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渗锌防腐产业的技术路线图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3 20:16
  2014年我国的腐蚀总成本占GDP的3.34%,超过2.1万亿人民币,相当于每人承担腐蚀成本1555元,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巨大。一般认为,充分应用现有防腐技术就能挽回25%30%的腐蚀损失。渗锌防腐技术是一种金属腐蚀防护的表面处理技术,凭借其优异的耐腐蚀性与抗磨性、渗层的均匀性以及产品的环境友好性,逐渐成为金属防腐领域性能高、效益好与质量优的技术代表,而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必将具备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渗锌防腐产业整体面临规模小而散,技术创新不足,管理粗放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产业的发展。如何制定产业发展战略,抓住机遇带动产业的发展与升级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将技术路线图应用到渗锌防腐产业中,按照“市场需求—产业目标—技术壁垒—研发需求”的顺序开展研究,确定关键技术及研发项目需求,引导产业快速健康发展。首先通过分析渗锌工艺,按照产业链界定渗锌防腐产业的范围与边界,划分为原料与工件、系统优化及应用拓展三大主体;分析与总结产业现状与发展态势,凝练市场需求与产业目标,通过问卷调研,召开研讨会确定近、中、远期下要素的重要性程度。为加强目标与市场之间的逻辑性,开展二... 

【文章来源】:天津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渗锌防腐产业的技术路线图研究


渗锌防腐产业研究边界图

地域分布,渗锌,专利申请,高校


图 4-3 渗锌防腐产业专利申请地域分布图申请主体分析4 为我国申请渗锌防腐专利的主体分布。我国渗锌防腐专利业,占到达到总体比例的 67%;其次是个人和高校,分别占,而相关科研院所只占到总体的 2%。说明企业具备良好的研的发展,但同时也说明当前产学研的配合程度不高,高校与技术的相关研究较少,企业无法利用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科研研发,阻碍了产业的发展与升级。企业, 105, 67%科研院所, 4, 2%高校, 23, 15%个人, 25, 16%

分布图,渗锌,专利申请,分布图


图 4-3 渗锌防腐产业专利申请地域分布图申请主体分析-4 为我国申请渗锌防腐专利的主体分布。我国渗锌防腐专利申业,占到达到总体比例的 67%;其次是个人和高校,分别占到,而相关科研院所只占到总体的 2%。说明企业具备良好的研发的发展,但同时也说明当前产学研的配合程度不高,高校与科技术的相关研究较少,企业无法利用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科研资研发,阻碍了产业的发展与升级。陕西, 9, 6%山东, 13, 9%江苏,17, 11%安徽, 18,12%科研院所, 4, 2%高校, 23, 1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钢制紧固件稀土镧改性渗锌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 黄燕滨,黄俊雄,王期超,卢士勇.  装备环境工程. 2017(08)
[2]海洋腐蚀防护的现状与未来[J]. 侯保荣,张盾,王鹏.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12)
[3]机械能助Al-Zn-Cr共渗工艺及渗层组织[J]. 何祖新,苏旭平,彭浩平,刘亚,吴长军,涂浩.  中国表面工程. 2016(06)
[4]金属构件多元合金共渗技术[J]. 李瑞平.  科技与创新. 2016(21)
[5]20钢循环水换热管粉末渗锌层的防腐蚀性能[J]. 戴玮,张锁龙,徐清华,王晓冬,戎铖.  材料保护. 2016(07)
[6]采用稀土化学活化处理的锌粉制备渗锌层及其耐蚀性[J]. 东晓林,黄燕滨,时小军,刘谦,巴国召,姬鹏飞.  电镀与涂饰. 2016(11)
[7]日本技术预见发展阶段及其未来趋势分析[J]. 范晓婷,李国秋.  竞争情报. 2016(03)
[8]渗锌钢筋在海工混凝土结构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J]. 秦铁男,李杰,姚驰,马化雄,张文锋,吴粤.  中国港湾建设. 2016(04)
[9]螺栓表面渗锌防腐新技术试验评价及推广应用[J]. 石卫国,杜贵林,陈圣乾,刘成,秦立高,张炬,张国庆,姜蓓蓓.  中国海上油气. 2014(06)
[10]基于政策工具的政策-技术路线图(P-TRM)框架构建与实证分析——以中国风机制造业和光伏产业为例[J]. 黄萃,徐磊,钟笑天,苏竣.  中国软科学. 2014(05)

博士论文
[1]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D]. 孟海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粉末渗锌工艺及其对组织和耐蚀性的影响[D]. 高聪.河北工业大学 2015
[2]基于案例比较的技术路线图研究[D]. 李福林.浙江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669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35669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0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