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中国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

发布时间:2015-03-07 15:39

中国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

刘磊   东北财经大学   辽宁大连 116023

摘要: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在金融领域内所采取的调节手段,目的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但是经济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很多因素,而且货币政策的效应也不是马上就可以体现出来的,而是要经过一段时间才可以体现出货币政策的效果,即所谓的货币政策时滞。2008年金融危以来,中央银行适用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控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货币政策的时滞问题影响了央行实施货币政策所产生的效果。货币政策的时滞是不断变化的并且难以预测,这给央行使用货币来调控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关键词: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  时滞效应

一、货币政策时滞的概述

货币政策的运行指的是中央银行根据当前经济运行的基本状况,在经济运行不符合预期的情况下,采用相应的货币政策手段。中央银行采用相应的货币政策后,经济运行就会受到相应的影响。货币政策在发挥作用的过程当中不是直接刺激经济运行,而是通过一系列的环节对经济运行发挥作用,这些中间环节的作用就会产生一个时滞效应。货币政策的时滞可分为两部分进行测算:

1.内部时滞。它是指从经济现象发生变化,需要制定政策以矫正,到中央银行实际上采取行动的时间过程。它可再分为两个阶段:(1)识别时滞。这是指从形势变化需要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到它认识到这种需要的时间距离。(2)行动时滞。它是指从中央银行认识到需要行动到实际采取行动这段时间。中央银行认识到经济形势变化之后,将立即对此项经济情况进行研究,以找出可行的对策,研究与行动都需要时间。

2.外部时滞。它是指从中央银行采取行动开始直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的这段过程。外部时滞又可分为三个阶段:(1)中期时滞。这是自中央银行采取行动到该行动对金融机构产生影响,使金融机构改变其准备金水平、利率及其他信用状况,以致对整个经济社会产生影响力的时间过程。(2)决策时滞。这是指自利率或信用条件改变后,个人与厂商面对新的情况,做出改变其支出习惯或支出行为决定之前的时间过程。(3)作用时滞。即支出单位决定支出意向后,对整个社会的生产和就业都会产生影响,这段影响过程称为作用时滞。

二、货币政策时滞的影响

货币政策的时间效应使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受到很大的影响。如果货币政策的时滞有限,而且可以预测,那么货币政策便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为不论时间长度如何,只要有一个确定范围,中央银行便能根据预期落后的时间差距,预先采取影响将来某一时期经济情况的货币政策。但若货币政策的时滞分布不均匀,有很大的变异性,则会因为时滞不能预测,货币政策将在错误的时间发生作用,而使经济和金融情况更加恶化。例如,若中央银行无法预测货币政策的时滞,则很可能在经济高涨时采取紧缩政策,但由于货币政策时滞的存在,紧缩政策到经济衰退时才产生降低收入的效果,这样,中央银行反经济周期的货币政策就会失去其有效性,不仅如此,还会扩大经济周期波动幅度,使国民经济更加不稳定。

三、我国货币政策时滞的特点

我国现在仍然是发展中国家,金融业发展的时间较短,金融制度仍然不是很完善,利率和汇率没有完全形成市场化的机制,中央银行还是比较缺乏独立性,导致我国的货币政策的时滞有自身的特点:中央银行内部的时滞比较长。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中央银行缺乏独立性,中央银行在法律地位上隶属与国务院,因此我国的中央银行只是相对独立,因此无法很快的针对当前的经济政策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我国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过短。由于我国尚未形成利率市场化,因此当前的利率没有反应市场上的资金供求状况,为了使得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畅通,政府往往会采用一些行政手段来保证货币政策的实行,这就造成了我国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过短。

四、相关的政策和建议

提高货币市场发育程度。货币政策实施后,反应最快的应该是货币市场。但是,目前我国货币市场交易主体单一,真正参与运作、交易活跃的机构并不多。交易不活跃,发展畸形。同行业拆借,现货市场,票据市场发展缓慢。要想缩短时滞,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必须完善货币市场,提高其发育程度,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提高良好的市场环境。。必须建立一个多元化、高层次、高效率的货币市场,使货币市场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的窗口和实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基础。

提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我国中央银行相对缺乏独立性,是我国货币政策内部时滞过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提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正确处理财政与中央银行的关系,增强中央银行的地位,而减少决策时滞。加强货币政策的透明度,,让市场交易者能及时了解政策目的和意义,从而有利于外部时滞的缩短,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防止对人民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干扰,保障央行功能的有效发挥,使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内在时滞缩短到最低限度。

提高市场主体的敏感性。一个市场越发达,制度越健全,其市场参与者对于政策的敏感度越高,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就越短。市场发达,可防止货币政策被扭曲。提高市场主体的敏感性,也有利于货币传导机制的顺畅。

参考文献

[1]周慕冰.西方货币政策理论与中国货币政策实践[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

[2]郑先炳.宏观金融管理有效性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

[3]黄达.货币银行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盛松成等.现代货币经济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引用:本文已由现代商业杂志出版,转载请注明来源.现代商业

现代商业: CN11-5392/F   QQ:136276459   投稿邮箱:xdsyzzs@126.com  (切勿一稿多投)



本文编号:167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67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2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