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黄金”——稳定经济的终极武器

发布时间:2015-03-06 18:23

臧平   李盈   刘仁昭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

关键词:黄金 黄金储备 经济危机

一、世界黄金储备情况与黄金现货分布

地球上的人类在整个数千年文明历史中,从这个星球上共开采出来总量约15万多吨黄金,目前这15万多吨黄金其中的40%左右是作为可流通的金融性储备资产的,存在于世界金融的流通领域,总量大约为6万多吨。其中3万多吨的黄金是各个国家拥有的官方金融战略储备,2万多吨黄金是国际上私人和民间企业所拥有的民间金融黄金储备;而另外60%左右的黄金是一般性商品状态存在,比如存在于首饰制品、历史文物、电子化学等工业产品中。需要注意的是,这60%左右的黄金,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可以随时转换为私人和民间力量所拥有的金融性资产,参与到金融流通领域中。

黄金是许多国家官方金融战略储备的主体部分。现在全世界各国公布的官方黄金储备总量为32700吨,约等于目前全世界黄金年产量的13倍。其中官方黄金储备1000吨以上的国家和组织有: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这些国家和组织中,美国的黄金储备最多,为8149吨,占世界官方黄金储备总量的24.9%。西方前十国的官方黄金储备占世界各国官方黄金储备总量的75%以上。

黄金储备达百吨以上的有32个国家、地区或组织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美洲,亚洲及非洲国家只占少数;黄金储备不足10吨的国家、地区或组织共有47个,基本上都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其总量只占美国黄金储备的1.43%。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政治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其黄金储备也多,这说明黄金储备仍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志。

另外,黄金储备在国家金融战略总储备中的比率说明黄金现在仍然是国家战略储备的主体,黄金储备依然为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所重视。美国的黄金储备在其国家战略总储备中所占的比率高达56.7%,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如德国37.6%、法国47.1%、意大利47.8%、瑞士38.2%、荷兰46.6%也是凸显了黄金储备的重要作用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些国家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实行藏金于民的政策。比如印度,印度的官方黄金储备虽然只有357.8吨,在国家战略总储备中的比率也不高,只有7.8%。但是,据有关资料显示,印度民间的黄金总储藏量至少有1万吨,白银的民间储藏量至少也有11万吨。现在,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消费市场,其黄金消费量每年达600-800吨左右。印度不是产金大国,其每年消费的黄金大多数是从国际市场上购买。近几年随着印度经济的高速发展,黄金的进口数量大幅增加。

中国官方公布的黄金储备约为600(2004年,至今并没有数量上的大改变),占中国国际金融储备的2%以下,黄金储备及占国际储备的比率都明显偏低。不过600吨的数字是中国官方公布的数据,根据经验性推论,600吨可能是不准确的数字,从各种因素分析中国官方实际拥有黄金储备量要大于600吨,黄金储备约在1000吨左右。

当今黄金可以分为商品性黄金和金融性黄金。黄金除了金融用途外,,当前黄金商品用途主要是首饰业、佛像装饰、建筑装饰、黄金器具、电子工业、牙医、金章及其他工业用金。黄金长期作为货币金属而受到严格控制,导致目前黄金的商品用途仍是十分狭小的,黄金的重要作用仍然体现在金融货币功能上,后随着国际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国际货币体制黄金非货币化的条件下,黄金日益从宫廷、庙宇走向了民间,由达官贵人的特权拥有变成了大众所拥有。

黄金成为可以自由拥有和自由买卖的商品,黄金从国家金库走向了寻常百姓家,其流动性大大增强,黄金交易规模增加,因此为黄金市场的发育、发展提供了现实的经济环境。黄金非货币化的二十年来也正是世界黄金市场得以发展的时期。黄金开始由货币属性主导的阶段向金融货币与商品双重属性纷呈的阶段发展,商品黄金市场得以发展的同时也促使金融黄金市场迅速地发展。

二、美元霸权的形成与发展

 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是:国际金融市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纽约“打败”了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20世纪中期,美国又收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丰硕成果——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国际中心货币,并建立了以美元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20世纪后期,随着苏联解体,苏美争霸的两元国际政治结构,变为了美国称霸全球的单极政治结构,从而把美元霸权推向了极致。

全球在1944年建立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确定美元为国际中心货币的同时,又将美元与黄金挂钩。为此,美国承担了以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国际义务。

 以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制度性安排,就是要给美元的价格确定一个明确的、可衡量的客观标准,防止人为操纵价格,制造美元贬值。具体而言就是:货币价格的稳定,是美国政府的首要任务。然而,这一制度很快为美国政府所废止。19718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停止履行以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国际承诺,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宣告瓦解。但是,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无可替代,中心货币的地位依然如故。从此,美国政府摆脱了国际条约对其行为的约束,美国政府人为操纵美元价格走势的方便之门从此洞开。

三、黄金被非货币化

  1971815日,美国的黄金储备再也支撑不住日益泛滥的美元了,尼克松政府被迫于这年8月宣布放弃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兑换黄金的美元“金本位制”,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的自由浮动,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宣告瓦解。但是,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无可替代,中心货币的地位依然如故。从此,美国政府摆脱了国际条约对其行为的约束,美国政府人为操纵美元价格走势的方便之门从此洞开。

与美国停止履行国际义务相呼应,在美国的要求和推动下,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启动了黄金非货币化进程,于1978年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修改方案,完成了法制层面上的黄金非货币化过程。 在众多条款中,第一条是核心。既然黄金不再是货币平价的标准,那么,在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中,货币平价的标准就变成了美元。

1980年,国际金价最高曾达850美元/盎司,到1999年又跌至252.8美元/盎司,下跌了70%多。2001年,平均金价为271.04美元/盎司,比1980年的614.5美元/盎司下降55.89%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苏联解体,美国单极政治强权格局形成后,国际金价受到了更大的打压,一直到2001年连续5年持续下跌,创历史新低。今天看来,国际金价长期被打压并非偶然,那是美国黄金非货币化战略的一部分。打压金价,使其不断下跌的目的,就是要废掉黄金的“武功”,使黄金价值永恒的观念动摇,丧失原有的魅力。

四、华尔街爆发了金融风暴 黄金一度成为避风港

 在历次金融危机中,大量避险实现是通过抛售黄金获得流动性,证明黄金流动性好,在大的基金和对冲基金资金短缺或者流动性丧失时最容易获得流动性的资产抛出,如果在股票市场,股票暴跌或者目前情况下经常出现没有交易对手的情况,它的流动性就降低了。还有其他市场,美国政府债券有一个新动向,把短期债券长期化,这个时候流动也降低,避险实现往往正好说明黄金的避险功能更强于其他资产。即使是在金融危机的过程中,黄金的流动性丝毫不受影响。即使黄金价格持续下跌或突然暴跌中,黄金随时都有交易对手。而且,所有资产暴跌时黄金往往具有更强的抗跌性。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迅猛发展,大量海外资金流入美国,这段时期由于其他市场的投资回报率远远大于投资黄金,投资者大规模地撤出黄金市场导致黄金价格经历了连续20年的下挫。而进入2001年后,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美国连续11次调低联邦基金利率导致美元兑其他主要国家货币汇率迅速下跌,投资者为了规避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风险,开始重新回到黄金市场,尽管黄金短期内的巨幅波动带有很大的投机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资者对黄金的避险需求,彰显了黄金的价值和作用。

美国长期严重的“双赤字”,现在来看双赤字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美国境外持有的美元巨幅增加。美元在过去几年的大幅贬值,损害了美元作为国际储备的地位和信誉,可以预期未来几年内各国对美元的需求将有所下降。美国经济下滑导致的美元贬值会导致金价上涨。近期美国出现的金融海啸,是对美国美元霸权的一次严重打击,同时引起了各方对当代国际货币体系的多方面反思。这种反思的最大价值是:彻底揭示了一些时髦的“虚无缥缈”的金融财富理念的真实面目;对于金融产品创新的两面性——在增加流动性的同时,也扩大了风险,有了切身体验。回归物质的本源是最终趋势,天上不会凭空掉馅饼,黄金的价值有了新的发现。

五、货币功能的回归

黄金价值的固有性与纸币价值的主观认定性,使两者的价格建立在不同基础之上。当以货币作为金价的表现形式时,存在金价与货币价格反向运动的特性。这为规避货币贬值风险,提供了一个可选择的手段。大量避险资金进入黄金市场,是目前黄金牛市持续的主要原因,近期更出现了资金避险拉高金价的井喷行情。股市、汇市、债市、投资银行、商业银行、保险公司都出了问题,投资者出于千百年来对黄金的信任,纷纷买入黄金保值避险。在资本货币市场的大恐慌面前,真金白银彰显了价值永恒的可贵。

在国际上,关于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的讨论是很激烈的。包括一些知名人士在内,著名投资者索罗斯、罗杰斯,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欧元之父蒙代尔等人,都在不同场合表示:世界需要一个统一的货币,对黄金应重新进行货币化讨论。对于“在现代经济条件下,黄金有着怎样的地位和作用”这一话题,其实《中国黄金报》早在19984月,就连续5期在头版头条位置发表了由张炳南撰写的《黄金在现代经济中地位与作用的思考》系列研究成果。在这5篇达2万多字的文章中,作者提出了“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黄金仍然几乎是唯一能突破地域、语言、种族界限而为全人类所公认的国际资产,是防范现代信用货币制度兑付风险的有效基石,是国际结算的最后支付手段,是国家和人民应付各种不测事件的‘乱世英雄’。黄金,仍然保持着金的光辉。”

1999年诞生了新的欧元货币体系,欧洲15国央行的声明中,再次确认黄金仍是公认的金融资产,明确黄金占该体系货币储备的15%。这是黄金货币金融功能的回归。黄金仍是可以被国际接受的继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之后的第五大国际结算货币。现在黄金可视为一种准货币。

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黄金非货币化,确实在多个方面压缩了黄金的货币功能,使其退出了金融市场的中心地位。但是,黄金并没有按照黄金非货币化者预想像白银一样完全退出金融领域,成为一种一般性商品。这表明,黄金在千万种货币材料中经过千百年的竞争,最终才登上“王位”,建立了金本位制,并非偶然。这印证了马克思的一句名言: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黄金。因此,有人说黄金非货币化把黄金从正门赶出了货币领域,但它又从窗户溜了进来。 事实表明,黄金的货币功能不会轻易被消除。在黄金非货币化推进30多年后的今天,黄金仍发挥着以下的货币功能:

1.价值尺度——黄金已不是货币发行的基础,也不再是货币平价的标准,但仍是衡量各国信用纸币贬值的指示器和追踪通胀的工具。

2.流通手段——黄金已丧失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流通功能,但能够24小时在全球交易流动。在特殊的情况下,黄金可以成为资金调拨的辅助替代品。

3.储备功能——黄金仍是国家外汇储备的一部分和民众财富储备的一种选择,具有安全、保值、易保管、易变现的优点。

4.国际货币——黄金已不再是法定的硬通货,但仍是国际普遍接受的、可替代货币的结算手段和国际贸易的清算工具。

5.投资工具——黄金是一种重要的投资工具。黄金市场是金融属性主导的市场,98%以上的交易是投资活动形成的交易量,被广泛地使用于投资盈利和对冲风险的活动之中。

基于黄金具有多种货币属性,在当今黄金非货币化的法制环境中,黄金的金融属性定位是:准货币和准硬通货。黄金在目前由信用纸币构成的货币体系中的作用是:

1.稳定汇率——在外汇市场供求和外贸收支出现失衡,对汇兑造成冲击,出现波动时,黄金可作为工具,通过买卖黄金调节汇市,稳定汇率,避免大波动对经济造成冲击和金融市场的混乱。

2.防范通胀——通过对黄金市场的观察,可以发现和把握信用纸币的价格变化,获得通胀的准确信号;同时可以把黄金视作规避货币风险的工具,并可通过与货币的互换,调节货币的流量,抑制通胀。

黄金在当今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功能作用是独特的,具有不可替代性。美国曾自豪地将自己的纸币——美元称之为美金,对外宣传是胜过黄金的金融资产。但是,现在以美金称呼美元的人日益减少,因为这种宣传已为事实所打破。当美金神话打破以后,黄金的长期的价值和短期的价值都得到了重新的发现与认识。经济学大师凯恩斯有一段名言:“黄金在我们制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作为最后的卫兵和紧急需要时的储备金,还没有任何其他更好的东西可以取代它。”

今天,随着美国金融海啸汹涌而来之时,美国乃至全球都为之惊恐的时候,回味这段名言会有新的感受和认知:货币市场的安全多么需要忠诚的卫兵;应对市场风险多么需要价值永恒的准备金!环顾左右能够满足我们需要的只有黄金。对于这一点,连积极推进黄金非货币化的美国也心知肚明,这就是美国无论是黄金储备数量,还是黄金储备占其外汇储备的比重都是全球各国之首的原因。在最近10多年里,各国央行减持黄金储备成了一股潮流,而美国8149吨黄金储备斤两未动的原因就在于此。

在美元霸权还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全球需要有对其制衡的力量,才能抑制贪婪,保持国际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行。

这种制衡力量的最终武器就是——黄金。

参考文献:

本文链接地址,转载请注明出处。现代商业



本文编号:167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67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3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