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技术差距理论框架下产业技术安全测度研究——以5G移动通信产业为例

发布时间:2022-02-13 14:11
  基于技术差距理论,从全新视角提出产业技术安全理论,改进技术差距率指标,构建包含多项指标的SQE综合评价模型,运用"熵值-灰色关联-TOPSIS"组合模型对产业技术安全进行评价。以2000-2016年世界5G移动通信产业专利数据为样本,对中国5G移动通信产业技术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中国5G移动通信产业技术安全总体呈上升趋势,2000-2008年无显著增长,2008-2014年发展迅速。规模分量方面,规模安全总体呈阶梯型上升,安全性不断提高;质量分量方面,安全总体发展缓慢,且呈现先缓慢下降后高速增长;效益分量方面,总体增长缓慢,呈现阶段性波动过程。 

【文章来源】: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36(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技术差距理论框架下产业技术安全测度研究——以5G移动通信产业为例


图1“熵值-灰色关联-TOPSIS”模型产业技术安全评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产品质量、技术差距与技术引进效率:来自上海市制造业的经验证据[J]. 国胜铁,杨博,王林辉.  宏观经济研究. 2018(03)
[2]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我国创新能力的机制与实证研究——技术差距视角的门槛检验[J]. 韩慧,赵国浩.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04)
[3]进口溢出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基于技术差距的视角[J]. 黄漓江,桑百川.  世界经济研究. 2017(06)
[4]技术差距促进国际贸易吗?——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J]. 傅帅雄,罗来军.  管理世界. 2017(02)
[5]技术差距、外资来源与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间品三维框架的分析[J]. 宋炜.  软科学. 2016(08)
[6]技术差距变动、研发资源驱动与技术进步效应[J]. 张同斌,李金凯,高铁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01)
[7]基于拔靴法的省际面板双门限模型对技术差距与劳动生产率的测算[J]. 余昌龙.  统计与决策. 2014(24)
[8]专利被引频次和施引频次与专利价值的相关性解析——以在美注册的中国专利为样本[J]. 李睿.  情报学报. 2014 (04)
[9]内外资技术差距与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研究——基于中国7个制造业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J]. 王明益.  经济评论. 2013(06)
[10]FDI技术外溢与技术差距的门槛效应——基于中国工业企业的实证研究[J]. 黄凌云,吴维琼.  财经科学. 2013(03)



本文编号:36233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36233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1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