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新形势下再论人民币的国际化

发布时间:2015-03-15 10:25

王朝旭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海啸使得人们对现存的国际货币体系产生了新的思考,维持原有的以美元为中心的体系还是创立一种新的体系成了众多学者关心的话题。随着我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表现为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要求更多的话语权,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人民币国际化并不是可以一蹴而就。本文从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以及条件出发,提出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应从区域化开始,逐步达成。

关键词:国际货币;利弊分析;国际化

一、货币国际化和国际货币的定义

  货币国际化是指一国超过该国范围在全球范围内自由兑换、交易、流通,最终成为国际货币的过程。其超越了本国货币经常项目或资本项目可兑换和包括资本项目以及资本项目下的完全可兑换的范畴,是本币充当国际支付和转移手段的能力。

  国际货币即在世界范围内被普遍接受的 ,充当流通、支付手段等职能的某国货币。具体而言,作为交换媒介,国际货币被微观经济个体用以从事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交易;或者被官方机构用于调控外汇市场和调节贸易差额。作为价值尺度,国际货币被用于商品贸易和金融工具的计价。作为贮藏手段,国际货币充当私人机构的金融资产和官方机构的储备资产。

二、三大货币的国际化路径

美元、欧元、日元作为目前国际货币结算的主要货币,其国际化的路径迥然不同。美元成为世界目前主要的国际货币得益于一个全球性的货币汇率制度安排,即二战结束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是借助于特殊的历史时期,依靠美国当时强大的经济能力以及政治影响而建立起来。

  欧元的的产生源于欧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统一大市场的初步建成,即要素在欧洲实现自由流动。为了使欧盟成员国间自由贸易更加方便,减少贸易成本,其前身是欧洲货币单位。欧元币值坚挺,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着原来越重要的

作用。欧元的产生依赖于欧盟区域内国家间的协调与合作,政府的有意推动,实现从区域化走向国际化。

  日元的国际化通过货币可兑换的逐渐放开形成。1980年日本迫于美国压力而开始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进程,欧洲日元市场的放开和东京离岸市场的建立,以及日本经济在那一阶段的飞速发展,这些因素都加速了日元的国际化。可以说,三种货币的国际化路径各有特色,这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了丰富的模式,对于人民币在选择国际化的方式上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行性分析

1)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方面

人民币国际化的最大收益,便是基于国际货币地位的铸币税。铸币税,即货币发行收入。一国的货币是国际货币时,政府便会从货币发行中获得收益,这里的货币发行并不是简单的现金发行,而是广义的货币创造。一国的货币是国际货币,其就可以行使货币职能中的支付手段,在贸易中用于国际结算。如此一来,拥有国际货币的国家就不必使用经济或者汇率政策以调节国际收支,,只需要开动政府的印钞机就可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同时,铸币税还可以使受益国家在世界范围内获取大量的资源,在国内拉动需求,刺激经济增长。

人民币国际化除了带来铸币税,还可以减少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健康发展。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但由于当今世界金融环境的不稳定,我国的外向型企业往往由于汇率的经常性波动在国际结算方面承受着风险和巨大的损失。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深,我国货币在世界货币体系中地位被广泛接受,我国企业在国际结算中便可以使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这将大大减少我国企业面临的外汇风险和货币交易成本,我国现今存在着为数不少的小型外向型企业,外汇风险的降低势必会保障这些中小型企业的健康发展。

  此外,人民币国际化可以提升我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增加我国的话语权。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稳健的宏观经济水平、政府处理经济危机的经济调控能力已经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人民币的国际化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人民币的国际信用,不单改变我国现存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被动局面,而且会继续加大我国在世界范围的经济影响力,使我国在维护亚洲地区和世界经济稳定方面愈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人民币国际化的不利方面

  虽然人民币的国际化可以为我国带来种种好处,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一国货币的国际化就像一把双刃剑,在为一国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会使之承受着巨大的风险。现如今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主要表现为一下几方面

  第一,人民币的国际化必然会要求我国放弃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这是根据克鲁格曼提出的“三元悖论”原则。“三元悖论”指出,一国不可能同时实现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稳定以及资本自图一由流动三大金融目标,只能同时选择其中的两个。

即以下三种情况:

1.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必须牺牲汇率的稳定性,实行浮动汇率制。

2.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必须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实行资本管制。

3.维持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必须放弃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3.1.“三元悖论”理论下目标的组合(表号在头上)

 

货币政策独立性

汇率稳定

资本自由流动

组合1

X

组合2

X

组合3

X

 

由上表看出,人民币国际化后我国要维持资本自由流动和汇率稳定的目标,必然会付出放弃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这一代价。这是因为由于人民币实现了国际化,在世界范围内实现自由流动,这必然会对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产生冲击,削弱其对人民币的调控能力,会使得对外政策目标与对内政策目标产生冲突,对我国国内的经济稳定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第二,对我国金融秩序的稳定产生影响。人民币国际化后我国实现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实现资本的自由流动,当我国利率与国外利率发生差额时,会导致资本的大量流入和流出,这会为国际间的资本套利提供条件,资本的频繁进出入无疑会对我国本来就不规范的金融市场埋下动荡的隐患,上世纪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是资本投机产生的后果,资本项目的完全开放,会使得我国更易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继而影响到国内经济的稳定。

第三,使我国陷入“特里芬困境”。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世界其他国家与美元挂钩的双挂钩机制,确保了美元国际货币的地位。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使用美元作为结算和储备货币,这样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方面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另一方面美国作为国际货币的前提就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互相冲突。这就是所谓的“特里芬困境”。

人民币国际化后成为其他国家的储备货币,为了满足其他国家对人民币的需要,我国的进口会逐渐增加,直至超过出口而产生贸易逆差,使我国的国际收支恶化,继而动摇其他国家对人民币的信心。

四、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

1)人民币国际化策略的选择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加明显,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已经无法再现二战结束后美元称霸世界货币体系的情形,国际货币体系将会朝着多元化发展。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使得相近区域内的国家更倾向于结成区域经济联盟,以抵御世界经济的波动,这就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了契机,所以,人民币应从亚洲区域内开始,首先实现区域化,进而迈向国际化。

亚洲货币区问题,实际是实现以一种亚洲的货币作为国际货币,在此基础上在亚洲寻求一种亚洲货币区域化合作机制。其最终的理想目标是在亚洲区域内形成一种货币合作模式,即保持货币区域内的自由流动的前提下,区域内实行固定汇率制或共同的货币值,汇率在进行经常交易和资本交易时互相盯住,保持不变;对区域外实行浮动汇率制,以规避外汇风险和来自区域外的资本投机,同时提高经济的微观效率。人民币的国际化可以从亚洲货币区问题入手,利用亚洲各国寻求金融合作的心理,充分发挥人民币在东南亚地区的信用优势,逐渐在整个亚洲区域内占据主导货币的地位,为今后的国际化奠定基础。

2)人民币逐步推行国际化的建议

第一,逐步建立人民币在区域内主要结算货币的地位。随着我国经济实力被亚洲国家不断认可,人民币在周边地区的流通也不断增加。除港澳台外,在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东南亚国家,人民币不仅成为一些国家的主要结算货币,而且已经被政府、企业和个人称为“小美元”,被视为储备货币的一种。近期,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已扩至国内20省市,境外境外地域则由港澳、东盟地区扩展到所有国家和地区。这更被视为人民币国际化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国应继续与周边国家开展合作,与更多的国家签订货币互换协议,同时扩大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利用我国的优势加大对周边区域国家的直接投资,并尽量使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增加人民币的跨境流量,继续扩大人民币在周边区域的影响。是人民币逐步成为区域内的主要结算货币,为人民币走向世界货币体系打下基础。

第二,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一国成为国际货币,一般会经历这样几个阶段:不可兑换货币——经常项目下有限制的可兑换——经常项目下可兑换——资本项目下的有限可兑换——资本项目下可兑换——完全可兑换货币——国际货币。在我国还没有实现资本项目开放时,应该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以香港的资本自由流动替代我国资本项目的管制。20106月,香港的人民币存款达到897.02亿元,这为离岸市场的建立提供了基础。今后应促使人民币在香港的功能由跨境贸易结算扩大至投资和储蓄功能,使香港的人民币离岸市场成为连接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桥梁。同时加大境外人民币债券的发行,建立人民币回流机制,进一步推进人民币的区域化、国际化。

第三,深化汇率制度改革,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我国目前人民币资本项目下还没有实现可兑换,在这种情况下,会同时存在市场交易、官方交易和黑市交易,与市场交易相比,官方交易和黑市交易会产生额外的社会成本,还会使产权主体承担利益损失的风险。同时,对资本账户的管制也会使管制成本增加而且易造成低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在目前的情况下,我国的资本项目不可能一下子放开,放开的进程必然是渐进的,从长期看,人民币汇率制度应逐步转为浮动汇率,以市场作为调节的手段。这就要求我国具备一个完善的汇率市场,所以,我国应继续深化汇率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场,实现以市场调节汇率。 

第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我国经济实力。货币的国际化是世界各国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博弈的结果,一国的经济实力则是货币实现国际化的重要基础与支撑,人民币的国际化与我国在今后能否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息息相关。同时,维持币值稳定,有助于提高他国对人民币的信心。日元就是因对美元的过度依赖从而影响了各国对其信心进而阻碍了它的国际化进程。所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加我国经济对经济冲击的抵御性,也是人民币实现国际化的关键。

五、结束语

  人民币的国际化,并不是说人民币要取代美元以攫取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相反的,由于这次的金融危机我们可以清醒的认识到今后国际货币的走向必然是多元化的,任何单一的霸权货币已经无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在经济危机中表现出的稳健,已经使人民币初步具备了国际化的可能。人民币的区域化、国际化,不仅可以提升我国的经济地位,在维护区域内、世界范围的经济稳定,抵御经济危机也会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余海萍.从三大货币国际化看人民币国际化问题[J].财经管理,2009(6).183

[2]朱梦楠,郭春松,王俊方.“中元”货币区的可行性研究与现实思考[J].亚太经济,2005(4).5556

[3]陈虹.亚洲货币区再思考——兼论日元国际化[J].国际贸易,2000(2).5455

[4]刘光灿,蒋国云,周汉勇.人民币自由兑换与国际化[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5]王雅杰.国际金融[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本文编号:179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79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c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