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现状分析第2页

发布时间:2016-11-03 21:27

  本文关键词:加快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4.营销手段落后,对象过于集中。国内商业银行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营销过程中手段单一,往往以赠送礼品作为营销成功的主要手段。融资贷款主要集中于大型国企,而对占进出口总额近半数的中小型外贸企业却很少提供贸易融资服务。 缺乏专业素质人才。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涉及国际金融票据的开设和国外各种票据的审核查验等,这就要求银行人员拥有丰富的财务知识、法律知识,以及良好的外语水平。由于国内该项业务起步较晚且发展缓慢,现有员工远远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
  三、对策建议
  1.提高风险意识,建立风险转移机制。改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商业银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性。建立科学的风险防范体系,成立信用审批中心和贸易融资业务部门,实行审贷分离制度,建立客户信用分析体系制定信用等级标准,防止欺诈风险发生。也可以尝试建立银行和保险公司合作转移风险的模式。 提高创新能力。借鉴外资银行的先进经验,在组织结构、金融产品、业务技巧和经营管理方面积极主动引进和吸收国际银行业的创新成果。推动二级市场、保险市场的健康稳定运行也是促进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向多样化、全面发展的有力保障。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或代理机构,掌握国际市场最新动向,及时调整业务模式,开发新品种,,可以实行个性化服务为特定客户量身定制贸易融资服务。 完善法律制度建设。对外,要深入学习研究涉及贸易融资的专门性的国际公约,例如UCP500等国际惯例性的法律文书,避免和有效解决争端。对内,政府要尽快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机制,严格依法行事。对涉及国际贸易融资的国际金融票据、物权抵押、担保、信托票据等事项作出明确规定,落实交易各方责任。加强与国外法律主体的联系,商业银行也应加强内部制度建设,使合同能够发挥融资业务的法律风险事前防范功能。 拓宽营销渠道、目标客户多元化。内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的差距在短期内还不能完全消除,所以内资银行要增强营销能力以弥补产品的差距。转变思路,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改变原有只关注企业规模和盈利能力的模式,以标的业务的盈利能力和交易对象信誉为对象,严格控制交易流程以项目收益为还款来源开展融资。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设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挑选高素质人才,避免任人为亲,淘汰掉不合格人选。重视在职培训,使员工能够了解到最新贸易融资动态。同时要重视对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防止出现内部人控制等现象。
  参考:
  [1]赛学军: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问题及对策[J].浙江金融, 2007,(05)
  姜学军: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D].东北财经大学,2003
  王才举:浅论国际贸易融资[D].东北财经大学, 2005
  孙 磊:加快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5
  孙海来: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创新的现状及策略选择[D].安徽大学,2007
  王经平: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发展的五大障碍.中国外汇管理 2001,(5)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本文关键词:加快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36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1636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a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