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基于增长极理论的沈阳国际展览中心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5-02-20 08:14

刘旭 李安琪 刘梦梦 包继雪 沈阳师范大学

摘要:在会展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会展场馆是其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会展场馆的经营与管理以及场馆未来发展方向的决定都会对会展业产生很大的影响。目前,沈阳国际展览中心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一个展览馆,它的发展直接对沈阳乃至辽宁省的会展业和整个省份的经济产生影响。将增长极应用于展览馆,努力将沈阳国际展览中心打造为沈阳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沈阳乃至全省的经济快速发展。

关键词:增长极;沈阳国际展览中心;发展策略

一、关于增长极理论

(一)增长极的理论概述

增长及理论从提出到发展是个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20世纪50年代,法国经济学家弗朗苏瓦-佩鲁论证了经济增长不是遵循均衡路径,而是发源于“推动型单位”,他超过平均水平强劲增长,并通过同其他部门紧密联系产生影响。推动型单位的推动力主要是以两种方式形成的,一是通过实现内部的节约和外部的节约,即积极的内部效应和外部效应,一般表现为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扩散效应强调对相邻区域的积极推动,把发展刺激到空间上向外扩散。而回流效应则强调积极的发展刺激本身对它的周边施加了消极的影响;二是通过产品创新和生产过程创新,,这种观念最初被称为极化理论。增长及理论是极化理论进一步发展的一个分支。增长及理论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应该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

(二)增长极与区域关系

区域经济理论是在区位论与发展经济学有关理论的基础上逐渐演化发展而来的。目前,一些经济学家正在努力把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纳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视野,把空间因素引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模型。西方经济学中有关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理论对区域经济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区域经济发展成为西方经济理论的一大主题。区域经济理论可分为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和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三)一个新的曾长点的发展需要以及带来的效益

根据增长极理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选取要考虑他的地理禀赋、人文、交通等外在因素。除此之外,也要考虑这个地区的周转资金、技术设备、相关人才等方面的内在因素。只有都满足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建立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建立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后,通过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使资金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向极点聚集。聚集在极点到一定程度进行扩散效应,表现为生产要素向外围扩散。结合产业发展的新要求,通过变革来实现增长极的低成本成长,引领区域经济的继续发展。

二、沈阳国际展览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

沈阳国际展览中心位于苏家屯区浑河新城,沈苏快速干道南端,距离沈阳北站、桃仙国际机场和市区均十余公里,于2010 8 月投入使用。展览区建筑面积14.3万平方米,包括8个独立的单体、单层、无柱、大空间展厅,每个展厅1.32万平方米,展厅总使用面积10.52万平方米,可设国际标准展位5000个。综合行政会议区配套设施建筑面积 2.48万平方米,包括裙房(会议中心、技术交流室、新闻发布厅等)、商务写字楼、酒店等。沈阳国际展览中心展览区由8个展厅组成,每个展厅跨度70米,进深180米。屋面采用逐渐升高形式,室内净高由15米至20米。行政会议区设800-1000人会议厅1(内部可灵活分割)600人会议厅1个,200人会议厅2个。50人会议室9个,贵宾会议室2个,贵宾休息室2个。

沈阳国际展览中心是以举办大型国际博览会、专业博览会为主,同时提供商务服务、办公、物流运输、展装搭建、广告宣传、技术交流、会议、住宿、餐饮等服务配套功能齐全的国际性、综合性、现代化、智能化的展览场馆。沈阳展览中心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展览馆,同时结束了沈阳无法接待超大型展会的历史。可承接国际国内大型展会和各种大型活动,目前已成功举办第九届中国沈阳国际车展、第九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中国沈阳 2010 秋季房地产展示交易会和第64 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

三、制约沈阳国际展览中心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专业人才的流失

会展业,一个被形象地称之为“城市面包”的行业,正在凭借其强大的产业带动效应,给中国许许多多城市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中国加入WTO后,会展业的迅速发展带来的却是会展人才的巨大缺口。不仅行业的发展需要会展人才大量增加,跨国企业进驻中国的重金网罗本土会展人才,更使得整个会展业人才市场雪上加霜。国内中小型会展企业在快速的发展中又往往忽视人才的作用、忽视人才的管理,他们在面临人才的大量流失时,总会处于被动和无奈的地位。而作为沈阳大型的展览中心,其人才流失现象颇为明显。

(二)将自办展打造成品牌展会

大体上讲,一般展会的举办时间都会避开春节、元旦以及一些类似广交会的大型展会,在沈阳还会避开寒冷的冬季。所以一年之中大约仅剩半年左右的时间举办展会。而沈阳国际展览中心的自办展被安排在了九、十月份,正是国内外展会聚集的时期。参展商们的选择机会多了,导致自展的人流量、信息流、资金流等达不到预期的设想,从而削减了自展的知名度,因此自展的发展缓慢。将其打造成展览中心的品牌展会是目前展览中心面临的问题之一。

(三)档次低、带动性差

会展业乘数效应是会展经济效应的重要体现,因此,展览馆带动效益是会展业效益发挥的重要目标。一方面,展览馆兴建的边际效益应能实现;另一方面,通过办展会产生的效益带来的相关会展产业、其他行业、城市发展效益如出入境人次、就业等效益也应得到体现。场馆没有得到充分的使用,自身价值没有充分的体现,带动效益亦没有明显的表现。会展业属于密集多产业的服务行业,对周边的经济带动效应比较明显。但就目前展览中心的发展形势,场馆的利用率低,缺少在行业里有较大影响的精品展会,影响了会展业对周边产业的带动效应。

(四)与国际接轨缓慢

沈阳展览中心目前的基础设施是较先进的。但是想要与国际接轨,仍需要进行完善。调查显示,在去年举办的国际汽博会上,很多商家反映展馆的网络信号不够稳定,使其一些设备用不了。也有参展商反映,说展览中心的配套设施不齐全,来往不方便等。单是网络这一方面,与国内北上广深大型展馆相比相差甚远,所以与国际相比差距就更大了。所以中心要与国际接轨,场馆内部设施需要不断地完善,场馆周边的配套设施也需要尽快的完善。

四、发挥增长极极化效应的途径

(一)提升场馆专业水平,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专业人才流失是大多场馆发展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因此,提升场馆的专业化水平被视为场馆发展中的重中之重。提升专业化水平,首先要留住已有的优秀专业人才,并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定期培训;其次要招贤纳士,只有注入新鲜的血液,会使整支队伍更有活力,更有工作的热情。注入年轻人,他们的思想与现今社会的发展潮流相近,可以激发出与众不同的想法,使展会的举办形式以及内容改朝换代更具吸引力。展会专业化程度高,能增加与会的人流量等。与此同时应运而生的是会展旅游的蓬勃发展。目前沈阳已经成为国内会展旅游四大会展经济带之一,沈阳的经济水平多年来也一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沈阳凭借着明显的区位优势、雄厚的经济实力、工业基础、独特的满清历史文化、初具规模的会展配套设施和较丰富的办展经验成为东北会展旅游的核心力量。会展旅游的大发展,有利于加速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重新树立和改进区域形象、区域与企业间沟通产销、吸引投资、扩大内需和增加就业、丰富居民文化生活、还有利于刺激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

(二)自办展向品牌展会靠拢,提升城市形象

目前,沈阳国际展览中心具有“沈阳国际装备制造博览会”“沈阳农业博览会”这两个自办展会。但是自办展会的影响力以及知名度仍有待提升。要想将其打造成品牌展会,全国范围的宣传推广是势在必行的。同时也要对场馆内的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众所周知,杭州西博会的成功为杭州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可以借鉴西博会的成功经验,将其应用于自办展的发展中来。不仅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宣传推广,同时面向沈阳市招募对相关展会感兴趣并且有能力的市民参与其中。这样不仅会使展会的知名度有明显的提升,也会让展会的招展招商工作更容易;有更多的展商参与其中,不仅增大了信息流,也使人流量、交通流以及资金流较之以前有大的改观。国际上衡量一个城市能不能跻身于知名城市的行列,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看这个城市举办大型会展活动的数量和规模。依托沈阳国际展览中心的辐射和拉动,会展经济已经在沈阳迸发出强劲的活力。进而使沈阳这个以老工业基地闻名的城市有了一个全新的形象。

五、总结

沈阳国际展览中心坐落于沈阳老工业基地这个充满活力的新兴会展之都。它是东北目前最大的展览馆,结束了东北不能承办国际大型展览的历史。通过研究展览中心的发展困惑,进而提出绿色发展中心的有效策略。借鉴《印象 刘三姐》关于增长极理论的应用,首次将增长极理论运用于展览馆上进行研究。以展览中心的高科技设备为依托,利用空闲档期开展自办展会。以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研究沈阳展览中心的发展策略,提升沈阳展览中心的知名度,提高展览中心的利用率,使展览中心品牌展会的数量及质量有大幅的上升。将其发展成沈阳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增长极的作用,扩大对周边相关产业的关联性和带动性,加快展览馆以及沈阳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郭慧萍,徐萍.沈阳会展场馆发展研究[J].北方经贸,2010(12)

[2]李肖.沈阳会展场馆特色化经营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8)

[3]王冬梅.沈阳会展场馆发展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20

[4]周彬.会展旅游管理[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8,1-6.

[5]李婷婷,郭毓洁.基于SSPAB模型的MICE业进入性分析[J].旅游学刊,2007(1)



本文编号:155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55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f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