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芜湖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12 17:41
  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比分析了芜湖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状况。芜湖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经历了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产业发展正处在一个高度化聚集的阶段。在这个时期,以往形成的产业结构渐渐的无法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市场的需求不断的变化要求产业结构和产品的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芜湖汽车零部件产业应该立足外部环境的变化,转换自身的发展方式,不再是以前的简单工序、低附加值产品生产,而应该加大技术研发适应新政策和新趋势。立足产业自身的发展现状,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推进零部件产业的合理化和高度化进程。芜湖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定位不仅是本土企业市场和国内市场,而是面向国际市场的需求。首先不断的推进区域一体化战略,不断整合周边的资源做大做强,形成高度化的产业集群;其次,在整合的过程中将技术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方向,不仅要做大而且要做的专精,不仅要注重产量更重要的是产品的质量,以及产品技术的含量的提高;再次,不断的注入新鲜的血液以保持产业的活力,增强零部件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对产业的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动态的了解,及时的做出战略分析和做出适宜的战略调整。透过芜湖零部件产业现状的分析,在不断...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和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第2章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状况及趋势分析
    2.1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现状与问题
        2.1.1 依附式的发展模式
        2.1.2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地域式”发展特点
        2.1.3 汽车零部件产业集中度低
        2.1.4 研究投入不足,研发能力薄弱
        2.1.5 企业管理水平低下
    2.2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机遇、挑战和趋势
        2.2.1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机遇
        2.2.2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面临的挑战
        2.2.3 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整合趋势
第3章 芜湖汽车零部件产业现状
    3.1 芜湖汽车零部件产业概况
        3.1.1 芜湖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现状
        3.1.2 芜湖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空间布局
        3.1.3 芜湖汽车零部件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3.2 芜湖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特点
        3.2.1 产业产值
        3.2.2 产品类型及附加价值
        3.2.3 产业关联效应
        3.2.4 产业结构亟待调整
    3.3 芜湖汽车零部件产业SWOT分析发展空间
        3.3.1 SWOT分析方法简介
        3.3.2 SWOT的具体分析
        3.3.3 芜湖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空间
第4章 芜湖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模式分析
    4.1 以奇瑞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模式
    4.2 芜湖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模式的形成条件
        4.2.1 优越的空间地理条件
        4.2.2 良好的政策条件
        4.2.3 奇瑞的示范作用推动了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发展
        4.2.4 相对合理的产业结构
    4.3 芜湖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布局
第5章 芜湖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战略及实施对策
    5.1 芜湖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战略
        5.1.1 核心带动战略
        5.1.2 集群发展战略
        5.1.3 创新战略
    5.2 芜湖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对策
        5.2.1 制定相关政策
        5.2.2 培养创新型人才
        5.2.3 加强战略合作
        5.2.4 信息化建设
        5.2.5 管理模式的创新
    5.3 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5.3.1 树立全球竞争意识
        5.3.2 加快产业联合
        5.3.3 加快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十二五”期间安徽汽车产业创新环境建设的对策与建议[J]. 王燕,陈沣.  法制与社会. 2012(16)
[2]芜湖市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分析及改进策略[J]. 夏名首.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17)
[3]浅析汽车零部件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J]. 林蔚.  科技经济市场. 2010(05)
[4]安徽省汽车产业现状分析及其发展对策[J]. 高珍伟,朱卫东.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5]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竞争形势与战略选择[J]. 苟海平,李赞峰.  汽车工程. 2007(11)
[6]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现状及走势调研报告[J].   中国汽摩配. 2007(09)
[7]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现状及走势调研报告[J].   中国汽摩配. 2007 (09)
[8]安徽汽车工业发展的比较优势探索[J]. 刘晴.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2)
[9]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管理策略研究[J]. 何元秀,秦远建.  汽车工业研究. 2007(06)
[10]安徽省汽车零部件产业现状分析及其发展对策思考[J]. 朱卫东,高珍伟.  工业技术经济. 2007(05)

硕士论文
[1]汽车零部件相关技术专题研究[D]. 吴德旺.西华大学 2008
[2]安徽省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研究[D]. 袁浩然.合肥工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763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36763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2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