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中部地区新兴技术产业创新网络的协同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7 21:39
  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采用2010—2017年中部地区6个省的面板数据,从创新目标、资源配置和知识转移等方面测度中部地区新兴技术产业创新网络协同度。结果表明,中部地区新兴技术产业创新网络协同度整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但是协同创新水平较低,且6个省的协同度差异较大。湖北省和安徽省的协同度呈现有序增长趋势,湖南省、江西省、河南省和山西省的协同度呈现波动增长趋势,其中资源配置和知识转移是制约新兴技术产业创新网络协同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加强创新网络中主体之间合作研发资源的投入和整合,规范协同创新主体间合作模式,加速新兴技术知识的转移、吸收和再创造,进而提升新兴技术产业创新网络协同度的政策建议。 

【文章来源】:经济地理. 2019,39(09)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 新兴技术产业创新网络协同演化机理与框架
2 协同度指标体系构建
    2.1 指标的选取
    2.2 权重的确定
    2.3 度模型有序度与协同度
        2.3.1子系统有序度
        2.3.2系统有序度
        2.3.3有序度标准离差率的计算
        2.3.4协同度
3 新兴技术产业创新网络的协同度实证
    3.1 数据来源
    3.2 创新目标实现度的时空差异性分析
    3.3 资源配置合理度的时空差异性分析
    3.4 知识转移有效度的时空差异性分析
    3.5 新兴技术协同创新整体有序度的时空分析
    3.6 新兴技术产业创新网络协同度的时空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群—开发区—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 杨珍丽,唐承丽,周国华,吴佳敏,陈伟杨.  经济地理. 2018(01)
[2]长株潭地区新兴技术企业间协同创新影响因素与机制研究[J]. 李星宇,曹兴,马慧.  经济地理. 2017(06)
[3]多层次视角的新兴技术创新管理研究回顾与展望[J]. 沈灏,魏泽龙,苏中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08)
[4]产业创新复合系统构建与协同度分析——以信息通信产业为例[J]. 董豪,曾剑秋,沈孟如.  科学学研究. 2016(08)
[5]区域生态创新协同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李虹,张希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06)
[6]协同创新的协同度测度研究[J]. 吴笑,魏奇锋,顾新.  软科学. 2015(07)
[7]企业协同创新影响因素与协同程度多维关系实证研究[J]. 解学梅.  科研管理. 2015(02)
[8]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产业高端化协同发展研究——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的实证分析[J]. 刘英基.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02)
[9]基于灰色关联理论和距离协同模型的区域协同发展评价方法及实证[J]. 李海东,王帅,刘阳.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4(07)
[10]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范式演进中的企业动态集成创新管理研究[J]. 邓龙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16)

硕士论文
[1]网络环境下企业生态系统协同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D]. 孟娟.南华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954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35954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0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