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浅析银行利率波动的因素及影响

发布时间:2015-03-06 18:13

孟彦旭    秦雨欣   郭洪沙    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银行利率的相关背景,对于我国银行利率波动的因素做了总结,主要是自身性质,市场及社会和国家政策调控,并且讲述了在资本市场、居民消费和股市三个主要方面利率波动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银行利率 波动 因素 影响

我国的利率政策是经济发展和市场化改革的必然形式,有利于向更高的经济层次发展。因为经济市场化的全面深入,利率市场化也在全面推进,我国的银行利率体系正不断地完善,这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就越发的有效。

利率和税收、价格、信贷杠杆一样,作为借贷资金的价格都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利率结构就是各种性质、期限信用形式的利率的配合方式。从金融投资的角度来看,利率结构最主要的是风险结构、期限结构和信用差别结构。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利率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使得宏观经济均衡,还提高了微观经济效率,在利益的分配等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国家历次根据国民经济的实际情况来调整银行的利率,降低利率是为了刺激投资,从而来带动经济的快速增长;提高利率是一种抑制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并起到了很好的稳定物价、稳定市场、稳定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  我国银行利率的波动因素

自身性质

平均利润率构成了利息率的最高界限。在通常情况下,利息率无论如何不会与平均利润率相等,更不会超过平均利润率。同时,利息率的最低界限是无法确定的,因为它无论如何不会等于零,否则就不会有人贷出货币资金,从而利息率也不复存在。所以,利息率总是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上下摆动。利息率水平的具体确定上,借者之间、贷者之间以及借贷者之间的竞争起着确定性的作用。当借贷资金供不应求时,利息率上升;当供过于求时,利息率下降。风险大小直接影响利率高低,风险大的投资,利率应高一些,而风险小的投资,利率应低一些才合理。

市场及社会

由于货币形式的借贷资金体现着一定量的货币购买力,因而物价升降引起货币购买力的变动必然影响借贷双方对资金价格的评价。物价持续上升,利率有上调的压力物价持续下跌,利率有下调的压力。社会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运行周期,其典型状况是顺次经过危机、萧条、复苏和繁荣四个阶段,这对利率波动有很大影响。银行成本和贷款对象。只有贷款利率高于银行的经营成本,保持合理的存贷利差,银行才有利可赚。贷款对象不同,信用等级不一样,给与的利率也有所差别。

国家政策调控

国家政策、法律规定和历史传统。利率水平、利率结构的确定和设计,是政府以利率杠杆调节经济的具体运用。此外,利息是一个社会经济范畴,但从来也是一个历史范畴。

国际利率水平。国际利率水平对国内利率的影响是通过资金在国际间的移动实现的。当国内利率水平高于国际利率水平时,外国货币资本就会向国内流动,这不仅有利于改善国际收支状况,而且也改变了货币市场上资金供求状况。反之,当国内利率水平低于国际利率水平时,不仅外国资本要流出,而且本国资本也会流出,同样会改变货币市场上资金供求状况。

 

二、我国银行利率波动产生的影响

加息后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一般来说,银行的加息,加息增加了入市资金的成本,对股市资金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分流,会直接从股市抽离资金。加息累积作用,会通过紧缩流动性影响股市的资金面,因此,百姓在风险投资领域会应加谨慎。如:2008年基金的销售遭受了投资者冷遇,与07年基金销售需要按比例认购的火爆场面相比,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股市面临着大幅上涨后面临的调整压力,而另外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加息对增强了部分投资者的储蓄意愿。

银行利率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银行利率变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其实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综合体现。利率作为一种宏观调控的一般性的政策工具,它对不同阶层的居民消费行为具有调节的作用,也可以用于对储蓄和消费的总量调控。当利率处于下降状态时,居民用于消费的成本就会降低,居民就会适当的增加当前的消费,以代替未来所要进行的消费,从而不断促进内需。相反当利率下降的时候,居民就会因为利率的降低而损失一部分的利息收益,使之收入发生变化,,这就是通常说的利率的收入效应。因此,当利率上升时其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作用正好与其利率下降时候相反。我国之所以对利率进行的多次调整,都是由于上述原理。

加息后对股市的影响

加息会使中国经济在一个健康的轨迹内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从国外市场的经验来看,加息并不能成为影响大盘走势的主要因素,但会在短期内对个别行业以及投资者心理层面产生一定负面影响。综观我国的股市历史可以发现,利率对股市的影响可以概括为“短期有影响,长期无关”。利率是影响股市的一个次要因素,这是由我国股市特有的运行机制决定的,短期内股市会对利率调整做出反应,但较长时期内来看,利率调整基本与股市独立的运行轨道无关。而且由于国内股市历史较短,历史上国外股指对于加息的反应似乎更能说明问题。

 

参考文献:

[1]夏艳清  央行加息影响分析《北方经贸》2004年第12

[2]张久艳  小议银行利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现代商业》2011年第2

[3]牛晓帆,安一民  我国银行利率调整及经济影响述评 《云南金融》 1998年 第01    

本文链接地址,转载请注明出处。现代商业



本文编号:167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67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2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