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马克思的文化思想及其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2-01-07 14:24
  文化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实现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晚、发展快,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马克思的文化思想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在详细梳理马克思文化思想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马克思文化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体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阐述了本研究的出发点、研究基础和主要运用的方法。第二部分是文化和文化产业的概述。一是阐释了文化的含义,详细论述了文化概念以及马克思文本语境中“文化”含义。二是阐释了文化产业的含义和特征。第三部分是马克思文化思想的理论溯源。从欧洲启蒙运动中的自我意识文化思想、德国古典哲学中的文化主体性思想、历史哲学中的文化史观、摩尔根的文化人类学思想四个层面论述了马克思文化思想的理论来源。第四部分是马克思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从马克思关于文化的起源、主体和本质的阐释,马克思关于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的说明,马... 

【文章来源】:长春工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文化和文化产业的概述
    2.1 文化的含义
        2.1.1 国内外关于“文化”概念的阐释
        2.1.2 马克思文本语境中“文化”的含义
    2.2 文化产业的含义和特征
        2.2.1 文化产业的含义
        2.2.2 文化产业的特征
第3章 马克思文化思想的理论溯源
    3.1 欧洲启蒙运动中的自我意识文化思想
    3.2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文化主体性思想
    3.3 历史哲学中的文化史观
    3.4 摩尔根的文化人类学思想
第4章 马克思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4.1 马克思关于文化的起源、主体和本质的阐释
    4.2 马克思关于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的说明
    4.3 马克思关于文化发展的前提、环境和规律的探讨
    4.4 马克思关于文化发展的趋势和最终目的的判断
第5章 马克思文化思想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5.1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1.1 文化资源利用率低下
        5.1.2 文化产业法律体系不健全
        5.1.3 文化产品缺乏创新性
        5.1.4 西方价值观念和文化产品的冲击
    5.2 马克思文化思想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5.2.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产业的发展
        5.2.2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导向
        5.2.3 健全文化产业政策法规
        5.2.4 顺应精神文化生产全球化的时代潮流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马克思文化理论研究述评[J]. 胡芳.  贵州社会科学. 2013(02)
[2]马克思的文化观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第十二届马克思哲学论坛综述[J]. 杨丽珍.  哲学动态. 2012(12)
[3]试论马克思的文化理念及其启示[J]. 高宁.  文化学刊. 2012(06)
[4]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与马克思的文化思想及其延伸[J]. 黄力之.  中国社会科学. 2012(04)
[5]马克思的文化产业观及其当代价值[J]. 张永红,梁建新.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0(12)
[6]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困境分析及战略应对[J]. 杜智民,雷晓康.  中国行政管理. 2010(06)
[7]马克思文化观的多维解读[J]. 左亚文.  学术研究. 2010(03)
[8]葛兰西思想的文化哲学研究路向[J]. 吴昕炜.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09(00)
[9]论马克思的文化批判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J]. 姜迎春.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9(07)
[10]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理论的革命性变革[J]. 胡海波,郭凤志.  学术交流. 2009(06)



本文编号:35747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35747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d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