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中国旅游产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及时空演化

发布时间:2022-07-13 14:15
  产业融合是实施全域旅游的主要抓手和构建现代旅游经济产业体系的重要手段。基于熵权法、灰色关联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本文构建了旅游产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中国31个省区旅游产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及时空演化特征。研究表明:①2002~2016年各省区旅游产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度逐渐加深,但产业间差异性明显。与第一产业融合由中度融合过渡到中高度融合阶段;与第二产业的融合一直保持在中度融合阶段;与第三产业融合由中度融合过渡到高度融合阶段。②各省区旅游产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在全局空间呈现正自相关特征,但自相关特征各有不同。旅游产业与第一、三产业融合空间集聚特征凸显,空间集聚程度不断加深;与第二产业融合空间分布持续保持集聚状态,集聚程度没有显著变化。③各省区旅游产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在局部空间上具有一定规律性。与第一产业融合基本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高值区域空间分布呈现以环渤海为中心,向南向北波动变化;与第二产业融合呈现由华北、华东向西部、西南地区逐渐递减的空间格局;与第三产业融合呈现"东高西低"分布格局。但受2008年经济危机影响HH集聚区出现暂时性离散发展的态势。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数据
    (三)指标体系构建
三、中国旅游产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时序演变
    (一)中国旅游产业与第一产业融合发展时序演变分析
    (二)中国旅游产业与第二产业融合发展时序演变分析
    (三)中国旅游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时序演变分析
四、中国旅游产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空间特征
    (一)全局空间自相关
    (二)局部空间自相关
        1. 中国旅游产业与第一产业融合度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2. 中国旅游产业与第二产业融合度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3. 中国旅游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度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五、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二)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耦合协调及时空分异研究[J]. 赵传松,任建兰,陈延斌,刘凯.  地理科学. 2018(02)
[2]全域旅游视角下中国旅游业与区域发展耦合协调及预测研究[J]. 赵传松,任建兰.  经济问题探索. 2018(03)
[3]全域旅游背景下中国省域旅游产业与区域发展时空耦合及驱动力[J]. 赵传松,任建兰,陈延斌,刘凯.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03)
[4]浙江省县域入境旅游时空跃迁特征及驱动机制[J]. 张子昂,黄震方,曹芳东,王坤,陈晓艳.  地理研究. 2016(06)
[5]中国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空间相关分析[J]. 翁钢民,李凌雁.  经济地理. 2016(01)
[6]中国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的实证研究[J]. 夏杰长,徐金海.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6(01)
[7]产业融合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应分析——基于信息产业与制造业耦联的实证研究[J]. 陶长琪,周璇.  产业经济研究. 2015(03)
[8]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 赵华,于静.  经济问题. 2015(04)
[9]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工业旅游发展研究[J]. 樊信友,蒲勇健.  商业研究. 2015(03)
[10]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吉林省人口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J]. 庞瑞秋,腾飞,魏冶.  地理科学. 2014(10)



本文编号:36601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36601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3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