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农村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农户收入结构差异分析及其政策含义——来自湖北微观调查的证据

发布时间:2022-12-17 18:35
  农户收入结构持续优化和收入差异的合理控制是实现农村产业高质量融合和解决农村贫富差距问题的前提。本文基于湖北宜昌、随州732户微观调查数据,利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分解方法,对农村产业融合下农户收入状况及其结构性差异进行分解。结果表明:融合组的户均收入水平及不平等状况明显高于非融合组,而融合组和非融合组家庭增收渠道差异导致农户收入分布呈现出明显的结构异质性。进一步依据收入结构进行基尼系数分解后发现,融合组非农经营性收入对收入不平等的贡献高达70.63%,其边际贡献率为正且表现为收入差距扩大,是农村产业融合影响农户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诱因。而融合组农户农业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边际贡献率为负,减轻了农户收入总体差异。此外,按产业融合和地区子群对泰尔指数分解后则证实了是否参与产业融合和不同主导产业子群的组内差距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率明显大于组间差距。为此,在推动农村产业融合的同时,应当完善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并有效防控产业融合下农户内部收入差异。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文献述评
三、分析方法、数据说明与统计性描述
    1. 收入差异分解方法
    2. 数据来源及产业融合指标说明
        (1)数据来源及统计口径
        (2)产业融合衡量指标说明
    3. 统计性描述
四、基于产业融合类型的农户收入来源结构对比分析
五、基于收入来源结构的农户收入差异测算及分解
    1. 农户总体收入差异测算
    2. 基于收入来源结构的基尼系数分解及比较
    3. 基于子样本组群的多维分解
六、研究结论及政策含义
    1. 研究结论
    2. 政策含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省际间农民收入差距的地区分解与结构分解:1996—2008[J]. 刘纯彬,陈冲.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0(12)
[2]征地与农户收入结构变化:对九江和襄阳农户数据的分析[J]. 丁士军,杨晶,张科静,周晶.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3]城镇居民不同来源收入的不平等效应[J]. 范从来,巩师恩.  江苏社会科学. 2015(02)
[4]农村产业融合、人力资本与农户收入差距[J]. 杨晶,丁士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5]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农户增收效应研究——基于对345个农户调查的PSM分析[J]. 李云新,戴紫芸,丁士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6]农民收入超常规增长的要素优化配置目标、模式与实施[J]. 王小华,温涛.  农业经济问题. 2017(11)
[7]地域特点、资源整合与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来自湖南省涟源市的经验[J]. 李明贤,唐文婷.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7(06)
[8]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主要模式及其对农民增收的影响[J]. 姜长云.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7(04)
[9]农业技术进步、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基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分组PVAR模型分析[J]. 张宽,邓鑫,沈倩岭,漆雁斌.  农业技术经济. 2017(06)
[10]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论探讨、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 苏毅清,游玉婷,王志刚.  中国软科学. 2016(08)

博士论文
[1]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经济效应与对策研究[D]. 姜峥.东北农业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7204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37204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f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