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论国际贸易条件波动对国际贸易收支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6-09-19 19:23

  本文关键词:计量经济史研究中的“上位前提假设”刍议——经济学理论框架应用条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4年

论国际贸易条件波动对国际贸易收支的影响

杨子健  

【摘要】:贸易条件理论是国际贸易学的经典理论。经过数代学者的不断发展,已经从最初的价格贸易条件发展出了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等指标体系,并且在长期对贸易行为起着指导性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球范围内的社会总供求态势已经发生改变——世界经济已经逐渐从供给约束型经济过渡到需求约束型经济。而中国的这一转变——根据刘巍(2011)的研究——发生在1995~1996年。经济理论都有其使用的前提假设,当前提假设改变时,经济理论的适用性就有可能发生改变。通过计量经济史的研究方法,我们可以验证和发展经济理论,使之与时俱进。由于学术水平有限,本文只对贸易条件(以价格贸易条件为例)理论在需求约束型经济(以中国、日本和美国为例)下的适用性进行研究,至于对理论可能需要的完善之处,还要仰赖学界同仁。 本文在前辈学者的研究基础上,,综合多篇论著测算的中国1996年以来,日本1998年以来,美国1989年以来的价格贸易条件,将其与对应时段的贸易收支差额进行相关性检验,观察两者是否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如果正相关关系明显,则说明在需求约束型经济下,贸易条件理论仍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如果正相关关系不明显,甚至出现了负相关关系,则说明在需求约束型经济下,贸易条件理论不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如果验证出贸易条件理论在当今需求约束型经济的中国已经不具有良好的适用性,那么我们就不应该再机械的使用贸易条件理论评价贸易绩效和指导贸易政策的制定。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74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伟忠;;价格贸易条件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刘巍;;储蓄不足与供给约束型经济态势——近代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前提研究[J];财经研究;2010年02期

3 刘崇献;张自如;;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研究[J];当代财经;2006年10期

4 戴翔;;中国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的动态关系——对S曲线的适用性检验[J];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02期

5 刘巍;;计量经济史研究中的“上位前提假设”刍议——经济学理论框架应用条件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6 林丽;张素芳;;1994-2002年中国贸易条件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11期

7 刘巍;陈建军;;论贸易条件与马勒条件、反倾销之间的矛盾[J];国际经贸探索;2009年07期

8 吴丹涛;陈平;;测算价格贸易条件指数的困境及出路[J];国际经贸探索;2011年04期

9 张文朗;论贸易条件的不确定性与贸易利益[J];世界经济研究;1998年02期

10 韩青;;中国的价格贸易条件恶化——基于影响因素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琳;马丹;;中国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分析及国际比较[J];北方经济;2007年04期

2 张祎;钦晓霞;;中国外贸行业结构调整研究——基于比较优势与贸易条件的分析[J];北方经济;2011年18期

3 王文珠;;我国贸易条件变动趋势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4期

4 刘喜和;;我国贸易条件异常波动的内外冲击因素[J];财经科学;2012年06期

5 刘巍;;储蓄不足与供给约束型经济态势——近代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前提研究[J];财经研究;2010年02期

6 郑恺;;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基于SITC比较[J];财贸经济;2006年09期

7 汪素芹;史俊超;;我国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变动的实证研究:1995—2006年[J];财贸经济;2008年08期

8 张贡生;;“资源诅咒”论:一个值得商榷的命题[J];财贸研究;2008年06期

9 胡靖;陈飞翔;聂钊;;中国要素贸易条件变动考证:1985—2004[J];财贸研究;2008年06期

10 宗毅君;;中国制造业的出口增长边际与贸易条件——基于中国1996—2009年微观贸易数据的实证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增民;李静静;;我国通信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因果关系研究[A];宽带中国战略与创新学术研讨会(30)论文集[C];2012年

2 徐奇渊;李婧;刘力臻;;人民币汇率与地区差距——人民币国际化的视角[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8卷)[C];2007年

3 苏婧;陈飞翔;;人民币升值对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实证分析[A];转型·创新·改革——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珍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瑞荣;中国肉鸡产品国际贸易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3 薛永刚;人民币汇率及其波动实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姚远;人民币有效汇率的波动及其经济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周泽红;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外贸效益[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5年

6 李湘黔;中国贸易悖论与产品内分工[D];湖南大学;2006年

7 马丹;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刘凤娟;人民币汇率、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理论与经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9 李兵;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10 徐晖;人民币真实汇率研究:1994-2005[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强;经济转轨后中国出口价格贸易条件演化路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喻多娇;中国货币政策对国际收支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杨怀保;中国货币政策对进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许旭;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宏观经济的正面影响及后续措施[D];山东大学;2010年

5 宋婕;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马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国际收支影响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傅丹丹;金融发展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8 李彦民;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9 程名;人民币汇率变动和我国贸易结构调整的相关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葛迪;影响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的相关因素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利霞,王长义;比较优势的动态性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的维护[J];商业研究;2005年03期

2 曾铮,胡小环;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高度化与贸易条件恶化[J];财经科学;2005年04期

3 裴长洪;;中国开放型经济建立的经验分析——对外开放30年的总结[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2期

4 耿伟;;内生比较优势演化——基于中国制造业的经验研究[J];财经研究;2006年10期

5 刘巍;;储蓄不足与供给约束型经济态势——近代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前提研究[J];财经研究;2010年02期

6 杨海余;黄廷;;中美制造业的产品内贸易条件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04期

7 刘佳;陈飞翔;;关于中国实现比较优势动态转换的路径选择——一个文献综述[J];财贸研究;2006年01期

8 赵勇;对中国贸易条件状况的分析[J];当代经济;2004年07期

9 隋广军,申明浩,罗晓扬;贸易条件恶化与我国比较优势分析[J];当代财经;2003年08期

10 刘崇献;张自如;;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研究[J];当代财经;2006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满盈;中国贸易条件实证分析(1981~2004)[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丽;中国贸易条件实证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皓;赵丽君;;双顺差下的中国贸易条件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05期

2 刘静;;浅析人民币升值对贸易条件的影响[J];技术与市场;2007年02期

3 王文珠;;我国贸易条件变动趋势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4期

4 黄敏;;对“贸易条件”概念的简要探讨[J];企业家天地;2007年12期

5 马淑琴;周乐秀;;入世前后浙江省贸易条件变动的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年06期

6 吴亮;对贸易条件的分析与思考[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7 ;1993~2000年中国贸易条件变化概况[J];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69期

8 苏应蓉;中国贸易条件分析及其战略[J];计划与市场探索;2003年09期

9 武海峰;牛勇平;;改善我国贸易条件必须依靠技术进步[J];经济学动态;2004年12期

10 都晓岩,朱新瑞,赵立成;影响中国贸易条件的制度因素与改革方略[J];经济与管理;2004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宋国青;;贸易条件与利率汇率[A];2012年夏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30期)[C];2012年

2 卢锋;;中国贸易条件与福利变动:开放大国经济的“飞去来器效应”[A];2012年夏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30期)[C];2012年

3 宋国青;;贸易条件与利率汇率[A];二〇一〇年春季CCER中国经济观察(总第21期)[C];2010年

4 宋国青;;贸易条件变化与顺差下降[A];2011年春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25期)[C];2011年

5 卢锋;李远芳;杨业伟;;中国贸易条件与福利变动(2001-2011)——开放大国经济的“飞去来器效应”[A];2011年夏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26期)[C];2011年

6 ;会议下半场问答[A];2011年春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25期)[C];2011年

7 ;会议下半场问答[A];2011年夏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26期)[C];2011年

8 宋国青;;收入财富大调整[A];2008年秋季CCER中国经济观察(总第15期)[C];2008年

9 孙楚仁;沈玉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德贸易(1981~2007)[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张小溪;[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陈亮;[N];中国经营报;2004年

3 关志雄;[N];国际金融报;2003年

4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 华民;[N];上海证券报;2010年

5 中国驻悉尼总领馆经商室;[N];中国贸易报;2005年

6 李玉举;[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7 本报评论员 刘晓忠;[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8 记者 裴玥 陈光;[N];国际商报;2010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 田德文;[N];解放军报;2014年

10 宋国青;[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孙伟忠;贸易条件与经济增长[D];吉林大学;2009年

2 徐楠;中国贸易条件变动中美国因素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黄满盈;中国贸易条件实证分析(1981~2004)[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4 周泽红;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外贸效益[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5年

5 陈愉瑜;外向直接投资与中国外贸演化:机理与实证[D];浙江大学;2012年

6 韩青;中国开放经济实体周期波动及其传导机制[D];山东大学;2011年

7 白英姿;跨越比较优势陷阱[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蕊;改善中国贸易条件的可行性路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2 赵莹芳;我国入世前后贸易条件变动分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3 刘正桥;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条件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聂钊;中国要素贸易条件变动趋势分析[D];同济大学;2006年

5 郑静;我国收入贸易条件变动分析[D];同济大学;2007年

6 石砾;中国净贸易条件变动状况和影响因素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7 刘慷;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动与影响因素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8 于宾;贸易投资一体化下的贸易条件研究[D];兰州商学院;2007年

9 于殿江;中国的价格贸易条件与收入贸易条件分析[D];山东大学;2007年

10 王颖;广东省贸易条件的变动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D];湖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计量经济史研究中的“上位前提假设”刍议——经济学理论框架应用条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84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1184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3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