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产业经济论文 >

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策略探析

发布时间:2014-07-27 06:41

摘 要:文化产业现已成为国家支柱性产业,是国家软实力的象征。如何在新形势下,有效振兴文化产业,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是我国当前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试图指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相对优势与问题,就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战略对策进行探索和分析,提出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的对策建议。

  2009年国务院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国家支柱型产业,也是国家软实力的象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产业巨大的经济潜力,为众多国家所认同,其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崛起的势头更加强劲,在全球范围内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态势日益显现,在目前的竞争中,发达国家处于主导地位。我国文化产业起步不久,文化产业发展处于弱势地位,文化资源和文化市场的优势尚未转化为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竞争优势,笔耕文化传播,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国内文化市场中所占有的份额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从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是当前刻不容缓的课题之一。本文试图分析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对优势与存在问题,就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战略对策提出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的对策建议。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对优势和存在问题。

  经济全球化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使我国文化产业面临更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与文化产业竞争力水平高的国家地区相比,我国的文化产业既存在相对优势,又存在差距,认识这些相对优势与劣势,适时、适势的发挥优势,弥补差距,对于提升我国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文化产业在供给方面的相对优势与存在问题。

  1.资源要素分析。

  中国是人类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遗存极为丰富。首先,历史文化资源和多民族形态构成一座文化宝藏。我国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项数”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丰富的文化资源使得我国发展文化资源密集型文化产业有比较优势,也为我国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文化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我国文化资源禀赋得天独厚,但对这些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却远远跟不上,对这些资源很多没有进行有效的发掘和规划,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存在着资源闲置、浪费甚至被破坏的问题;其次,丰富的低成本劳动力是我国劳动力资源要素所具有的相对优势,文化产业链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价值链中的劳动投入比例较大的环节更可以获得此比较优势。如图书出版业中的发行和批发零售业,音像业中的复制和发行流通价值链环节等。

  2.技术水平分析。

  文化产业大多是属于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这里的所谓技术型包含两个层次,一是传统文化技术;二是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我国拥有相对较高的传统文化技艺,原创性成果很多,如中国功夫、中国字画、民族歌舞等。但对于现代技术开发和应用而言,我国存在较大差距,未来如何通过引进和自主开发,掌握更多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是迫切要解决的阻碍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

  3.文化产品分析。

  凭借中国丰富而且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背景生产出的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因其具有的稀缺性和个性化,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很强。但目前所开发的只是一些零散的产品和服务,没有形成有效的开发,没有为这种民族特色策划和树立鲜明的包装和定位,缺乏系统的管理和推广,更没有形成规模化的市场效应,要真正做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还须时日。
 

 



本文编号:75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chanyejingjilunwen/75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c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