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我国转型期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互动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05 19:54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后工业化社会和体验经济时代背景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主导产业,越来越呈现出发展潜力大、产业融合性强、资源消耗低与科技含量高的特性。在全球化与文化经济语境下,文化创意产业实现自身跨行业、跨地区和跨国界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全球文化创意相关产业每天创造220亿美金的效益,而且以5%的速度增加。文化创意产业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的发展状态,随着参与主体的扩大和互动,一个以知识、文化和创意为基础的新经济体系正逐步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凭借自身特殊、优良与多维的经济特性,已经超出了它原始内涵与行业范畴,演化成了重构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形态的特殊力量形态,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博弈体系中的构造性元素。美国依托版权和高科技为战略制高点,欧洲建设“创造性的欧洲”作为战略目标,日本首推动漫大国为战略方向,韩国成立“文化产业振兴院”为战略手段,都是在根据文化创意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和新兴业态演变规律来实现创新发展的。 与此同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仅仅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与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发展中国家也对文化创意产业空前重视和大力推崇。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推... 

【文章页数】:31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基本概念界定
        1.2.1 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概念
        1.2.2 文化创意产业的提出
        1.2.3 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初步思考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相关研究评述
    1.4 本文研究思路、框架与研究方法
        1.4.1 基本思路
        1.4.2 论文框架
        1.4.3 研究方法
    1.5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1.5.1 主要创新
        1.5.2 研究不足
2. 理论基础
    2.1 精神生产理论
        2.1.1 早期经济学家的精神生产理论
        2.1.2 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
    2.2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2.2.1 经济增长理论
        2.2.2 经济发展理论
        2.2.3 评述与启示
    2.3 创新理论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2.3.2 演化经济理论
        2.3.3 新熊彼特学派
        2.3.4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2.3.5 创新理论的启示
3. 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互动机理分析的理论框架
    3.1 理论分析的逻辑起点:文化创意产业本质
        3.1.1 相关概念的深入讨论
        3.1.2 相关概念的整合分析框架
        3.1.3 文化创意产业本质内涵和实践意义
    3.2 理论分析的逻辑展开:文化创意产业特性和价值创造剖析
        3.2.1 文化创意产业特性
        3.2.2 文化创意产业价值创造剖析
    3.3 理论分析的视角选择:创意引入——创意扩散——创意放大
        3.3.1 微观层面:文化创意与微笑曲线——创意引入
        3.3.2 中观层面:文化创意产业与产业重构——创意扩散
        3.3.3 宏观层面:创意经济与发展方式转变——创意放大
    3.4 理论分析的关键环节:构建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内在逻辑
        3.4.1 文化创意产业推动经济发展
        3.4.2 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创意产业
    3.5 理论分析的逻辑结果:一个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互动机理模型的构建
4. 我国经济发展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4.1 我国经济增长现状与发展方式转变
        4.1.1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中的结构失衡
        4.1.2 发展方式转变与文化创意产业兴起
    4.2 体制改革与文化创意产业演进
        4.2.1 体制改革视阈下的文化发展方式转变
        4.2.2 文化发展方式转变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演进
    4.3 文化创意产业总体势态透视
        4.3.1 产业演进脉络
        4.3.2 整体现状分析
    4.4 文化创意产业新兴业态焦聚
        4.4.1 新媒体行业
        4.4.2 动漫行业
        4.4.3 设计行业
    4.5 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发展扫描
        4.5.1 产业实体呈现空间集聚
        4.5.2 产业发展形成地域梯度
        4.5.3 产业内涵彰显城市特征
    4.6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研判
        4.6.1 实践阶段总结
        4.6.2 发展趋势预判
5. 世界经济发展典型国家的文化创意产业国际比较分析
    5.1 全球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分析
        5.1.1 兴起动力探析
        5.1.2 发展历程回顾
        5.1.3 产业格局剖析
        5.1.4 总体特点描述
    5.2 典型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态势分析
        5.2.1 英国态势分析
        5.2.2 美国态势分析
        5.2.3 澳大利亚态势分析
        5.2.4 日本态势分析
    5.3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分析
        5.3.1 发展背景比较分析
        5.3.2 发展理念比较分析
        5.3.3 发展模式比较分析
        5.3.4 发展重点比较分析
        5.3.5 发展管理比较分析
        5.3.6 发展政策比较分析
    5.4 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演化趋势与经验启示
        5.4.1 发展演化趋势
        5.4.2 发展经验启示
6. 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互动的内在机理分析Ⅰ——文化创意产业推动经济发展
    6.1 拓展与转化:资源嬗变机制
        6.1.1 文化资源对经济资源的拓展
        6.1.2 从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的转化
    6.2 提升与整合:价值创造机制
        6.2.1 文化创意产业价值新理论探究
        6.2.2 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重构
        6.2.3 基于对比视角的文化创意产业价值创造内在机制分析
    6.3 支持与嵌入:技术耦合机制
        6.3.1 分工视角下技术—文化关系的演变
        6.3.2 文化创意与技术创新的内在区别
        6.3.3 技术创新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
        6.3.4 技术创新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嵌入
    6.4 增长与融合:结构演变机制
        6.4.1 产业结构演变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6.4.2 文化创意产业自身增长与成为主导产业的潜质
        6.4.3 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融合
        6.4.4 文化创意产业对产业结构的高级化重构
    6.5 交替与互动:制度变迁机制
        6.5.1 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
        6.5.2 文化创意产业制度内涵
        6.5.3 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创意产业制度创新
        6.5.4 文化创意产业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分析
7. 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互动的内在机理分析Ⅱ——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创意产业
    7.1 经济基础支撑机制
        7.1.1 经济总量壮大奠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础
        7.1.2 经济结构软化构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背景
        7.1.3 经济形态演化契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内涵
        7.1.4 发展方式转变拓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空间
    7.2 市场环境培育机制
        7.2.1 产业要素供给
        7.2.2 市场机制成熟
        7.2.3 创意氛围营造
        7.2.4 政府因势利导
    7.3 制度体系保障机制
        7.3.1 体制改革赋予产业“合法性”
        7.3.2 现代企业制度重塑市场主体
        7.3.3 知识产权制度保障产业发展
    7.4 需求结构拉动机制
        7.4.1 需求与文化需求
        7.4.2 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互动中的需求结构转变
        7.4.3 需求结构拉动文化创意产业演进的内在逻辑
8. 我国转型期文化创意产业政策考量
    8.1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回顾
        8.1.1 产业合法性确认以前的产业政策
        8.1.2 产业合法性确认以来的产业政策
    8.2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反思
        8.2.1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经验总结
        8.2.2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政策问题发现
    8.3 我国转型期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新思路
        8.3.1 以政策本质与文化创意产业特性为政策出发点
        8.3.2 把产业政策需求与转型发展需要作为政策目标
        8.3.3 用互动机理理论与国际发展经验支撑政策内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均衡与均衡: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与逻辑——兼对十六大以来党关于经济发展思路和政策的考察[J]. 武力,肖翔.  中共党史研究. 2012(07)
[2]马克思恩格斯精神生产理论的经济学来源[J]. 周力辉,方世南.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2(03)
[3]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电影产业的发展[J]. 娄孝钦.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1(03)
[4]国外城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金融支持研究[J]. 徐丹丹,宋欣,张维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1(05)
[5]文化创意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机理研究[J]. 陈要立.  湖北社会科学. 2011(07)
[6]国内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研究综述[J]. 邓平,邓娥.  华东经济管理. 2011(07)
[7]动漫产业扶持政策评析——以武汉洪山CBI动漫基地的调研为蓝本[J]. 李华成.  学习与实践. 2011(06)
[8]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就业增长贡献分析——以北京市为例[J]. 张济荣,张梦岩.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1(05)
[9]城市创意产业支撑环境评价研究[J]. 丛海彬,高长春.  城市发展研究. 2011(04)
[10]新兴产业空间集聚的动力机制分析[J]. 刘新艳,何宏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05)

博士论文
[1]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 鲍枫.吉林大学 2013
[2]加快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D]. 王伟伟.辽宁大学 2012
[3]中国文化产业法制建设问题研究[D]. 张庆盈.山东大学 2011
[4]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 刘利成.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1
[5]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 张望.南京大学 2011
[6]文化软实力与党的对外宣传工作研究[D]. 李鉴修.中共中央党校 2011
[7]文化政策视野下的“民族元素再创造”及其相关性研究[D]. 娄芸鹤.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1
[8]创意产业发展与中国经济转型的互动研究[D]. 郭梅君.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1
[9]文化软实力的经济学分析[D]. 陈萍.吉林大学 2010
[10]数字内容产业成长机理及发展策略研究[D]. 韩洁平.吉林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文化产业投融资困境及政府对策[D]. 王莹.东北师范大学 2012
[2]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竞争力研究[D]. 胡艳娜.河北师范大学 2011
[3]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政府规制问题研究[D]. 金巍.吉林大学 2011
[4]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D]. 何娟.吉林大学 2011
[5]创新时代中国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政策选择[D]. 段鸿济.山西财经大学 2011
[6]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 毛向南.东北财经大学 2010
[7]城市创意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 冯琪.西北大学 2010
[8]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 刘彬.浙江大学 2010
[9]文化产业制度的作用及优化研究[D]. 付方剑.浙江大学 2010
[10]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 于琛琛.中国海洋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6864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36864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7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