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北京籽种产业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4-07-24 11:34

  本文是一篇专业的经济论文,主要是关于对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详情请看下面的介绍。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将投人45亿元人民币用来发展“种业之都”建设工程。要做好这一重点工程有必要进行北京市籽种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一、北京籽种产业发展SWOT分析

  (一)北京籽种产业发展的优势1.自然条件北京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具有发达的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环境,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显着,具有明显的门户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

  通州、房山、顺义、大兴等南部郊区适宜小麦种子生产,同时也适合豆类、杂粮以及甘薯、蔬菜等籽种生产。怀柔、密云等北部山区县及延庆盆地粮果区对玉米杂交种生产非常有利,是国家玉米杂交种生产基地,多年来一直有玉米杂交制种生产。延庆县夏季冷凉,昼夜温差较大,蚜虫危害较轻,病毒病发病较轻,非常适于马铃薯种薯生产。

  2.人力资源北京聚集了全国实力最强的籽种产业科研、教学、育种机构,有一定育种规模的大专院校和企业80多家,从事育种的专业人员有1 000多人,专家300多人。北京拥有农业科研人员2万多人,仅中央在京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农业科研人员就有1.5万多名。此外,北京还拥有7 000多名以乡土化、市场化、信息化、社会化为特征的,来自农民、植根农民、服务农民的农村科技协调员。

  3.种质资源北京是我国种质资源保存、研究集中地。国家级农作物种质资源长期库、中期库和蔬菜种质资源中期库均建在北京,在北京可以进行育种开发利用的种质资源有40万份左右,居全国首位。北京平均每年还从国外引进种质资源约1 905份,向国外提供约1 930份。

  4.信息资源北京是国家权威信息发布地,农业部和国家其他部委的官方数据大都从北京发布。北京拥有农业部以及中国种子协会、中国种子贸易协会等机构,为籽种企业、科研育种单位提供政策、品种、生产、供求、价格等信息。北京拥有行业门户网站3家(中国种子网、中国种业信息网、北京种业信息网),这些网站信息量大、影响力强。北京还是新品种对外展示的窗口,充分显示了首都作为信息交流中心的地位和对全国的辐射作用。

  5.种子质量多年以来,北京的品种选育水平一直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形成了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瓜菜、果树等多种作物名牌品种系列,并已在全国推广普及。北京蔬菜研究中心和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育成的甘蓝、大白菜、番茄、甜(辣)椒、黄瓜、西甜瓜、萝b、菠菜、绿菜花等主要蔬菜系列优良品种已成为全国各主要蔬菜产区的主要栽培品种。

  6.科技研发北京在某些籽种产业领域居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了一定的科技优势。科技投入具有相当优势,北京的科技示范研发基地覆盖1.33万公顷,农业科技成果平均推广率达到77.59%,笔耕论文新浪博客,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1.98%),成果自给率达62.6%。北京已经有52个基因系列取得了自主知识产权,全国推广的品种中约20%是北京育种单位育成的(含中央单位)。

  北京率先建立农业生物技术孵化器,并于2OO5年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开放性的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平台集合了国内外56个单位,聚集了包括7位院士在内的国pq,l-450名高水平专家,共同对重大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在新技术应用方面,北京也走在全国前列。中关村地区拥有全球最为密集的农业生物技术研究资源,在杂交育种技术、基因技术等领域均取得了重大突破。

  (二)北京籽种产业发展的劣势

  1.籽种生产面积下滑、籽种生产成本高近年来,京郊的农业生产面积明显减少,北京籽种生产面积也逐渐下降。种子田小而散,专业化、规模化程度低使籽种生产难以实现产业化经营。北京地价较高,可安排制种的土地相对较少;农民进行籽种生产缺乏有效的组织等原因使北京籽种生产、经营成本较高,收益较低,使得企业不愿意在京郊安排生产,在京经营玉米、蔬菜等作物杂交种的籽种企业多在外埠建立种子生产基地。种子经营利润较低,制约了北京籽种生产的发展和农民增收。

  2.种业发展规模小、带动能力弱优势籽种生产经营缺少龙头企业带动,难以形成产业优势。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主体地位不突出,难以实现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在北京329家持证企业中,注册资本3 000万元以上的仅有28家,大多数企业尚处在产业重构期,规模较小、产业竞争力弱、聚集度不高,与国际跨国种业公司仍有较大差距,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能力较弱。

  3.产业基础设施薄弱取消种子部门统一供种限制后,国营良种场和种子基地不一定有委托生产任务,使得原有的籽种生产设施,如排灌设备、水渠年久失修;又由于多年来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原有水井报废,使得籽种生产水利条件较差。多年来基地基础建设没有投入或投入较少,地力下降明显,使京郊籽种生产基地的生产条件差、生产能力低。种子生产、加工、仓贮、检验设施较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

  4.企业还未成为籽种技术创新主体籽种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还没有真正体现,支撑和引领作用不突出、不明显。现行科研机构的育种组织方式及激励机制还滞留在国有科研体系内,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行业健康发展且造成了市场的不平等竞争,同时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由于缺乏创新能力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难以做大做强。

  5.籽种产业链条分割当前籽种产业领域产学研结合主要有三种形式:企业委托科研机构研发、科研机构向企业转让品种权、共同申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这三种形式都存在组织形式松散、合作过程缺乏利益和信用保障机制等问题,难以形成研发牵动产业、产业构建市场、市场引导研发的良性循环。北京种业产业化经营企业都是依靠自身积累方式发展,缺乏科研单位与生产经营企业之间的并购和资产重组。由于产业链条分割,产业化经营企业科研、生产、营销环节发展极不均衡。

  6.籽种产业发展环境不理想北京籽种市场存在不正当竞争现象,品种表现日趋同质化和操作模式的一致化,市场秩序陷入混乱,供大于求、品种杂乱、品种管理隋况复杂、产品大量积压、种质保存管理投入不足等情况大量存在。国家良补政策带来市场价格走低,企业生产成本压缩和产品质量下降成为行使品种地方保护主义的有效途径。政府对籽种管理机构和籽种经营机构的监管和服务不到位。对于品种侵权行为权利人举证难,行政诉讼程序复杂、诉讼费用高、时间长。品种权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很好保护,严重影响了籽种产业后续产业的发展,阻碍科技创新,最终影响籽种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本文编号:49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49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9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