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的集群网络模式与演化路径

发布时间:2023-01-06 08:59
  流空间背景下,多空间尺度网络耦合对创新至关重要已达成学界共识。综合运用区位熵与社会网络分析,识别32个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进而基于1985—2015年合作申请发明专利数据,运用卡方检验和Infomap社区发现算法,借助Pajek和ArcGIS等软件,揭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合作空间模式,探讨创新网络空间组织演化规律。结果表明:①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合作呈现集群互联的模式,集群区域的创新主体更倾向于同本地和其他集群区域的创新主体合作,这与非集群区域的创新主体结网方式明显不同,印证了关系经济地理学者提出的全球集群网络论断。②集群创新网络社区的空间组织从位于集群地理边界内,本地化特征显著,演化为超越集群地理边界,呈现等级差异明显的核心-边缘层级式特征,反映出地理邻近对集群主体创新结网影响程度的动态变化。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数据来源、研究方法与集群界定
    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 研究方法
        2.2.1 卡方检验
        2.2.2 社区发现
    2.3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识别
        2.3.1 空间单元选取与数据说明
        2.3.2 集群识别方法与步骤
        2.3.3 集群识别结果
3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合作模式
    3.1 创新合作空间区位
    3.2 创新合作空间格局
4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演化路径
    4.1 集群创新结网模式演化
    4.2 集群创新网络社区结构演化
5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城市知识复杂性的空间特征及影响研究[J]. 张翼鸥,谷人旭.  地理学报. 2018(08)
[2]基于专利转移网络视角的长三角城市群城际技术流动的时空演化[J]. 刘承良,管明明.  地理研究. 2018(05)
[3]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网络演化——基于SAO模型的实证[J]. 周灿,曾刚,辛晓睿,宓泽锋.  经济地理. 2018(04)
[4]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研究[J]. 周灿,曾刚,王丰龙,司月芳,宓泽锋.  地理科学. 2017(05)
[5]基于公路客流的中国城市网络结构与空间组织模式[J]. 陈伟,刘卫东,柯文前,王女英.  地理学报. 2017(02)
[6]全球电子信息产业贸易网络演化特征研究[J]. 高菠阳,李俊玮.  世界地理研究. 2017(01)
[7]基于微观企业数据的产业空间集聚特征分析——以杭州市区为例[J]. 李佳洺,张文忠,李业锦,杨勋凤,余建辉.  地理研究. 2016(01)
[8]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特征及驱动因素——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分析[J]. 高菠阳,李俊玮,刘红光.  经济地理. 2015(10)
[9]专利合作网络研究前沿探析与展望[J]. 王黎萤,池仁勇.  科学学研究. 2015(01)
[10]网络地理边界拓展与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路径依赖的解释视角[J]. 徐蕾,魏江.  科学学研究. 2014(05)



本文编号:37280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37280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6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