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内蒙古牛产业文化研究——以通辽地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2-02-24 00:00
  通辽地区的自然环境为当地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条件,优良的草场造就了当地多样化的优良牛种质,并以此产生了一系列生态效益。通辽地区的生态环境对当地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目前,通辽地区的牛产业逐渐形成了工业化的生产模式,若干知名企业的发展又孕育并弘扬了当地的民族社会文化。基于当地蒙古牛种日益减少的局面,应提高保护蒙古牛地方品种的意识,并加强改良牛种及外来牛种的控制和检疫,保障通辽地区牛产业的安全和牛产业文化的传承。同时要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积极推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及推动牧区现代化。 

【文章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2019,4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通辽地区具有优良的牛品种资源
二、通辽地区的牛产业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三、适应草原生态环境的通辽牛产业文化
    (一) 绿色排酸牛肉文化案例
    (二) 风干牛肉文化案例
    (三) 牛奶制品文化案例
    (四) 牛皮制品及文化
四、发展地区牛产业具有文化意义
    (一) 加强对通辽地区牛种质资源的保护
    (二) 发展现代畜牧业及推动牧区现代化
    (三) 保护地方牛品种具有社会文化意义
五、结语



本文编号:36415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36415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e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