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产业升级导向下的镇江高新区核心区规划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3 04:34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以创新技术研发为主的产业集聚空间,而高新区核心区是高新区的功能集聚中心,同时也是形象展示中心。由于发展前期高新区核心区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导致其产业与生活空间无法满足目前产业升级发展的空间需要。文章立足于我国目前产业升级的迫切需要,对高新区核心区的现状问题进行剖析,总结出当前我国产业升级对核心区规划的新要求,提出了核心区规划的四大关键性策略,并以镇江高新区核心区为实例进行验证分析,针对性地提出规划建议。 

【文章来源】:规划师. 2019年S1期 第87-91页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产业升级导向下的镇江高新区核心区规划研究


二层连廊示意图

示意图,连廊,示意图,配套设施


??且惶?规划秉持产城一体理念,建立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包括生活配套设施、商业配套设施、金融配套设施及文化休闲配套设施等,期望以完备的配套设施留住产业人才,为高新产业的产业升级提供重要动力。首先,在园区内部配套层面,规划打造开放核心,建立配套分级制。规划以核心区中央花园为共享活力中心,设置商业服务、健身娱乐、众创咖啡和文化展览等功能。同时,在每个片区内部,分别打造“次街化”及泛会所化的小型配套服务空间,除东南片区的海工实验室外,每个片区的“次街化”配套服务空间均由建筑二层连廊联通(图3),并通过室外连廊、自动扶梯与一层、三层的配套设施相联通,保证片区内的每个人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步行到达最便捷的商业网点。其次,在整个高新区的服务配套层面,规划结合4个片区的定位,设置金融配套设施、会展酒店等直接为片区主要产业服务的配套设施。此外,由于核心区东侧已建成1个高新区居住组团,规划特意在基地东侧设置充足的生活配套设施,在服务园区自身的同时,也为周边小区居民服务。4.3.3提供复合空间,促进产业发展全产业链建设是高新区产业创新发展的基础,它能提升高新区内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满足中小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空间载体的需求。规划为构建“孵化+研发+生产+产业展示+销售”的综合平台,针对产业链上的多重需求准备了多种空间,如产业孵化阶段的产业孵化空间,产业研发阶段的海工实验室、创新研发中心,产业生产阶段的中试厂房,产业展示与销售阶段的学术交流中心、企业孵化空间和企业总部等。4.3.4倡导绿色低碳,实践高效节能(1)人车分流,绿色交通(图4)。在核心区交通体系建设方面,规划强调回归人本主义,提倡绿色慢行交通。规划将慢行交通系统拆分为3个圈层:最外围的沿街感受城市界面圈?

示意图,人车分流,示意图,圈层


区自身的同时,也为周边小区居民服务。4.3.3提供复合空间,促进产业发展全产业链建设是高新区产业创新发展的基础,它能提升高新区内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满足中小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空间载体的需求。规划为构建“孵化+研发+生产+产业展示+销售”的综合平台,针对产业链上的多重需求准备了多种空间,如产业孵化阶段的产业孵化空间,产业研发阶段的海工实验室、创新研发中心,产业生产阶段的中试厂房,产业展示与销售阶段的学术交流中心、企业孵化空间和企业总部等。4.3.4倡导绿色低碳,实践高效节能(1)人车分流,绿色交通(图4)。在核心区交通体系建设方面,规划强调回归人本主义,提倡绿色慢行交通。规划将慢行交通系统拆分为3个圈层:最外围的沿街感受城市界面圈层;中部的步行、骑行圈层;内部的环湖漫步圈层。3个圈层组合作用,打造“慢节奏,最生活”的产业核心区。此外,规划还控制核心区内的车行范围,将车行通道限制在核心区中部圈层与外部圈层的部分路段,尽量与慢行交通进行分流,实现内外交通的高效便捷。(2)高效节能,低碳园区。规划十分关注物理环境、能源系统、水资源系统、交通微循环和废弃物等系统的改善与优化,在核心区的设计中,通过控制场地材料反射、优化场地风环境、设置立体绿化和引导绿色交通等措施节能。此外,在建筑单体上,规划更加重视屋顶节能设计、建筑生态表皮和建筑呼吸空间,图3二层连廊示意图图4人车分流示意图主要步行轴线环湖游览路线自行车道机动车道一级机动车道二级机动车道、自行车道800m沿湖步行道地下车库出入口1800m空中连廊图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工业——“第三届中国工业发展论坛”综述[J]. 李鹏飞.  中国工业经济. 2015(01)
[2]产城融合的多维解析[J]. 杜宝东.  规划师. 2014(06)
[3]高技术产业功能区形成及其与城市功能融合发展演变规律[J]. 张超.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3(07)
[4]转型发展背景下工业园区存量型规划探索——以景德镇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为例[J]. 郭琪,陈阳,章晶.  规划师. 2013(05)
[5]由“产城互促”到“产城融合”——深圳市产业布局规划的思路与方法[J]. 贺传皎,王旭,邹兵.  城市规划学刊. 2012(05)
[6]产城融合型高新区发展模式及其规划策略——以济南高新区东区为例[J]. 刘瑾,耿谦,王艳.  规划师. 2012(04)



本文编号:28960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28960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1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