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统计中恩格尔系数反映的社会问题

发布时间:2015-02-20 10:04

摘要:统计学中有一个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而得出的比例数,它在我国的统计工作中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经常被用于判定社会是否达到小康的标准之一。通俗地说:“就是你所吃的饭在你的消费中占的比例”。它来源于十九世纪中期,由德国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恩格尔对不同收入的家庭的消费结构情况进行调查后,分析研究了收入增加对消费需求支出构成的影响,提出带有规律性的原理,由此被命名为恩格尔定律。其主要内容是指一个家庭或个人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用来购买生存性食物的支出在家庭或个人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大。随着家庭或个人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或家庭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对一个国家而言,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比例就越大。

恩格尔定律的公式:

食物支出对总支出的比率=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总支出变动百分比

恩格尔系数则由食物支出金额在总支出金额中所占的比重来最后决定。它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是衡量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主要标准之一。

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

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民以食为天”, 众所周知,,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在收入水平较低时,其在消费支出中必然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收入的增加,在食物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的重心才会开始向穿、用等其他方面转移。   

目前我们的消费支出的分类方法有许多种,最为普遍的是我国通用的划分:吃、穿、用、住、行;另外比较有影响力的包括:美国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交往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日本宇野政雄的消费结构三阶段理论(分为以衣食为中心、以安全舒适为中心、以生存意义为中心);虽然他们划分的方式不同,但都毫无例外地将对食物需求的支出作为人的首要支出,一致认为人们要在满足了食物需求的基础上才可能追求其他的消费。因此,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

恩格尔系数一般随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经查阅统计资料发现,美国自1980年以来,恩格尔系数平均为16.45%,日本自1990年以来,恩格尔系数平均为24.12%,而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恩格尔系数一直偏高。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分别由1978年的343元和133.6元提高到2010年的19109.4元和5919元,恩格尔系数也由1978年的57.5%67.7%分别下降到2010年的35.7%41.1%2011年,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3%40.4%,相较于2010年,2011年城镇家庭恩格尔系数出现轻微反弹;2013年统计数据显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95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9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2.4% 2013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0%,比2012年下降1.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7%,比2012年下降1.6个百分点。

从以上数据可以直观的看出: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收入水平呈上升趋势,恩格尔系数却呈现逐年递减的现象,与收入的增加呈相反的趋势。恩格尔系数逐年降低,说明食品支出所占比例在逐步缩小,人民生活水平在相对提高。这足以证明我国的发展越来越好,国民的经济和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对于部分年份出现恩格尔系数上升的情况,并不是生活质量下降,可能是由于当年食品价格异动,导致食品占比偏高。所以,恩格尔系数的减少并不意味着生活水平的下降,反之,它是一个经济进步的象征,证明祖国昌盛,人民富足。

联合国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对世界各国的生活水平有一个划分标准,即一个国家平均家庭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20%-30%为富足;20%以下为极其富裕。按此划分标准,单从恩格尔系数这一指标看,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认可的富裕水平。

四、恩格尔系数适用前提

《经济学人》最新公布了一份全球22个国家的恩格尔系数,其中美国恩格尔系数最低,人均每周食品饮料消费43美元,占收入的7%;英国人均每周食品饮料消费与美国相同,占收入的9%。中国人均每周食品饮料消费9美元,占人均收入21%。尽管和其他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但我国恩格尔系数总体下降的格局没有改变。 目前,中国的恩格尔系数,农村基本上在37.7%左右,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到35%以下,充分说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已经摆脱了原来以吃、喝、穿这种生存意义的消费结构,正在进入以住和行消费为引导的消费升级的新的阶段。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在杂项商品与服务所占消费的比重中,中国大大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美国人收入的1/5用于娱乐休闲,而中国城镇人口平均仅有3.5%的收入用于服务娱乐等杂项上,农村人口用2.13%。这些项目上的差距才是中国离富裕的真实差距。

任何事物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恩格尔系数就适用于前者。恩格尔定律是根据经验数据提出的,但在解读和运用的过程中,人们常常单纯地用它来直接判断社会经济发展所进行的阶段,而忽略了其内在的缺陷及其外在的可比性。

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一直以来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逐年提高、生活水平逐步改善,主要表现在饮食的“精”, 着装的“靓”, 住房的“大”, 私家车的“多” ……以及旅游消费的“热”这些方面,这些方面的改变说明我国人民已经由以吃为标志的温饱型生活向以享受和发展为标志的小康型生活转变。因地,加快经济发展,增加人民收入,是我们的当务之急,也是降低恩格尔系数的重要手段。

五、结束语

恩格尔系数越低,说明居民越富裕,如果加快经济发展,大幅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直接促进恩格尔系数的下降,那么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了,必然会提高生活消费水平。城乡居民在保证食品需求的前提下,增加的消费支出必然投入到非食品消费上,可以提高穿着水平,可以改善居住条件,可以购买耐用消费品提高生活质量,可以用在教育学习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可以外出旅游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等。总之非食品消费支出增加越多,恩格尔系数越低。反之,如果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快,就没有额外经济收入来增加非食品消费支出,则恩格尔系数必然呈缓慢下降趋势。增加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降低恩格尔系数可以使国民的生活过得更加悠闲和舒适,解决温饱问题后,人们会更好的体验和享受生活。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155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55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5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