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15-03-07 14:13

李小梅  蔡文娟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年更是达到了一个高潮。为什么同样保持人民币汇率不变的政策在1997年的金融危机中大受赞扬,而在几年后却饱受批评,显然,这是纯粹的经济学理论难以解释的。同样的人民币该不该升值、升值多少合适等一系列问题实际上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重新选择问题。因此探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人民币升值;汇率制度改革;

  1994年人民币汇率制度并轨,实行市场基础上的单一浮动汇率到2005721日的以一篮子货币为参考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浮动的弹性进一步增强。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沿革

  我国的人民币汇率经历过两次重大的改革,可以把汇率制度改革以来的时期分为5个阶段:

1 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取消了双轨汇率制,人民币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并轨,实行以外汇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结售汇制. 实现了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 另一方面是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

2 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在短时间内改变了1994年以后出现的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使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度处于贬值的压力之下。而后政府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作法,IMF1999年将人民币汇率制度归入了钉住美元的行列。

3 2001年以后,随着亚洲经济的复苏和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基本消失,但在持续增长的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环境下,人民币转而开始经历升值的压力。央行继续加大对外汇市场的调控,从而使人民币汇率始终保持在高度稳定的状态。

4、 自2005年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改革实施以来,人民币汇率实现了小幅的双向波动,保持了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二、人民币汇率两次重大的改革

1 1994年初人民币汇率并轨,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是与1992年我国实行的市场经济改革是相一致的,目标是增加市场机制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基础作用,也被称为市场化汇率改革。应该说,在这一新制度实行初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没有像很多人此前预测的那样人民币汇率会大跌,反而实现了汇率的基本稳定,并且随着中国宏观经济的良好表现以及对外贸易由小幅逆差转为小幅顺差,人民币汇率在稳定中小幅升值。如果没有爆发亚洲金融危机,人民汇率制度汇率制度的改革可能已经完成,成为更加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

,我国政府正式出台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措施,采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由此,人民币汇率制度开始了扩大汇率制度的改革进程。

  中国政府为什么会在20057月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呢?毫无疑问,人民币升值压力是促成汇率制度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当时的背景下,推动政府改革汇率制度的一个更为直接和迫切的因素是贸易顺差的激增。2005年我国对外经济一个显著特点是,贸易收支顺差出现了反常的变化。2005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收支顺差激增到542亿美元,同比增加823%,受此影响,经常收支顺差达673亿美元,同比增加801%。无论从中国以往的经历来看,还是从世界经济的经验来看,贸易收支顺差如此快速的增长实属罕见现象。这一变化无以加速的我国政府改革汇率制度的步伐。

三、20057月人民币升值后的中国经济的变化

  在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发展历程中,20057月的汇率制度改革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直接使中国经历了近30年改革开放后,人民币汇率正是从贬值通道步入升值通道。2005年以后人民币一直保持着升值走势,并在2006年美元兑人民币首次跌破800单位,实现1美元=7.8087人民币。

  人民币汇率改革以及由此导致的导致的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产生的深刻的影响。

1、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的传导效应

  人民实行汇率制度改革以来,贸易顺差总体上不降反升,是汇率制度改革后由于人民币升值幅度不大,强化了人民币会继续升值的预期,由于我国对资本项目下的外汇流入仍实行严格的控制,投机资本项目根本无从流入,因此,转而通过贸易渠道流入。随着贸易顺差的不断持续及增长,人民币升值存在加速之势,升值压力仍然很大。

2、人民币升值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影响

  推行汇率改革有助于我国的宏观调控。近年来国内投资过热。对经济造成通胀压力,并产生了能源和运输基础设施等领域的瓶颈问题。从中长期看,采取更具灵活的汇率政策是我国进行市场体制改革的要求。人民币升值可能会导致投资和出口下降,减缓GDP增幅;但同时升值可降低进口价格,减缓通胀压力。升值会对经常项目产生有限影响。

  一国汇率制度的选择不仅仅是简单地在各种不同的汇率制度之间进行选择,而是主要基于该国特定的经济制度和经济目标而做出的选择。人民币汇率制度只不过是中国经济体制中关于外汇资源配置的一种价格机制,但反映着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正因为如此,汇率制度改革往往被放在所有改革的后面,实在是绕不过去了在进行。通过本文人民币汇率变迁的历史以及着重对1994年—2005年汇率改革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要使得一国经济因为本币贬值而得到好处必须维持有竞争力的汇率水平,这个道理也已成为我们时代的常识。

参考文献:

[1]周宇:《人民币汇率机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2]姜波克:《均衡汇率理论》和政策的新框架》,中国社会科学,20061

[3]林毅夫:《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思考与政策建议》,,金融研究,20073

引用:本文已由现代商业杂志出版,转载请注明来源.现代商业

现代商业: CN11-5392/F   QQ:136276459   投稿邮箱:xdsyzzs@126.com  (切勿一稿多投)



本文编号:167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67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f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