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中美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调整成本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04 12:21

  本文关键词:中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湖南大学》 2010年

中美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调整成本实证研究

刘朝霞  

【摘要】: 自1990年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中美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中美贸易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高,对中美两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举足轻重,中美两国也是推动“多哈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重要力量之一。但近年来中美之间贸易摩擦不断增多,两国贸易结构调整与双边贸易平衡的呼声渐高,而两国之间存在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等问题也影响到两国的贸易调整成本,进而影响两国贸易可持续良性发展。由于工业制成品贸易在中美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并对中国工业化进程有着重大影响,两国在这一领域的行业内贸易给中国带来的贸易自由化的代价——贸易调整成本值得我们研究。 本文主要利用联合国贸易数据库公布的数据,选取A、S指标对中美产业内贸易调整成本进行总体、分行业的实证分析。通过多角度的比较分析,得出两国产业内贸易调整成本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中美工业制成品绝大多数处于产业间贸易,因而总体调整成本较高。相对来说高技术产业的贸易调整成本比较低且呈逐渐减少趋势;中等技术产业的调整成本呈波动状态;低技术产业的调整成本一直处于相对较高的状态。论文最后以所的结论为主要依据,来探求减少中美产业内贸易调整成本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752.771.2;F416.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插图索引9-10
  • 附表索引10-11
  • 第1章 绪论11-19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1-12
  • 1.1.1 选题背景11-12
  • 1.1.2 选题意义12
  • 1.2 文献综述12-17
  • 1.2.1 国外研究综述12-15
  • 1.2.2 国内研究综述15-16
  • 1.2.3 国内外研究评价16-17
  •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17-18
  • 1.4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18-19
  • 第2章 平滑调整假说及其影响机制19-26
  • 2.1 平滑调整假说19-21
  • 2.2 产业内贸易调整成本的影响机制分析21-23
  • 2.3 度量指标23-25
  • 2.4 本章小结25-26
  • 第3章 中美工业制成品贸易的现状与特征26-32
  • 3.1 中美工业制成品贸易现状26-30
  • 3.2 中美工业制成品贸易特征分析30
  • 3.3 本章小结30-32
  • 第4章 中美工业制成品贸易调整成本的实证研究——基于边际产业内贸易视角32-41
  • 4.1 测算方法与数据说明32-33
  • 4.1.1 测算方法说明32-33
  • 4.1.2 数据说明33
  • 4.2 实证分析33-37
  • 4.2.1 A指数分析33-35
  • 4.2.2 S指数分析35-37
  • 4.3 中美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调整成本现状的原因及分析37-39
  • 4.4 本章小结39-41
  • 第5章 政策建议41-45
  • 5.1 正确看待传统比较优势产业的发展41-42
  • 5.2 加强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42
  • 5.3 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追求动态比较优势42
  • 5.4 大力发展差异产品,促进贸易结构升级,提高对外贸易竞争力42-43
  • 5.5 提高我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43-44
  • 5.6 优化中美互补性的直接投资44
  • 5.7 提高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44-45
  • 结论45-48
  • 参考文献48-51
  • 致谢51-53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3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英;;入世后我国工业制成品贸易调整成本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运苏;郭羽诞;;产业内贸易与贸易调整成本——基于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9年03期

    2 宋全成;加工贸易带动的提升——我国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2003年12期

    3 柳剑平;张兴泉;;产业内贸易、调整成本与中美贸易摩擦[J];经济评论;2009年04期

    4 韦倩青;韦倩虹;;中美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06期

    5 王福重;白雪;;产业内贸易与调整成本之间关系的理论综述及评价[J];经济研究导刊;2006年06期

    6 刘钧霆;;产业内贸易研究的新发展: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03期

    7 佟家栋;刘钧霆;;中国与日韩制造业贸易调整成本的经验研究——基于边际产业内贸易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6年03期

    8 刘春平;施凤丹;;发展中国家产业内贸易形态与调整成本———基于中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企业经济;2008年01期

    9 刘晓玲;;从中美产业内贸易看两国贸易发展趋势[J];商业时代;2006年22期

    10 杨正位;全球化时代的产业转移是美对华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J];中国金融;2005年1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斐;严志强;韦燕飞;;广西区域粮食生产特征及其优势度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3期

    2 袁力;;多元功能视阈下我国农业现代化实践的新途径[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3 晏智杰;李嘉图学派的解体及其教训[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4 施玲;;金融危机下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的选择[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杨晋丽;谭建新;;云南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4期

    6 覃壮才;;面向东盟的来华留学教育政策路径选择[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7 孙海波;刘俊昌;;城乡经济一体化理论研究进展及评价[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王风云;;进出口贸易与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北京市的数据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毛凤霞;中国企业如何应对新的贸易保护壁垒[J];商业研究;2005年16期

    10 解俊贤;;跨国公司贸易对国际收支的影响[J];商业研究;2006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武毅英;郑晖阁;;闽台高教资源互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燕群;徐建华;;基于生态气候适宜度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A];福建省土地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苏迅;干飞;;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研究综述[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2006年

    4 柳剑平;孙云华;;产业间分工与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与中国对东亚经济体贸易逆差的比较分析[A];“美国经济中长期趋势及其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欧阳青东;陈雨花;;中国保险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A];中国保险学会学术年会入选文集2011(理论卷)[C];2011年

    6 张曙霄;;关于中国对外贸易模式及其结构问题的探讨[A];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0次会议论文集(第四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美丽;我国东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孙海军;经济功能区与经济区域形成理论[D];南开大学;2010年

    3 郝大江;要素适宜度与其区域经济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燕安;我国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趋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熊珍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袁忠贤;省域农业竞争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朱玉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转轨国家贸易自由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熊鸿军;经济转型期上海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就业效应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9 王方舟;河北省蔬菜产业竞争力分析与对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10 蒲晓晔;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结构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延军;中国—东盟跨境教育政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王文石;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佳旭;朝阳市服务业结构优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4 张益坚;出口退税对我国对外贸易的支持效应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何庆凤;江山市木材工业发展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6 张晓燕;中国与巴西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孟芸;中国—海湾合作委员会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高娜;中欧水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赵科峰;株洲市X新材料有限公司销售人员的薪酬管理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张清;中欧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莫莎;刘朝霞;;中美工业制成品贸易调整成本的实证研究——基于边际产业内贸易视角[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9期

    2 蔡宏波;;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研究: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比较[J];财贸经济;2007年07期

    3 钟钰;迟宝旭;;中国农产品贸易调整的能力与成本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08年06期

    4 柳剑平;张兴泉;;产业内贸易、调整成本与中美贸易摩擦[J];经济评论;2009年04期

    5 佟家栋;刘钧霆;;中国与日韩制造业贸易调整成本的经验研究——基于边际产业内贸易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6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丹;不同国际分工形式下产业内贸易的利益分析[J];商业研究;2002年23期

    2 尹翔硕;李春顶;;边际保护、加权福利与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4期

    3 胡方,余炳雕;入世以来的中外经济摩擦:现状、原因与对策[J];东北亚论坛;2005年06期

    4 唐宜红;徐世腾;;政府对利益集团收入的关注与贸易摩擦的形成——基于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06期

    5 宋全成;加工贸易带动的提升——我国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2003年12期

    6 胡静寅;;中美贸易摩擦中的经济民族主义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6年04期

    7 喻春娇,喻美辞;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与我国企业的竞争战略选择[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8 傅钧文,李梁;从中日电机电器产业内贸易看两国分工的趋势[J];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04期

    9 苑涛;西方产业内贸易理论述评[J];经济评论;2003年01期

    10 佟家栋;刘钧霆;;中国与日韩制造业贸易调整成本的经验研究——基于边际产业内贸易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仇怡;中国基于国际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秋云,陈望春;两种产业内贸易模式的实证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2 张悦;;中国汽车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剖析[J];知识经济;2009年06期

    3 应健,张国林;我国产业内贸易水平度量及加入世贸组织后变化趋势[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古晶;产业内贸易与我国外贸制成品结构的调整[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宋青梅,李元杰;论产业内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刘文革;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产业内贸易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3年04期

    7 王溪若,黄燕;产业内贸易战略导向对我国产业升级促进的适用性研究[J];南方经济;2004年07期

    8 岳昌君;遵循动态比较优势——中美两国产业内贸易对比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2000年03期

    9 许丹;不同国际分工形式下产业内贸易的利益分析[J];商业研究;2002年23期

    10 王赛,李艳;产业内贸易与经济发展——论我国加入WTO后的贸易政策[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正良;秦兴方;;江苏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与竞争力提升[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世杰;李凯;梅丽;;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实证研究[A];建设东北亚和谐国际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娟;;中国-东盟国家产业内贸易发展趋势及动因分析[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4 杨婧;兰勇;周发明;;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经济效应实证研究[A];《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南管理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刘迪;王贤文;;美籍华裔科学家在中美科学合作中的作用:以纳米技术领域为例[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虞和平;;论清末民初中美商会的互访和合作[A];中国商会发展报告 No.1(2004)[C];2005年

    7 石高超;朱瑞祥;田志宏;;我国农机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研究[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廖翼;兰勇;;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实证研究[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张卓颖;石敏俊;;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同构研究——基于省区间投入产出模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黄烨菁;;应用扩展型贸易引力模型的中国对外贸易流量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 张国庆;[N];解放军报;2009年

    2 ;[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3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助理 李巍;[N];南方日报;2009年

    4 记者 颜昊 孙奕;[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5 马毅达;[N];东方早报;2010年

    6 邱林;[N];中国贸易报;2010年

    7 本报评论员 史哲;[N];南方周末;2010年

    8 记者 廖雷 田帆 吴志强;[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9 本报记者 李荣;[N];中国证券报;2010年

    10 记者 秦菲菲;[N];上海证券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季;中国与日、韩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吴学君;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效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田园;中国木材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项义军;中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1年

    5 王虎;产业内贸易结构模式、分类体系对应及产品差异性的界定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6 孙骏;闽台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7 殷德生;报酬递增、动态比较优势与产业内贸易[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林琳;产业内贸易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苏振东;基于一般均衡理论的贸易投资一体化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陆芳;跨国公司与欧盟经济一体化[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占锋;中美电子、仪器产业内贸易对中国劳动力需求变化的影响[D];重庆工商大学;2010年

    2 韩锴;中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高莎莎;规模经济视角下的台海两岸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4 王磊;中日韩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于珊珊;中日电子类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李维;我国产业内贸易理论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重庆大学;2004年

    7 彭吉伟;产业内贸易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8 王玉晶;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现状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9 刘璐;中国与东亚国家产业内贸易特征的演变[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杨辰飞;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模型及其实证检验[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40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1640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e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