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中国消费主义探析

发布时间:2015-03-07 14:48

谭立娟    浙江理工大学

摘要:20世纪八十年代末,消费主义传入我国,并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它的蔓延给我国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稳定和公民精神健康发展带来了重大冲击。要抵制消费主义的危害,必须加强对国民的消费教育,使其确立科学的消费价值观。

关键词:中国;消费主义;消费教育

消费主义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伴随着大众消费的兴起而发展壮大的一种把消费看做是人生最高目的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为物质所奴役,人为了消费而消费,为了消费而存在。消费主义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传入中国,并在中国迅猛发展。

一、中国现阶段消费主义的表现

    种种迹象表明,消费主义在我国的发展和影响日渐壮大。具体表现如下:

()奢侈性消费

这是一种花费大量钱财以追求过度物质享受的消费方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豪华别墅、豪华跑车、豪华party、豪华婚礼、豪华游艇等词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些现象不仅仅是出现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连相对落后的西部城市也开始追求这种消费。“据世界奢侈品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2007 年中国人的奢侈品消费占全球市场份额的 18%,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奢侈品国。预计到 2015 年,将超过日本,成为奢侈品消费之王。”

()过度超前消费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是近两年兴起的一种新的消费方式,它就是以分期付款、消费信贷、直接信用等为代表的超前消费。它是一种先享受后还款的消费观。它鼓吹人们不顾现有的收入和储蓄能力的限制,购买和占有那些超出自己现有支付能力的消费品,提前满足自己的需要,追逐所谓的“高品质”生活。在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许多家庭为了追求高档物质享受,超前消费,大肆举债购买奢侈豪华用品,成为高负债家庭,有些家庭债务比例已经达到或甚至超越美国等发达国家,这是必须警惕的。

二、消费主义在中国的危害

 消费主义提倡的消费方式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并产生了一系列的危害:

(一)加速资源耗竭,导致生态环境危机

消费主义提倡的是一种“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不可持续的消费。它大力鼓吹一次性消费,主张“用过即扔”,对商品进行过度包装,这些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且产生出大量的废弃物和垃圾,这些废弃物和垃圾的不当处理污染了土地、水源、空气等,,进而破坏生态系统平衡,导致生态环境危机。   

(二)不利于社会稳定

消费主义的盛行,加剧了贫富差距。地球的资源总数是有限的,少部分消费主义者占有和消费了大量的资源,而数以亿计的民众还挣扎在贫困边缘。一边是奢侈浪费,一边是为了生存垂死挣扎。消费的不公给社会的稳定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另外,为了占有更多更好的消费品,消费主义者必须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努力赚钱,其结果是劳神伤身、心力憔悴。

(三)加剧了人们的精神危机

人不是动物,除了生理需求,更要有精神需求。消费主义将幸福的人生、生活的意义与消费等同起来,让人在不断的购买和消费中迷失了自我,它将人看做是消费的动物,人的主体地位不断丧失,精神世界日趋萎缩,“被迫随波逐流,失去了一切对过去或对未来历史连贯性的感知,人便不能保持作为人。生活秩序的普遍化,势将使真实世界中真实的人的生命降格为单纯的功能。”消费主义实质上是否定了人的精神价值,把人变成了没有灵魂的、只知道追求物质生活享受的单向度的人。

 消费主义存在的弊端和危害不容忽视,需要我们加以控制。

三、中国应当控制消费主义

      一切消费活动都要通过消费者才能进行。因此,要从根本上抵制消费主义的蔓延,最科学的方法就是对消费者进行消费教育。消费教育是一项系统的社会活动,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家庭消费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的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受到父母的影响,因此,父母要做好榜样,从小教育孩子勤俭节约,珍惜资源。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二)学校消费教育

学校应该结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把消费教育内容纳入到日常教学任务中,这些内容可以包括我国勤俭节约的历史传统、我国的资源、经济发展情况及环境污染情况等等,形成以思想品德教育课为主,各科渗透消费教育的格局。并把消费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日常消费活动中,注重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互动,关注学生日常的消费活动。

(三)社会消费教育

社会消费教育主要是指针对成年人进行的消费教育,社会消费教育的主体、内容、方式多样,这里主要讲媒体所应承担的消费教育责任。消费者在消费时虽然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但其意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首先,媒介督管机构要加强对广告的监管,将那些明显具有消费主义倾向的广告控制在主流媒体之外,对那些引起消费误导的不实广告,要坚决封杀。其次,要把体现勤俭节约优良传统和符合现代积极进取、努力拼搏精神的题材作为宣传的重点。并把勤劳质朴、甘于奉献的先进人物作为宣传的典型,形成对社会特别是青少年的榜样示范。

总之,消费主义的泛滥,没有给我们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任何益处,反而让人们在物欲中迷失了自我,破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资源。我们应该提倡一种科学健康的消费方式,让消费成为我们自我完善和发展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的条件,而不是将它当成生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思卓.领导者的 15 堂读书课[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第88页。

[2]卢嘉瑞、吕志敏等.《消费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0,第132-133页。

[3]雅斯贝尔斯著.黄藿译.《当代的精神处境》[M].三联书店,1992,第40页。

2006(8),第5862页。

本文已由现代商业杂志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现代商业



本文编号:167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67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d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