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我国大宗商品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有色金属为例

发布时间:2015-02-20 17:14

李晶 赵润润 田東明 张艳菁 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本文感谢北方工业大学大学生科技活动项目“中国大宗商品贸易条件及影响因素研究”的支持。

指数与出口数量指数均与我国有色金属价格贸易条件呈正相关,关税与其呈负相关

关键词:有色金属;价格贸易条件;多元线性回归

一、引言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占据我国对外贸易很大份额的大宗商品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中,有色金属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原材料,对国防和民生起着举足轻重的战略作用。2003年以来,有色金属贸易总额呈快速上升趋势,平均增幅高达28.2%,,已成为拉动国内有色金属产业的主要动力。

国内大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价格贸易条件进行研究,如黄满盈、邓晓虹(2009),张先锋、刘厚俊(2006),林贵军、张玉芹(2007)等人都从中国整体的贸易情况来研究价格贸易条件及其影响因素,选取的因素一般都包括经济增长,FDI,利率,出口商品结构等;有些学者则研究了农矿产品的贸易条件,如刘国栋(2011),王伟新、魏金义、祁春节(2012)等从矿产品的定价角度、农产品进出口的商品结构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同时,也有少数涉及到有色金属贸易条件方面的研究,如钱成、刘宇(2009),蔡晋荣(2006)。

本文选取了大宗商品中的有色金属这一类别进行具体研究,主要分析其贸易条件的变化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讨论,最后进行实证检验。

二、我国有色金属价格贸易条件的计算及分析

(一)价格贸易条件的含义

常用贸易条件指数有价格贸易条件指数、收入贸易条件指数、单因素贸易条件指数和双因素贸易条件指数四种不同形式,其中价格贸易条件指数是测算其他贸易条件指数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本文选择计算有色金属的价格贸易条件(NBTT)进行分析。

NBTT=出口价格指数(Px)/进口价格指数(Pm)×100 

NBTT值的上升反映了出口单位价值商品可以换回更多数量的单位价值进口商品,价格贸易条件改善,该国从贸易中所获得的利益增加,反之,NBTT下降,价格贸易条件恶化,该国从贸易中所获得的利益减少。

其中,实际计算价格贸易条件中,大多采用帕氏公式计算,公式如下

Pxt=∑pitqit/∑ pioqit    (i=1,2,……n)

 Pmt=∑ pjtqjt/∑ pjoqjt    (j=1,2,……n)

 PxtPmt分别表示第t期的出口价格指数和进口价格指数;piopjo分别表示基期(以2003年为基期)第i种商品的平均出口价格和第j种商品的平均进口价格;pitpjt分别表示第t期第i种商品的平均出口价格和第j种商品的平均进口价格;平均进出口价格=进出口金额/进出口数量;qitqjt分别表示第t期第i种商品的出口数量和第j种商品的进口数量。

首先,对四种主要有色金属的进出口贸易额和贸易量进行计算得出四种有色金属历年的平均价格;其次,根据帕氏公式计算出历年的进出口价格指数;最后根据所得数据算出NBTT值。

(二)数据来源及计算结果分析

本文在计算我国2003-2010年有色金属贸易条件时,以2003年为基期,选取了占整个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中总和超过70%的四种有色金属,铜(未锻轧铜、铜材、粗铜、铜矿、和铜废碎料),铝(未锻轧铝、铝材、铝废碎料、氧化铝、铝矿砂及其精矿、和氢氧化铝),铅(未锻轧铅、铅材、铅废碎料、铅矿及氧化铅),锌(未锻轧锌、锌钡白、锌材、锌矿及锌废碎料)。2003-2010年主体数据来源《中国经济贸易年鉴》,而2011-2013年数据由于年鉴没有出版,缺少相应数据。其中,2003-2006年数据中缺少铝精矿及其矿砂一项,海关统计数据中2006-2010年铝精矿及其矿砂数据与经济贸易年鉴中数据基本一致,所以笔者根据海关统计数据中2003-2006年该项的数据进行添加,保持了数据统计的完整性。计算结果见表1

1   有色金属价格贸易条件

变量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进口价格指数

100

133

139

198

148

141

152

187

出口价格指数

100

128

152

221

246

239

206

224

价格贸易条件

100

96.24

109.35

111.61

166.22

169.50

135.52

119.79

由表1可见,2003-2010年的8年间,有色金属进口价格指数的总体水平低于出口价格指数。具体而言,我国有色金属出口方面,主要出口铜铝铅锌的加工品及制成品,占整个有色金属出口量80%以上。由于加工品和制成品价格远远高于原材料产品,且价格处于不断上涨中,因此大幅度提高了有色金属出口平均价格,导致了有色金属贸易条件出现总体向好趋势。我国进口有色金属中铜项下的铜矿和铜废碎料的进口量占整个铜进口量的70%以上,铝项下的氧化铝、铝废碎料和铝矿砂及精矿进口量占整个铝进口量的70%以上,同时,由于上述材料均为原材料,所以进口价格较低,且进口量较大,直接抑制铜和铝整体进口平均价格的上涨,导致了有色金属进口价格指数的总体水平低于出口价格指数。

 2004-2008年的四年期间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呈显著增长趋势。由表2可以看出2005-2008年的铝出口量占总出口量比重平均超过60%,由此可得出铝的出口量和价格是影响这四年出口价格指数的重要因素。铝的出口平均价格在四年期间呈总体上涨趋势,并且与出口价格指数呈正相关,与基期价格相比,在此阶段铝的出口平均价格是基期的2倍左右。该趋势主要因为在此阶段国际市场中铝材和未锻轧铝的价格不断升高,并且受人民币汇率升值影响,铝的美元标价价格不断升高,因此造成了出口价格指数的大幅度升高。进口中,铝的比重同样占到了50%以上,从2005年开始,我国大量进口铝矿砂及其精矿,仅此一项占到了整个铝进口的80%左右,但贸易额占总贸易额不足20%,因此直接导致了铝进口平均价格的不断下降,最终影响有色金属进口价格指数的下降,从而出现了价格贸易条件改善的趋势。

2  2005-2008年铜铝铅锌出口量(单位:吨)

 

2005

2006

2007

2008

615041

811939

631461

625764

2186809

2567445

2542097

2874828

489478

574640

303642

105285

314131

502014

399081

153105

铝所占比重%

60.7%

57.6%

65.6%

76.5%

2008-2010年价格贸易条件恶化。在此阶段,出口价格指数延续了前几年较高的势头,但进口价格指数的升高导致了最终的贸易条件指数下降。进口价格指数在2009年升高至152,主要由于我国对铝矿砂及其精矿的进口在2009年出现下降,由2008年的25790410吨下降致2009年的19691931吨,占总进口量的比重由77.2%下降至66.1%。因此原材料进口对总进口的影响降低,所以导致铝进口平均价格的升高,导致了进口价格指数的升高。2010年,进口价格指数大幅上升,主要由于进口铜价格的上涨造成,进口铜中未锻轧铜和铜材的平均价格由2009年的5273.5美元/吨增长至2010年的7651.9美元/吨,增幅超过40%,最终导致了进口价格指数的升高,因此2008-2010年的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出现了大幅度下降。

三、我国有色金属价格贸易条件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

(一) 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

关于贸易条件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如张海波、刘洪钟(2008)对于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得出:长期来看,汇率变化对于贸易条件无显著影响,出口商品结构、FDI 和关税水平对贸易条件都有显著影响。韩青(2006)利用 1980- 2002 年的数据对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制成品出口和外资企业出口是导致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最重要原因。李平,辛佳(2008)利用1983-2006年的数据,通过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经济增长、出口商品结构、外商直接投资等影响因素与贸易条件变动的相关程度。除了上述因素外,高宇(2008)认为宏观因素也是影响大宗商品贸易条件的因素,如经济周期和经济组织的力量以及自然灾害等意外事件。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我国有色金属价格贸易条件主要受经济增长、FDI、汇率、关税以及出口数量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根据袁欣、敬丽(2010)对我国贸易条件和经济发展间关系的分析,一国经济增长一方面会引发高档品的需求增加进而恶化贸易条件,另一方面会使得国内扩张国内进口品的供应量,减少进口,改善贸易条件。同时,改善经济发展的源泉一个是要素禀赋如劳动力和资本的增加,这会使得贸易条件下降;一个是技术进步,会促进生产能力的提高来改善贸易条件。由于数据可得性,本文以工业GDP指数作为有色金属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

2)关于FDI对东道国贸易条件的影响,Charles1998)通过理论分析发现 FDI能够缩减东道国和投资国的技术差距,改变东道国的比较优势和贸易商品结构,从而促使贸易条件的变化,FDI对于贸易条件的具体影响主要取决于FDI的产业流向。就我国有色金属的发展现状来看,有色金属行业大量引进外资改善其冶炼工艺,提高了其质量,使得其出口价格呈上涨趋势,就此分析合理利用外资有助于改善我国有色金属贸易的价格贸易条件。

3)当汇率波动时,贸易条件会以汇率波动的比例发生一定的变动。一般来说,本币贬值其直接后果是出口价格下降和进口价格上升,贬值国的贸易条件恶化,而本币升值,升值国的贸易条件改善。

4)关税作为一国调节国际贸易的手段,关税变化能改变进出口商品的价格,从而引起贸易条件变化。 Metzler1960)提出了固定汇率体制下的“关税矛盾(Tariff Paradox)”理论,他认为在固定汇率体制下,一国关税水平的增加会大幅度地提高进口商品价格,从而造成贸易条件下降。Takayama1981)扩充了Metzler的研究,他认为在浮动汇率体制下关税矛盾理论仍然是有效的。Heryeh1992)通过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认为一个国家关税水平变化对于贸易条件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该国进口和出口商品的结构和弹性。我国最近提高了能源消耗大,污染重的有色金属产品的出口,关税提高会造成其价格贸易条件的下降。

5)由经济学理论可知,出口数量的扩张一方面由于出口供给的增加可能导致出口价格下降,引起价格贸易条件恶化;另一方面在缺乏技术支持和竞争优势的情况下,如果过分注重进出口额,不断扩张出口数量,将很容易陷入价格贸易条件恶化进而出现贫困化增长。当前情况下,我国的有色金属出口数量在不断的持续上涨,其出口的内部结构也在不断的优化,从而改善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

(二)模型分析—回归模型估计

Y:我国有色金属的价格贸易条件指数;X1:工业GDP指数(03年为基期);X2:外商直接投资(单位:亿美元);X3:汇率;X4:关税(单位:亿元);X5:出口数量指数(03年为基期)。

利用2004-2010年的数据,以价格贸易条件指数Y为因变量,X1X2X3X4X5为自变量,运用Eviews 6.0做散点图,得出X1-X5Y之间基本上呈现线性关系,所以对其建立最小二乘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Y=a1X1+a2X2+a3X3+a4X4+a5X5+C

回归结果如下所示:

Y=0.0267X1+5.8955X2+0.0044X3-0.2501X4+0.3902X5-60.4294

        1.0186)(0.9270)(13.7869)(-4.1738)(5.1560

R-squared的值为0.999848,拟合优度比较高,从t值来看仅有解释变量X3为显著,其他变量均不显著,这说明模型中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下面对此进行检验并修正模型。

对变量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得出X1X3X3X4X1X4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80.9460.940,说明X1X3X4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采用逐步回归的办法,修正多重共线性的问题。分别做YX 的一元回归,结果整理如下表所示:

3 YX1-X5的一元回归结果

Variable  

Coefficient  

t-Statistic  

Prob.    

X1     

0.336039  

10.03337  

0.0002   

X2   

-91.87089 

-8.924512  

0.0003

X3     

0.003506   

30.15651   

0.0000  

X4     

0.655108   

6.827575   

0.0010  

X5     

1.102511   

1.305038  

0.2487  

资料来源:根据Eviews6.0输出的结果整理所得

通过对以上表格的进一步分析,可以再以X3为基础,顺次加入其他变量逐步进行回归,并依次进行下去。最终只保留X1X3X5,修正的回归结果如下:

Y0.004314X1-0.219951X4+0.343773X5+6.663014

22.47428)(-4.803825)(6.535359

其中,R-squared0.999664F=2973.877

White检验得,对于检验统计量的收尾概率为0.9642>0.10,因此接受原假设,残差不存在异方差。由LM检验法得,接收原假设的概率为0.13>0.10,因此接受原假设,不存在自相关。

由最终的回归方程可得,工业GDP指数与出口量均与我国有色金属价格贸易条件呈正相关,关税与其呈负相关,外商直接投资、汇率的影响无法直接衡量。

四、结论与建议

从前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有色金属价格贸易条件在2003-2010年间经历了先升后降的过程。针对于此现象,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与其相关的影响因素, 得出经济增长和出口数量的增长对我国有色金属的贸易条件具有改善作用,而关税则与贸易条件为负相关关系。其中从实证的结果可以看出,经济的增长并不一定会导致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由于我国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经济增长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改变了单纯的增加投入来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出口的状况,避免了贸易条件恶化情况的出现。

为了改善有色金属的价格贸易条件,企业应加强对自身的约束与管理。 针对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存在产能过剩、行业内部过度竞争和经济效益低等问题,各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管理,不盲目跟风,加强科研,加快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将有色金属的出口模式从粗放型的转为技术型、集约型的出口模式,这样才能有利于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满盈,邓晓虹.中国贸易条件变化和波动情况的经验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85.

[2]张先锋,刘厚俊我国贸易条件与贸易利益关系的再探讨[J]. 国际贸易问题,20068.

[3]林桂军,张玉芹. 我国贸易条件恶化与贫困化增长[J]. 国际贸易问题, 20071.

[4]刘国栋. 贸易条件、粮食价格和中国粮食保护水平——对1986-2008年中国粮食价格的实证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14.

[5]王伟新,魏金义,祁春节.中国对东盟柑橘产品贸易条件变动分析[J].世界农业,20123.

[6]钱成,刘宇.铁矿石定价机制与价格波动研究——与其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比较[J].现代矿业,20095.

[7]张海波,刘洪钟.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动趋势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812.

[8]吴丹涛,陈平.测算价格贸易条件指数的困境及出路[J].国际经贸探索, 2011(4).

[9]侯俊军,张冬梅.我国标准化与价格贸易条件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9(7).

[10]刘渝林,杨小玲.外商直接投资、贸易条件与政策选择[J].国际贸易问题,20077.

[11]崔津渡,李诚帮.中国对外贸易条件:1995-2005年状况分析[J].国际经济,20064.

[12]张曙霄,郭沛.中国价格贸易条件与出口商品结构的关系基于2001-2008 年季度数据的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95.

[13]汪素芹,史俊超.我国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变动的实证研究:1995-2006[J].财贸经济,20088.



本文编号:152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152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d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