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浅谈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影响

发布时间:2015-02-20 09:39

刘晖   中国民族证券

摘要:我国市场经济体质日趋完善,国家宏观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也是十分复杂的,宏观经济政策已经成为证券市场发展的一个导向,国家可以正确地运用财政政策来为证券投资决策服务。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我国当前实施的的一些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分析,结合证券市场的变化,总结二者的必然联系和内在关系。

关键词:宏观经济政策;证券市场;货币政策

2012年上半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平稳,经济增速保持在预期范围之内;但同时,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增多,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仍然严峻,影响我国经济平稳运行的不利因素仍然较多,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我们先分析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

一、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特点

上半年,我国GDP增长率为7.8%,高于国务院根据今年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制定的7.5%的预期发展目标,从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的情况来看,内需和外需增速均有所放慢,生产活跃度降低,产能利用率不足,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情况、新特点。下半年,欧元区经济处于轻度衰退状态,美、日经济温和复苏,新兴经济体下行趋势放缓,我国出口增长将有所回升;随着政策效应的进一步显现,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有望增加。

1.1 出口短期内大幅波动

上半年,我国出口增长速度不仅明显下滑,而且出现大幅波动。除了季节性因素影响外,还有欧洲经济剧烈波动,国际经济复苏进程波折,市场预期不稳,我国出口呈现短单化倾向,一定程度上导致出口增长的起伏;光伏、化肥、新电子产品等出口受美国“双反”、市场投放节奏等特殊因素的影响,波动幅度较大。此外,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成为外部世界判断全球经济和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重要依据,内需收缩、进口增幅下降也间接拉低了国际市场对我国出口产品的需求。

1.2 企业去库存、去杠杆并存

今年以来,生产侧的工业增加值、主要工业品产量、发电量等增速的降幅,总体超过了投资、消费和出口增速的降幅。生产侧与需求侧的偏离,主要是企业对未来经济增长和价格持悲观预期,调减原材料库存和产成品库存,降低产能利用率。在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下调之后,货币条件改善,市场利率持续走低,但信贷有效需求不足。在新增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占比明显低于历史平均水平,企业资产负债率也有所降低,表明企业投资意愿不足,去杠杆、去库存同时并存。

1.3产能过剩突出,经济效益下滑

在传统产业中,产能过剩已经从钢铁、电解铝、水泥和汽车等行业,扩展到焦炭、电石、铁合金、铜冶炼、纺织、化纤等行业。在新兴产业中,由于不少地区采用多种刺激政策推动投资,产能快速扩张,部分新兴产业,如碳纤维、风电、多晶硅、锂电池、光伏等,先后出现产能过剩。低水平同质化竞争和价格战,导致企业利润大幅下降,经营模式表现出明显的“速度效益型”特征。

1.4 是地区经济运行分化明显。

1-6月份,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7%10.6%15.1%15.5%。东部增速最慢,对整体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中部增速延续下滑态势,已落后于西部。

1.5 是房地产市场出现新变化。从全国看,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速已连续25个月高于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已连续20个月高于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增速,预计全国房地产市场继续呈现回落趋势。但近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6月份,不少城市地价、房价出现上涨。贷款利率下调,在降低购房成本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房价预期。

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初步企稳迹象,短期内大幅下滑的风险明显减少。随着需求约束增强,产业转型升级、兼并重组、优胜劣汰的加快,结构调整将会有所进展。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适时预调、微调,对稳定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宏观经济的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虽然30年的改革开放成绩斐然,但是许多方面还没有完全市场化。国家的宏观调控仍然是发展经济的主要动因。通过中国股市10余年的发展经历,我们看到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投资市场有着重要的影响。

2.1 利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作为宏观经济晴雨表的证券市场,其波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利率是影响证券市场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而言,利率与证券市场表现为逆相关。利率上升,证券投资的价值低于银行存款利率,预期收益下降,折扣率提高,从而导致股票价格下降;利率下降,证券投资的价值则高于银行存款利率,预期收益上升,折扣率降低,从而导致股票价格上扬。通常情况下,利率对股票价格的短期影响比较明显,市场反应也比较迅速。在一个完整利率变化周期内,利率变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也与理论分析相符。

对一个完整利率变化周期进行分解,可以发现并不是每一次利率变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与理论分析一致。原因是利率变化不仅仅对经济实体产生影响,同样对人们心理预期产生影响。当利率不断上升时,人们会认为是由于经济不断升温而导致中央银行采取降温措施,从而产生对上市公司更加强烈的业绩上升预期,因此追加股票投资。直到当利率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使投资者认识到公司业绩难以为继,而储蓄更有吸引力,从而使预期发生改变。

利率上升公司借贷成本增加,公司因融资能力相对减弱不得不选择缩小缩小生产规模,导致公司利润下降股票价值因此下降。同时,利率的上升使得场内资金转向银行和债券,也是导致股市下跌的原因。反之,利率下降,股市上涨也是同样的道理。

2.2 汇率变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汇率又称汇价、外汇牌价或外汇行市,即外汇买卖的价格。它是两国货币的相对比价,也就是用一国货币表示另一国货币的价格。汇率与一个国家的经济是有很大关系的.所以每个国家的货币出现升值或贬值时国家的中央银行都会出面干预。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开放,证券市场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证券市场受汇率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汇率下调,人民币升值,对于股市来说,本国产品竞争力减弱,出口型企业利润受损,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其中一驾陷入困境,股市自然下跌。从我国汇率变化来看,近年保持了总体温和升值,但从2011年底情况来看,其汇率反向变动信号体现。比如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126日美元/人民币央行中间价报6.3651元,前一交易日收在6.3641. 按与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五的波动幅度计算,6.3651元是周二人民币跌停价,这已是连续5个交易日触及区间下限。

2.3 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货币政策的选择是根据国内外的经济环境而相机抉择指定的,国家的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非常大。。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指把货币供应量控制在一定的水平(2012年确定全年M2保持14%的增长),不宽松也不紧缩,介于两者之间。2012年最主要的是为防通胀,,还有就是前几年我国信贷投放过多,导致流动性泛滥,不利于稳定资产价格,所以以稳健为主。根据宏观经济学理论,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实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后,肯定要实行积极地财政政策。

2.4 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财政政策其实质我们可以理解为对市场利益既得程度的一种调整。它对于市场的影响是基于对市场利益的调整进行的。利益的变化就会导致市场行为的变化,从而由于实体经济(如企业生产行为)的变化最终影响非实体经济(证券市场)的变化。金融危机以来政府不断提高转移支付水平,创造更多的社会福利条件。如出口退税,家电下乡政策。这些优惠政策会是一部分人的收入水平和购买力水平提高,从而增加社会总需求,带动经济的发展,从而间接促进证券指数上升。

三、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要点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3.1 关注有关的统计资料信息,认清经济形势。

3.2 从各种媒介中了解经济界人士对当前经济的看法,以及政府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的日常讲话,分析其经济观点、主张,从而预见政府可能采取的经济措施和采取措施的时机。

3.3 分析过去类似形势下的政府行为及其经济影响,据此预期政策倾向和相应的经济影响。

3.4 关注年度财政预算,从而把握财政收支总量的变化趋势,更重要的是对财政收支结构及其重点作出分析,以便了解政府的财政投资重点和倾斜政策。一般而言,受倾斜的产业业绩较有保障,该行业平均股价因此存在上涨的空间。

3.5 在非常时期对经济形势进行分析,预见财政政策的调整,结合行业分析作出投资选择。通常,与政府订货密切相关的企业对财政政策极为敏感。

3.6 在预见和分析财政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相应政策对经济形势的综合影响(比如通货膨胀、利率等),结合上市公司的内部分析,研究个股的变化趋势。

证券市场受到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进行证券投资时要时刻关注国家出台的宏观经济政策,把握国家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就会减少不必要的风险,产生更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赵新安;宏观经济参数的变动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J];现代财经;20039

[2]赵伟;;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的最新文献述评[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

引用:本文已由现代商业杂志出版,转载请注明来源.现代商业

现代商业: CN11-5392/F   QQ:136276459   投稿邮箱:xdsyzzs@126.com  (切勿一稿多投)



本文编号:155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55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7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