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高油价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5-03-07 13:53

徐青松  中国石油陕西销售公司

20026月,93#汽油每升价格是2.5元,20126月,93#汽油价格达到了7.5元左右,十年间,汽油零售价格增长了2倍,让很多计划购买私家车的百姓改变了想法,诸多行业面临着严峻挑战。高油价已经对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高油价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最为直接。撇开直接耗油的交通工具,我们也能直接感受到高油价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人们再熟悉不过的家庭的“菜篮子”,在过去50元都能采购到的等量蔬菜,现在可能要花费百元左右,如果不去细究,还以为是某些蔬菜紧张,实则不然,在超市咨询卖场工作人员的答复是,运输成本涨了。的确是这样,刚刚我们提到,油价涨了,物流成本增加了,而这直接转移到运输商品上,转嫁到最终消费者身上。因此,消费者是高油价条件下的最大受伤者。对照收入,经济学家刘纪鹏认为中国消费者承担的高油价成本是欧美国家的5-6倍。另据国研中心统计表明,近20年油价上涨对物价影响程度增加了3倍。

  高油价下受影响首当其冲的是汽车消费者。尤其是工薪阶层,工资增长速度跟不上物价上涨速度,这让这类消费者不得不考虑节省燃油成本,一些消费者降低了私家车的使用比率,而对于个别消费者,在一些情况下改变了出行方式。为了降低成本,节省支出,高油价还使得一些高蚝油机器设备停运。高油价对成品油消费的影响已经日益明显。其实,高油价对汽车行业也造成了巨大伤害,据汽车销售人员反映,如今销售没过去好做了,业绩较以往大幅下滑,虽然从长期看对汽车产业调结构转型有利,但是对短期企业盈利极为不利,对保经济目标带来了挑战。

  高油价对经济影响比较明显的是交通运输行业。很多跑长途汽车的司机反映,大车每100公里要蚝油35升左右,往返跑一趟600公里的路程的油费大概增加200元左右。这还不包括为加上油而塞给加油站员工的打点费,以及给沿途交警、路政等检查罚款。由于很多长途司机都是个体业务,在旺季还能保证拿到业务,到了淡季往往为找不单而发愁,高油价使得不少司机的利润大幅下降,一些司机选择了停运。而对于一些出租车来说,竞争本来十分激烈,油价高企更减少了他们的收入,按一天跑60升油计算,每涨4毛钱,他们每月将增加800元。油价上涨给交通运输业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据统计国内成品油价格每上调4%,国内交通运输行业的成本可能上涨10%-20%,交通运输行业生产运营成本压力日益加大。

  高油价对工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工业用能源需求,每一工业产值的增加将以增加一定比例的能源为代价的,尽管目前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替代能源,但广泛应用于工业还需时日,,因此在一段时间内能源对降低工业企业成本将形成很大的挑战。其次是工业用的很多原材料,很多来源于石油石化产品,日化产品受石油涨价影响异常明显,这成为日化产品生产企业成本高企的主要原因。汽车配件市场是细分市场中涨价最为明显的地方,无形中为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建筑行业本来就不景气。石化产品成本的提升更掠夺了这个行业的利润。越来越多的日化产品原材料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越来越受到原油期货价格变动的影响。

  高油价对农业生产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分析表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林、牧、渔、水利业石油消费占石油总消费量的比重在6.67%-9%之间,而且,1998-2002年该行业石油消费年均增长5.9%,仅次于交通业和建筑业的增速。农、林、牧、渔业主要以消费柴油为主,其柴油消费占柴油消费总量的1/5左右。石油价格上涨直接影响到农用化肥、农药、塑料薄膜等农资的涨价以及灌溉、耕田、运输等农机具用油的成本。  尽管政府采取措施控制农资的涨价,延缓或小幅调高柴油价格,但化肥、农药等农资存在变相涨价的情况,特别是近两年来,由于粮食价格的普遍回升以及减免农业税、种粮直补等支农政策,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播种面积出现多年来少有的大幅增加的局面,因此对化肥、农药等农资以及农机具的需求大幅增加。因此,石油价格的上涨给农业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加重了农民生产和生活负担。

油价上涨本身还使得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成本压力加大。 原油成本通常占炼油企业主营业务成本的80%以上,该行业消耗了原油消费总量的72%左右,原油价格上涨,将直接增加炼油企业的成本;而且根据目前我国石油定价机制,成品油价格涨幅滞后并小于原油价格涨幅,因此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的利润空间应该明显缩小,其资金回报率、资金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产值利税率均处于产业较低水平。  但是,尽管成品油出厂价格经历了多次上调,不过由于我国石油行业主要由少数几家企业垄断经营,企业内部上下游之间结算价格低于市场原油价格。因此,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利润总额保持了快速增长,2004年,该行业利润总额高达267.4亿元,但是如果不是上游企业利益转让,这些企业基本都处于亏损状态。而对于那些单纯经营炼油业务并非上下游一体化的公司而言,形势不容乐观,在当前的国内市场上所面临的不只是原油高成本压力,而且还存在没油可炼的风险。

  最终而言,油价上涨将从整体上加大我国物价上涨压力,给宏观调控增加难度。目前通涨压力较大,石油等初级产品输入型通涨的影响明显。据测算,如果初级产品进口价格上涨1%,将带动我国进口价格上涨0.17%,影响国内消费价格指数上涨0.02%,投资品上涨0.033%,而且随着国内企业降低成本潜力的逐渐释放,进口涨价开始渗透到产业末端和家庭消费领域。我国外贸依存度比较高(2000年为约为30%2011年上升到56%),在初级产品国际市场定价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国际市场涨价往往导致国内物价上涨。通货压力加大,宏观调控面临十分复杂的局面,难度加大。

引用:本文已由现代商业杂志出版,转载请注明来源.现代商业

现代商业: CN11-5392/F   QQ:136276459   投稿邮箱:xdsyzzs@126.com  (切勿一稿多投)



本文编号:167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67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4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