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我国牧草产业全要素生产率

发布时间:2022-09-17 22:46
  基于2011–2017年苜蓿(Medicago)、青贮玉米(Zea mays)和黑麦草(Lolium perenne)的非平衡面板微观调研数据,借助Malmquist指数和随机前沿模型对我国牧草产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剖析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内在影响机理。结果表明,2011–2017年苜蓿全要素生产率年均下降2.32%,青贮玉米和黑麦草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8.91%和0.33%;影响牧草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要因素包括牧草生产技术及设备滞后、经营者生产观念和管理技术不到位、国家牧草产业政策支持体系不健全、经营者面临较高的生产和市场风险等;建议着力推进牧草产业技术研发与推广,强化牧草产业人才制度建设,完善牧草产业政策支持体系。 

【文章页数】:9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温室气体排放约束下的我国草食畜牧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 崔姹,王明利,石自忠.  农业技术经济. 2018(03)
[2]我国西南地区黑麦草种植技术效率及科技进步贡献分析——以四川省为例[J]. 汪武静,王明利.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7(06)
[3]民勤县苜蓿生产效率的DEA-Tobit模型分析[J]. 王丽佳.  草业科学. 2017(02)
[4]农户苜蓿种植的规模效率分析——基于河北省黄骅市的实证分析[J]. 王文信,张志虹,孙乾晋.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5]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与农业增长:基于DEA-GML指数与面板Tobit模型的两阶段分析[J]. 杜江,王锐,王新华.  中国农村经济. 2016(03)
[6]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理论构建和经验数据[J]. 尹向飞,段文斌.  南开经济研究. 2016(01)
[7]有效破解粮食安全问题的新思路:着力发展牧草产业[J]. 王明利.  中国农村经济. 2015(12)
[8]我国苜蓿产业技术效率及科技进步贡献分析[J]. 刘玉凤,王明利,石自忠,王宏宇.  草业科学. 2014(10)
[9]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一种新的窗式DEA生产率指数的再估计[J]. 李谷成,范丽霞,成刚,冯中朝.  农业技术经济. 2013(05)
[10]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配置效率变化的引入——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的实证分析[J]. 张乐,曹静.  中国农村经济. 2013 (03)

博士论文
[1]我国生猪生产增长与波动研究[D]. 肖红波.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



本文编号:36800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36800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e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