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研究的逻辑解构与突破向度

发布时间:2021-12-30 11:02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研究逻辑可以归纳为四种类型,即协同互促的"认识—实践"逻辑,由内而外的"结构—属性—功能"逻辑,见仁见智的"现象—本质"逻辑,灵活辩证的"特殊—普遍"逻辑。目前的研究问题可以表述为研究视角的内向局限,研究理论的系统诠释不够,研究范畴的深化不足,研究方法的使用频率失衡。未来时期的研究突破方向应是推动基本分析框架的调整及内容聚类,形成"百花齐放"的理论支撑合力,促进体制机制的上下游有序联动,主张实证方法的回归与合理介入。 

【文章来源】:现代教育管理. 202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研究的逻辑归纳及内涵解析
    (一)协同互促的“认识—实践”逻辑:基于政策驱动的追本溯源
    (二)由内而外的“结构—属性—功能”逻辑:对组织运行机理的检视
    (三)见仁见智的“现象—本质”逻辑:理论嫁接与方法匹配的创新应用
    (四)灵活辩证的“特殊—普遍”逻辑:从模式选择到矛盾化解的路径生成
二、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研究的遗漏与不足
    (一)研究视角存在“内部聚集多、外部发散少”的局限
    (二)研究理论常以局部剖析为主,欠缺对新型形态结构的系统诠释
    (三)研究范畴的核心与边界亟待反复触碰和持续延伸
    (四)研究方法存在理性思辨主流而实证解题非主流的失衡
三、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研究的重点突破及运行趋向
    (一)从体系建构到内容布置:推动基本分析框架的调整及聚类
    (二)再丰富、再阐释与再弥合:形成理论合力的适应性切入与精准撬动
    (三)“不变”与“变”的共生共存:促进体制机制研究链的“上游—下游”有序联动
    (四)经验范式走向科学范式:主张实证方法的回归、介入与优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产教融合推进应用本科“双主体”产业学院建设[J]. 崔彦群,应敏,戴炬炬.  中国高校科技. 2019(06)
[2]高职院校二级学院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J]. 吕红刚.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10)
[3]基于“三元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新型产业学院的建设路径[J]. 刘国买,何谐,李宁,梁俊平.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9(01)
[4]高职混合所有制二级产业学院建设的实践之惑与应对之策[J]. 朱跃东.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01)
[5]论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内涵、地位及属性[J]. 张艳芳,雷世平.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8(34)
[6]整体性视域下产业学院内部结构的治理逻辑研究[J]. 许文静.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8(29)
[7]高校产业学院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与提升路径[J]. 宣葵葵,王洪才.  江苏高教. 2018(09)
[8]论产业学院组织制度创新的逻辑:三链融合的视角[J]. 胡文龙.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8(03)
[9]产业学院:协同育人视角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的探索[J]. 周大鹏.  高教探索. 2018(03)
[10]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研究[J]. 朱为鸿,彭云飞.  高校教育管理. 2018(02)



本文编号:35580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35580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7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