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张园与中国现代文化产业

发布时间:2021-12-30 23:57
  张园是清末民初中国最大的公共活动场所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上第一个城市公共文化商业空间。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现代文化产业"舶来-本土"过渡的显著特征,它采用明码实价的价格制度,通过资本市场运作,积极与各方合作,并重视有创意的文化产品与培育新兴文化业态,有着较为先进的运营机制。张叔和通过对张园的合理运营,使其成为当时上海的时尚中心,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张园积极呼应新兴市民阶层的精神需求,并以提供讲演空间的形式,通过文化产业介入公共事务。因此,张园在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中有着较为重要的地位。但因其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缺乏与张叔和的历史局限性,从而使得张园盛极而衰,最终湮灭于历史长河之中。 

【文章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61(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 张园在经营上的成败得失
二、 张园的经济效益
三、 张园的社会效益
四、 结语: 张园的历史地位及其时代命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略论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的几个特征[J]. 韩晗.  人文杂志. 2017(11)
[2]论中国现代文化产业的分类问题[J]. 韩晗.  晋阳学刊. 2017(04)
[3]从“京班戏园”与“吉庆公所”看中国现代舞台文化产业的发生[J]. 韩晗.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17(02)
[4]在华外侨与中国现代文化产业的发生[J]. 韩晗.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7(03)
[5]社会空间的生产——析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J]. 陆扬.  甘肃社会科学. 2008(05)
[6]西餐引入与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空间的开拓[J]. 邹振环.  史林. 2007(04)
[7]解放前的“月份牌”年画史料[J]. 步及.  美术研究. 1959(02)



本文编号:35592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35592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2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