比,总结出发展巨灾保险体系是势在必行的。政府还必须充分发挥能动作用,结合商业保险市场经济效率上的优势,建立以强制的政策性巨灾保险为主体,并以政府再保险为后盾、商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证券化为再分出机制的灾前风险融资体系。采取以居民住宅保险为主险,将地震、洪涝、暴风雨(雪)、干旱、传染病、野外火灾等其他频发的高破坏性风险作为附加险的综合性险种,政...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目标与要解决的问题
        1.3.2 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1.3.4 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2章 巨灾风险融资体系的理论基础
    2.1 灾前与灾后风险融资机制的理论
    2.2 巨灾保险市场融资效率优势的理论基础
        2.2.1 政府失灵理论
        2.2.2 公共物品理论
        2.2.3 风险管理与保险融资理论
    2.3 巨灾风险融资中政府干预的理论基础
        2.3.1 私人巨灾风险市场失灵
        2.3.2 公共财政补偿理论
第3章 我国巨灾风险融资体系的现状分析
    3.1 我国巨灾风险损失情况及其分布区域
        3.1.1 地震破坏力巨大
        3.1.2 洪涝影响人数众多
        3.1.3 暴风雨(雪)及其他灾害
    3.2 我国的巨灾风险融资现状分析
        3.2.1 国家公共财政资助压力巨大
        3.2.2 国内外群众捐款的效率缺失
    3.3 以巨灾保险完善我国巨灾风险融资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3.3.1 我国保险市场的供给能力分析
        3.3.2 我国民众对巨灾保险的需求分析
        3.3.3 我国政府财政的压力分析
第4章 典型巨灾风险融资模式的比较
    4.1 国外典型巨灾风险融资的实践模式
        4.1.1 日本——限额内商业保险与政府共同经营模式
        4.1.2 美国——弹性强制的巨灾保险及其证券化模式
        4.1.3 法国——政府资助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模式
        4.1.4 新西兰——强制的巨灾保险模式
        4.1.5 土耳其——限额内政府借贷经营模式
    4.2 对我国的启示
        4.2.1 建立巨灾保险体系势在必行
        4.2.2 政府必须充分发挥能动作用
        4.2.3 配套健全巨灾再保险与保险证券化体制
第5章 完善我国巨灾风险融资体系的路径选择
    5.1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巨灾风险融资体系
        5.1.1 强制的政策性巨灾保险模式
        5.1.2 政府与市场的混合巨灾风险管理模式
    5.2 以巨灾风险的再分出机制为后盾
        5.2.1 完善商业再保险体系
        5.2.2 发展巨灾保险证券化
    5.3 完善巨灾风险融资体系的路径建议
        5.3.1 以复合型巨灾保险的方式承保
        5.3.2 实施差别保险费率
        5.3.3 再保险及巨灾风险证券化的方式
        5.3.4 出台相应的的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本文编号:37440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37440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7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