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淘宝村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13 15:30
  本文以在电商平台驱动下由外围地区要素从无到有形成的后发淘宝村产业集聚为研究对象,构建理论模型比较静态地分析其形成和发展机制:(1)电商平台不对称地改变消费者购买中心城市和外围农村商品的交易成本,扩大了农村商品需求,是淘宝村集聚形成的外生驱动条件;(2)外围地区低成本劳动力和特色要素构成淘宝村集聚形成和发展的要素禀赋;(3) Marshall外部性推动淘宝村集聚规模扩大,拥塞效应和外部同业竞争制约着集聚规模上限;(4)电商平台需求侧扩大商品需求、供给侧降低生产成本的二重性所蕴含的产业集聚能力是淘宝村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本文为互联网条件下政府制定积极有效的农村产业集聚政策提供了启示。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提出
二、模型构建
    (一) 中心城市和外围农村
    (二) 商品生产者和商品生产成本
    (三) 消费者购买的交易成本和商品选择
    (四) 消费者购买商品选择的变动
    (五) 外围农村要素禀赋对消费者购买选择的影响
三、淘宝村形成和发展的均衡分析
    (一) 淘宝村的形成阶段
        1. 电商发展前农村商品交易成本远大于城市商品, 市场份额很小。
        2. 电商发展后农村商品和城市商品交易成本不对称变化, 需求增加, 能人率先进入。
        3. 能人赚钱示范引发效仿者进入, 农村商品产量增加, 价格降低, 市场份额增加。
    (二) 淘宝村的发展阶段
        1. 集聚效应提供集聚向心力, 推动淘宝村集聚扩大。
        2. 拥塞效应和外部竞争形成集聚离心力, 制约淘宝村集聚增长。
四、结论及启示
    (一) 电商平台的产业集聚能力是后发淘宝村产业集聚形成和发展的关键
    (二) 淘宝村产业集聚实现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和包容式发展双提升
    (三) 政府需要分阶段制定针对性的淘宝村产业集聚政策
        1. 重视淘宝村形成的循环累积效应, 培育示范能人, 增强基础设施, 加速产业集聚。
        2. 重视产业组织优化, 吸引高级要素推动产业升级,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增强集聚优势。
    (四) 本研究的贡献、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淘宝村”的产业演化研究[J]. 刘亚军,储新民.  中国软科学. 2017(02)
[2]电子商务经济下江苏省淘宝村发展特征及其动力机制分析[J]. 周静,杨紫悦,高文.  城市发展研究. 2017(02)
[3]中国“淘宝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J]. 徐智邦,王中辉,周亮,王慧荣.  经济地理. 2017(01)
[4]电子商务协会促进淘宝村发展的机理及其运行机制——以广东省揭阳市军埔村的实践为例[J]. 曾亿武,郭红东.  中国农村经济. 2016(06)
[5]C2C电子商务模式下中国“淘宝村”的空间聚集格局与影响因素[J]. 朱邦耀,宋玉祥,李国柱,于婷婷.  经济地理. 2016(04)
[6]农产品淘宝村形成机理:一个多案例研究[J]. 曾亿武,郭红东.  农业经济问题. 2016(04)
[7]淘宝村形成过程研究:以东风村和军埔村为例[J]. 曾亿武,邱东茂,沈逸婷,郭红东.  经济地理. 2015(12)
[8]我国地方政府在“淘宝村”发展中的职能定位探析——以广东省军埔村为例[J]. 李育林,张玉强.  科技管理研究. 2015(11)
[9]“淘宝村”现象与温州网络经济发展——基于永嘉西岙“淘宝村”的案例研究及政策建议[J]. 朱康对,朱呈访,潘姬熙.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1)
[10]社会创新因素促进“淘宝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证分析——以浙江丽水为例[J]. 崔丽丽,王骊静,王井泉.  中国农村经济. 2014(12)



本文编号:36602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36602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2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