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山东模式

发布时间:2022-12-23 04:53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产业,不仅是农村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对山东省十六地市的综合考察,基本厘清了山东农村特色文化产业的基本构成和发展情况,提出了农村非遗创意生产、文旅农在地化融合、小微企业网络化经营、企业集聚化规模化生产、特色文化产品多元化出口等相对成熟的发展模式。同时,在此基础上指出山东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借鉴,即政府适度干预、形成产业集聚、乡村能人带动、融合先进技术、国际化战略布局等,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村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提供路径参考。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山东省农村特色文化产业的基本构成和发展情况
二、山东省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一)基于农村非遗生产性保护基础上的创意生产模式
    (二)基于产业融合导向的文旅农在地化融合模式
    (三)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小微企业网络化经营模式
    (四)基于产业集聚理论的规模化生产模式
    (五)基于“文化走出去”的特色产品出口模式
三、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山东模式的经验借鉴
    (一)政府适度干预,保持市场活力
    (二)立足特色文化,形成产业集群
    (三)乡村能人为先,聚合发展动力
    (四)融合先进技术,促进产业革新
    (五)拓宽出口渠道,布局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非遗生产性保护与包容性经济发展的结合之路——以山西省灵尚刺绣为例[J]. 钱永平.  文化遗产. 2019(01)
[2]保护·传承·创新·衍生——传统工艺保护与发展路径[J]. 潘鲁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8(02)
[3]“产业集群群”:产业集群理论的进阶[J]. 严含,葛伟民.  上海经济研究. 2017(05)
[4]互联网平台模式与传统企业再造[J]. 陈超,陈拥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06)
[5]互联网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创新[J]. 黄锦宗,陈少峰.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2)
[6]人文关怀与市场思维:“非遗”生产性保护的逻辑起点与现实应对[J]. 李梦晓.  云南社会科学. 2015(02)
[7]互联网思维:科技革命时代的范式变革[J]. 金元浦.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10)
[8]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 齐勇锋,吴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3(05)
[9]旅游产业的新发展观:5C模式[J]. 王慧敏.  中国工业经济. 2007(06)
[10]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机理·模式·路径[J]. 厉无畏,王慧敏.  中国工业经济. 2006(11)



本文编号:37247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37247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6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