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5-02-19 19:24

摘要:贸易摩擦是指两个相互发生经济联系的经济主体之间,针对某种经济问题,为了各自利益和获得某种满意结果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近年来,贸易摩擦发生的频率日益增加,深入探讨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根源及治理对策,对处理目前面临的贸易摩擦、推动贸易顺利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贸易摩擦 政治经济学

一、贸易摩擦与政治经济学的观点

贸易的政治经济学主要用来解释和描述贸易政策制定的政治意图、过程、机制和结果。依据对政府角色和行为的假设,可将贸易的政治经济学模型划分为“仁慈的政府”、“自利的政府”和“民主的政府”三种模式。“仁慈的政府”将政府视为谋求社会利益最大化的机构,以追求公共利益为中心。“自利的政府”将政府视为一个特殊的利益团体,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民主的政府”是指政治家出于私利仍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但由于同时受到民主制度、规则和程序的约束,还必须从整个社会的福利出发最大程度反映普通群众的意愿。经济学家应用博弈论的方法来研究贸易政策,这是基于“自利的政府”的假设,尽管各国政府强调对外政策制定过程中政府间的互动特征,但贸易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本国利益最大化。在贸易政策博弈的研究中,追求自己最大利益的国家需要根据其他国家的政策变化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政策,甚至提出报复机制,最终导致贸易摩擦的发生。

二、近年来贸易摩擦的特征

1、摩擦数量和领域不断扩大。近年来,在货物贸易领域,贸易摩擦涉及的产品从最初的农产品、化工原料、鞋类、纺织品等初级产品或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制成品向钢铁、彩电、电信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工业制成品甚至高技术产品转移。近年来,涉及知识产权、执法、政府采购、生命科技产品市场准入、保险和电信市场准入等众多领域也成为国际经贸争端谈判的内容。

2、摩擦手段多样化。贸易摩擦所采用的手段日益呈现多样化特征。反倾销仍然是贸易的主要摩擦形式,但从反倾销向多种贸易摩擦手段扩展的趋势越加明显。以反倾销为主的显性贸易摩擦呈现出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的趋势,成为当前国际贸易摩擦的主要表现形式。同时,现在的隐性摩擦很有可能发展成为显性摩擦,成为将来国际贸易摩擦的主要表现形式。

3、技术性强。在全球贸易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以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调整贸易利益的重要手段。在国际贸易竞争中,使用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的各种目的和各种贸易壁垒形式交织在一起,使贸易摩擦形势更加复杂化、尖锐化。技术性的贸易壁垒措施是更具名义上的合法性、合理性、巧妙性,是更加冠冕堂皇的贸易壁垒手段。

三、解决贸易摩擦的几点建议

1、坚持平衡贸易原则,更多地实施贸易谈判。各国政府坚持平衡贸易原则,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鼓励互利共赢的贸易合作。要不断增强处理贸易摩擦的能力,构建良好贸易环境。对内不断规范贸易秩序,引导企业规范经营;对外加强交涉,一旦出现贸易摩擦,要将参与国之间的博弈次数增加,在无数次重复博弈的过程中,任何参与方的机会主义行为都有可能遭到对方的报复或报复威胁,双方意识到这一点,就有可能进行贸易谈判,使贸易政策的制定得到一个合作均衡,从而不断完善双边贸易关系,,妥善解决摩擦。此外,要重视加强谈判队伍的建设工作,加大合格谈判人才的培养力度。

2、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首先,加强企业沟通,避免重复生产带来的恶性竞争。国内产业重复生产、恶性竞争,导致竞相降价,是导致反倾销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国内企业应进行一定的合作,共同解决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企业低价竞销的现象。其次,一旦发生贸易摩擦,要多开展国家级的沟通,比如:支持和鼓励学者之间展开交流,在官方交流外,学者应该担任起沟通的桥梁。学者们应该积极地用其思想成果推动国际关系的发展,而不应仅仅停留在学术交流层面。同时要增进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相互理解、努力克服文化上的差异,使得双方能坦率、直接地讨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各项问题。

3、建立有效的争端应对机制。建立一整套成熟的争端应对机制可以有效的防止陷入全球化陷阱和被边缘化。首先,要积极应诉,最大程度保障自身利益,面对贸易摩擦,企业应该选择积极应对,要有勇气去面对和解决摩擦。其次,要注意摩擦国有关规则上的差异和进口国国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动向以及同一产品其它出口国的有关情况。再次,尽快实现会计、统计、国民经济核算等在渠道、口径、方法、手段上的国际接轨,积极参与相关国际规则的制定与修改,提高在国际规则上的利益表达能力。最后,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大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建设力度,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它们在争端中起到与沟通、协调、指导的作用。

4、加速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开拓海外合作伙伴。首先,提高企业竞争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企业应从提高产品档次,形成产品的个性化竞争优势入手,打造产品国际品牌。为此,政府一方面要通过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鼓励企业创新,并尽可能给企业更多途径降低维权的成本;另一方面要引导企业创造条件到国外申请专利,获得创新利润的同时,还可以应对来自其他国家同类产品的竞争。其次,要加强与贸易伙伴国的合作。当摩擦发生时,应以积极态度进行协商解决,能通过双边或多边贸易谈判解决的就要尽量避免将摩擦升级,同时应淡化意识形态色彩,要学会利用国际规则维护本国利益。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153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153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5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