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如何应对通货膨胀

发布时间:2015-02-20 09:44

山东沂水县夏蔚镇人民政府统计站

摘要:通货膨胀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大事。本文从通货膨胀的成因、规律,以及解决的办法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使我们面对通货膨胀时,如何很好的应对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通货膨胀;形成因素;影响;措施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

通货膨胀指在现代经济学中商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即人们的购买力超出产品输出,导致货币贬值,从而引发物价连续上涨现象。简单的说供远远小于求。纸币、信用货币、含金量较低的铸币等,过度发行都会引发通货膨胀发生。

价值规律表明:纸币的发行量不能超出金属货币量,否则就会贬值,引起物价上涨,纸币贬值,以至于发生通货膨胀。当然,金银货币的流通不会出现此类现象,因为金银货币本身就有价值,具有贮藏功能,并能自觉调整商品流通中的货币量,以适应商品流通的需要。但是,纸币在流通过程中本身没有价值,只是一种货币符号,所以,如果它的发行量超出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就会大量贬值。

二、通货膨胀是怎样形成的?

(一)供求关系的影响

供求关系对通货膨胀影响很大,如果总需求过分增长,达到超过总供给的程度,无论是增加劳动时间还是提高劳动强度,都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这样,物价就会不断攀升,连续上涨。

(二)成本价格的提高

由于原材料等供给方或厂方生产成本价格的提升,从而引发总成本价格的提高,并不断连续上涨,如:个别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动工人工资上涨,从而引发别的公司或部门相互攀比抬升,从而提升了生产成本的价格,物价和工资相互推动,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除此之外,各厂家由于利润的驱动,垄断及厂商相互间的不公平竞争、进口原材料价格的升高等都能使价格总体升高,进而引发通货膨胀的发生。

(三)部分商品的需求关系

在实际生活中,通货膨胀的发生并不是一方面原因造成的,往往是多方面的,有时候由于对某些产品的过度需求而引起价格的总体上涨,如:楼盘、粮食、蔬菜、花生油等,如果没有很好的控制,就会引起全面的通货膨胀。

(四)输入成本的提高

有些国家许多原材料缺乏,不得不大量需要进口,如果原材料或所需商品的价格提升,就会造成生产成本大幅增加,例如: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恐慌,由于石油价格飞速攀升,导致以进口为主的许多西方国家的生产成本价格急剧升高,以至于引发通货膨胀。

(五)预期的结果

通货膨胀形成后往往经过一段时间后才会结束,人们根据通货膨胀的规律,做出正确的估算和预期,从而揣摩其走势,对通货膨胀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例如:工人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往往根据预计的通货膨胀率增加相应的工资。所以,在其他因素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产品的成本也相应的增加了,如果按照这样的通货膨胀率继续下去,就会形成通货膨胀的规律。

三、给社会各方面带来的影响

(一)社会经济

价值规律能够调整价格的上下波动,价格要以价值为基础,所以,无论投资者还是消费者,他们都以价值规律为基础,在市场机制下调整自己的生产规模和资金配置,从而使自己的企业顺利发展。

当通货膨胀发生时,市场价格规律受到严重破坏,投资者和消费者根本无法从市场需求和供给中准确判断其规律,社会经济中有效的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分配,以至经济效率极为低下。另方面,在通货膨胀下,许多人对货币的信任程度降低,很多生产者大肆囤积货物,想尽量减少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这种追求高额利润的最大化,进一步限制了资源配置和经济的发展。

(二)就业

通货膨胀开始前,市场需求量增大,一些厂家加大投资力度,因而使社会就业渠道增多。同时,由于货币贬值,银行储蓄率下降,致使一部分人增加投资,也使就业率逐渐升高。

但是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一些人对市场价格规律的错误判断,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对市场变化没有及时的调整,致使生产过剩,从而会造成更严重的失业。

(三)分配和收入

通货膨胀的直接影响着有固定工资收入的家庭,储蓄户,债权人等,由于物价的飞速上涨,人们的购买力下降,银行里的储蓄发生贬值,医疗保险、养老金等的价值也显著降低。

(四)对外经济关系

由于通货膨胀使价格上涨,在对外经济发展中,商品的价格优势消失殆尽,进而降低产品的竞争能力。对对外经济发展有很大影响。

四、防止通货膨胀的措施

(一)缩减财政货币

缩减财政货币政策是抑制财政分配或减少社会总需求的一种政策。它的实施是在社会总需求很大程度上超出社会总供给时采用的方式。最重要的形式是通过财政积累压缩国家支出规模。实现财政积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增加税收,二是减少支出。增加税收时支出就会增多,财政积累就会减少,压缩社会总需求,就会被增加支出的扩张社会总需求所抵消。

(二)改善产业结构

影响商品的价格因素是供求关系,所以,解决通货膨胀的重要方法是限制社会总需求和货币数量。当然,在压缩社会总需求的同时,要鼓励企业努力改善投资结构,积极进行技术创新,迎合市场规律,发展市场非常需求的产品,减少市场需求压力,加强国家经济发展的有效供给。

(三)限制物价和工资待遇

有效地制止通货膨胀,商品的价格和人们的工资的不断增长是其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对各种生产的工资增长率进行必要的限制,并由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出相应的工资标准和商品价格标准,劳动者和厂家必须遵守,从而有效的遏制通货膨胀。

(四)收支与缩减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各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国际化,某一国家发生通货膨胀,都会对别国的经济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国际收支不均衡等。所以,采取国际收支与外贸政策是非常必要的。

(五)改革货币政策

如何有效的遏制通货膨胀呢?其有效地方法是进行改革货币政策。许多人认为:如果物价上涨率每月40%以上,每年在500%以上,持续一段时间,可称为恶性通货膨胀。以前的货币已经失去了诚信作用,只有废除旧的货币,发行新币,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才能很好的控制恶性通货膨胀。

参考文献

24

[2]陈岩.通货膨胀.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3]陈静思.紧缩政策治不了成本型通胀.东方早报2011-1-16

本文已由现代商业杂志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现代商业



本文编号:155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55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c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