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影响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因素

发布时间:2015-02-20 09:59

邓丹  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消费、投资和出口。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当前最需重视的问题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而国内居民消费需求不足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条短腿,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发展后劲。

关键词: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

一、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

、物价指数的持续上涨,导致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减少,购买力降低。

第一,国内一定时期的生产总值的数量及其增长率。国民净收入分为投资资金和消费资金而在投资资金和消费资金比例一定的条件下,社会用于新增消费的规模,将取决于国民净收入的数量及其增长率。国民净收入数量越多,可用于消费的数量越多,消费的规模越大,国民净收入增长率越高,投资增长幅度越大。反之,则相反。

第二,消费率和投资率。消费率是国内生产总值中用于现实消费的比率;投资率是国内生产总值中用于现实投资的比率。在国内生产总值一定的条件下,消费率和投资率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在正常情况下,必须保证现有人口的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逐年提高。国家也应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逐步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因此,一般要首先确定消费率,然后再此基础上确定投资率。这样,投资规模的大小必然要受消费率高低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投资率高低的制约:投资率提高,投资规模增大;投资率下降,投资规模缩小。

第三,居民收入水平。决定消费需求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收入水平。有收入才有购买支出,收入的变动会使居民对物品的购买和服务的购买也会发生变动。影响消费需求的收入因素不仅同消费者现实的绝对收入水平有关,而且还同他们的相对收入以及预期的收入有关。在收入水平较高的时期,人们的消费情绪高涨,消费欲望强烈。消费支出增长较快;相反,在收入水平下降,预期收入不高的时期,人们的消费欲望和消费积极性就会大大削弱,消费支出也必然减少。

第四,利率水平。利率高低影响人们消费与储蓄的比例。利率提高,会促使人们减少消费增加储蓄;反之,储蓄就可能减少而消费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率变动与消费需求变动呈反比。从长期看,国家财税政策在收入调节功能上的弱化以及伴随而来的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应是当前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

第五,物价水平及其预期。物价水平的变动同消费者实际可支配收入是同比例的,即实际收入不变,则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就会保持不变。若消费者预期未来物价上涨,则会增加当前消费支出;相反,消费者预期未来物件下降,则会减少当前消费支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预期收入提高,居民消费倾向或边际消费倾向越高;预期收入下降,居民消费倾向或边际消费倾向越低。

第六,商品价格。在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倾向已定的条件下,商品价格成为影响其消费需求的决定性因素。这里所说的价格,既指商品和服务的绝对价格,即价格水平,也指不同商品和服务的相对价格,即不同的商品比价。一般来说,居民对某种商品的购买量是与该商品的价格升降成反比。

第七,居民货币幻觉。货币幻觉是指人们忽视货币的实际购买力而仅仅根据货币的名义价值即面值而对货币的价值进行估计时所产生的一种错觉。在货币收入上升时,即使物价水平也同比例地上升,从而实际收入不变,甚至物价水平上升的幅度大于货币收入上升的幅度,从而实际收入下降,货币幻觉的存在也会使居民消费需求增加,从而导致消费支出增加。反之,,则相反。



本文编号:155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55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5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