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公共行政视角下电子信息产业RD机构落户内陆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1 00:48
  公共行政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并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不同的研究者会从不同的角度、应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不同的问题。政府作为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负有改善内陆R&D环境,提高区域R&D能力、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加快实现产业强国的责任。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是国家战略性、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其R&D机构更是代表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最高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对实现产业强国作用巨大。近年来,伴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和“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启动和实施,再加上经济危机的影响,电子信息产业呈现出由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跨区域快速转移的趋势,该产业劳动密集型环节大规模向重庆、成都、郑州、西安、武汉等城市转移。因此,中西部已成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增长极,内陆地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契机。但是,与东部沿海与发达国家相比,内陆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更加粗放,劳动密集型的中低端加工制造比重过大,低成本成为主要驱动力;上游R&D设计有技术壁垒,下游产品销售又有商标控制,产业价值链延伸受到巨大阻碍;再加上R&D机构引进和培育缺乏,技术创新极大受...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思路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难点、重点和创新点
        1.3.1 研究难点
        1.3.2 研究重点
        1.3.3 研究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公共行政
        2.1.2 电子信息产业
        2.1.3 R&D 机构
    2.2 相关理论
        2.2.1 政府职能理论
        2.2.2 公共治理理论
        2.2.3 价值链理论
        2.2.4 区位选择理论
        2.2.5 产业竞争力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1 国外研究现状
        2.3.2 国内研究现状
        2.3.3 研究述评
3 R&D 机构落户内陆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的编制与施测
    3.1 问卷设计、发放与回收
        3.1.1 调查对象与方法
        3.1.2 调查问卷的内容
        3.1.3 问卷发放与回收
    3.2 指标体系构建和因素界定
        3.2.1 探索性因素分析
        3.2.2 指标体系构建和解释
    3.3 问卷信度和效度
        3.3.1 信度分析
        3.3.2 效度分析
4 R&D 机构落户内陆亟待改善因素的实证研究
    4.1 相关性分析
        4.1.1 模型解释
        4.1.2 描述性分析
        4.1.3 结论性分析
    4.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2.1 模型解释
        4.2.2 一级变量的线性回归分析
        4.2.3 分级变量的线性回归分析
        4.2.4 结论性描述
    4.3 基于均值差值法的因素现状分析
        4.3.1 方法解释
        4.3.2 一级变量因素的现状分析
        4.3.3 分级变量因素的现状分析
    4.4 亟待改善因素的确定
5 R&D 机构落户内陆亟待改善因素的原因剖析
    5.1 成果转化机构与资金支持不足的原因分析
        5.1.1 对成果转化机构认识不够,中介平台作用难以突显
        5.1.2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转化机构自身能力无优势
        5.1.3 科技中介资源利用不充分,成果转化合作机制不健全
        5.1.4 科技中介机构融资较困难,众多成果转化资金无保障
    5.2 风险补贴政策效力较低的的原因分析
        5.2.1 政策适用对象界定不明,补贴效果缺乏合理性
        5.2.2 风险投资税收优惠政策与风险补贴政策缺乏协调性
        5.2.3 中小民营企业及 R&D 前期的风险投入缺乏保障性
    5.3 成果交易市场不完善的原因分析
        5.3.1 交易市场建设规划不足,有效监督管理缺乏
        5.3.2 成果交易制度不完善,法制环境尚须优化
        5.3.3 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机制欠缺,成果产业化受限
        5.3.4 成果交易规模无优势,交易程序不规范
    5.4 R&D 人员相对缺乏的原因分析
        5.4.1 R&D 人力资源的配置能力有待提高
        5.4.2 “硬、软环境”地域性差异导致 R&D 人员结构失衡
        5.4.3 R&D 经费投入不足,R&D 人员引进和培育缺乏竞争力
    5.5 企业信誉和品牌影响力不高的原因分析
        5.5.1 产权不明、政府行为失当,阻碍企业信誉提升
        5.5.2 低端加工为主的产业模式,制约自主品牌创建和发展
        5.5.3 网络公关建设进程缓慢,企业信誉及品牌效应发挥受阻
6 引进和培育 R&D 机构,提升内陆 R&D 能力的主要对策
    6.1 实行“服务行政”,增强成果转化机构与资金支持
        6.1.1 执行好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职能,强化科技中介平台作用
        6.1.2 履行好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职能,增强机构自身转化能力
        6.1.3 实施好内陆科技资源深化利用职能,加强创新项目合作机制作用
        6.1.4 落实好拓宽成果转化融资渠道职能,解决成果转化资金保障问题
    6.2 做好“绩效行政”,确保风险补贴政策效力
        6.2.1 前提—明确界定风险补贴政策适用对象
        6.2.2 关键—构建风险投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
        6.2.3 核心—不断完善企业 R&D 风险保障体系
    6.3 强抓“法制行政”,提升成果交易市场完善程度
        6.3.1 针对性设置技术引进监管政策,促使有法可依
        6.3.2 创新性引入国际成果交易制度,加快有法可行
        6.3.3 系统性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合作规范,确保有法可用
        6.3.4 全面性完善技术市场成果交易程序,实现有法能用
    6.4 推行“责任行政”,加强 R&D 人员配置
        6.4.1 强化有效性行政:增强 R&D 人员配置能力
        6.4.2 做好回应性行政:优化 R&D 人员素质和区域结构
        6.4.3 落实可控性行政:确保 R&D 人员引进和培育核心竞争力
    6.5 实施“有限行政”,提高企业信誉和品牌影响力
        6.5.1 建立产权制度、规范政府行为,提升内陆企业信誉水平
        6.5.2 聚焦新兴业态和高端产品政策供给,加快自主品牌构建
        6.5.3 加强企业网络公关建设导向,推动企业信誉及品牌效应发挥
7 研究结论、不足及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电子信息产业 R&D 机构落户内陆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C: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D:作者硕士期间参入的重要学术会议
    E: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的代表性奖励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共供求场域中的行政权力:配置方式、运行机制及发展趋势[J]. 黄建洪.  社会科学研究. 2013(05)
[2]我国绩效行政问责制度建设初探[J]. 檀秀侠.  中国行政管理. 2013(09)
[3]公共性视角下的公共行政概念——20世纪后期公共行政研究视角的转变[J]. 张康之,张乾友.  东南学术. 2013(03)
[4]政府R&D补贴与科技人员薪酬激励——基于我国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的分析[J]. 高艳慧,万迪昉.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3(02)
[5]论研发枢纽城市[J]. 刘筱,王铮.  中国软科学. 2013(01)
[6]价值链理论与应用研究述评[J]. 窦炜,施军,魏建新.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3(02)
[7]产业集群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J]. 王琛,林初昇,戴世续.  地理研究. 2012(08)
[8]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对策分析[J]. 陈飞.  宏观经济管理. 2012(06)
[9]三维视角中的公共行政概念[J]. 张康之,张乾友.  中国行政管理. 2012(06)
[10]地方发展型政府的行为逻辑及制度基础[J]. 郁建兴,高翔.  中国社会科学. 2012(05)

博士论文
[1]基于要素禀赋、市场分割视角的区域汽车产业竞争力研究[D]. 石涛.吉林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区位优势视角下东部产业转移区位选择研究[D]. 冷颖超.东北财经大学 2012
[2]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空间结构解析[D]. 倪春平.浙江工业大学 2012
[3]上海企业研发机构的空间集聚特征[D]. 董路宁.华东师范大学 2007
[4]科技型企业R&D机构的区位选择[D]. 聂朝凤.西南交通大学 2007
[5]基于国际产业分工的价值链研究[D]. 伍洁.华中科技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613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35613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7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