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中日贸易出口商品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15-02-19 20:27

摘要:贸易出口商品结构可反映一国的优势资源与优势产业,对于一国经济的平衡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对中日贸易出口商品结构进行了初步探讨,基于HS编码计算了中国对日贸易竞争力指数(TC),希望对中日贸易出口商品结构有更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中日贸易;商品结构    

一、中日贸易研究概述

滕颖(2010)“基于VAR模型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实证研究——以宁波为例”以及与出口商品结构的相关性研究,如徐晓玲(2006)“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与竞争力分析”、 王国中,杜云鹏(2007)“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外贸商品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等。其中关于中日贸易方面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

许培源,汤静(2009)在“中日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指出:产业内贸易指数GL的变化显示,中日贸易已经以产业内贸易为主。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其制品、化工产品、运输设备、纺织品及原料等12大类商品的双向贸易成为中日贸易的主体。李小北,武火峰(2007)则在“中日经贸现状与未来趋势的分析研究”中提出中日经贸现状为:中日贸易稳步增长,日本对我国投资持续增长,我国企业积极赴日投资。

二、贸易竞争力指数(TC)测算

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 competitive index,简称TC),又称净出口指数,它是指一国某类产品的出口与进口的差额与该类产品进出口总额的比例。该指数一般用来反映一国某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状况。其公式为:

TC=Xi-Mi /Xi+Mi

其中,,TC 代表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TC 介于- 11之间,Xi代表第i种产品的出口值;Mi代表第i种产品的进口值。通常,TC值越接近于1,表示该种商品在出口市场上越具有竞争优势,竞争力越强;越接近-1,则表明该商品的出口竞争力越差,从1-1竞争力强度逐渐减弱。另外,根据HS编码分类,本文选取第16类机电产品、第11类纺织品及原料、第20类家具玩具杂项制品、第15类贱金属及制品、第6类化工产品五大类分别计算其贸易竞争力指数。

数据选取了较为容易获得的2007年至2010年前三季度的数据,如表1,其中X表示某类产品由中国出口到日本的金额,M表示中国从日本进口该类产品的金额。TC表示中国该类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结果表明,中国第20类产品对日出口有很强竞争力,第11类产品有较强竞争力,第16类产品有强竞争力,第6类和第15类对日出口则有低竞争力,并且具有强竞争力的产品多表现为初级产品。

                  1: 贸易竞争力指数(TC)测算             单 位:百万美元

类别

时间

X

M

TC

16

机电产品

20101-9月)

46540

46642

0.00

2009

46081

44999

0.01

2008

53459

53489

0.00

2007

46815

48658

-0.02

11

纺织品及原料

20101-9月)

18058

2353

0.77

2009

24521

2966

0.78

2008

24408

3362

0.76

2007

22490

3381

0.74

20

家具、玩具、杂项制品

20101-9月)

6192

641

0.81

2009

8785

800

0.83

2008

9481

1148

0.78

2007

9689

906

0.83

15

贱金属及制品

20101-9月)

5906

12684

-0.36

2009

5744

14447

-0.43

2008

9689

16676

-0.27

2007

7979

13884

-0.27

6

化工产品

20101-9月)

5498

8856

-0.23

2009

4983

10294

-0.35

2008

7600

10551

-0.16

2007

5982

10537

-0.28

数据来源:商务部国别贸易报告

三、结论

综上可知,虽然中日贸易出口商品结构正日益完善,但中国目前仍然以出口低附加值的产品为主,日本则以出口高附加值的产品为主,导致中国从中日贸易中所得甚微。为提高中日贸易给中国带来的收益,中国应努力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增加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同时,由于资源的有限性,中国应逐渐从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式的发展方式转变。合理利用资源,珍惜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价值,在促进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汉军.新形势下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分析[J].中国商贸,2010,(7).

中国商贸,2009,(21).

3.许培源,汤静.中日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09,(10)

本文链接地址,转载请注明出处。现代商业

韩清凯  上海大学管理学院

杨静    上海大学悉尼工商管理学院



本文编号:153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153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0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