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谈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发布时间:2016-10-25 12:05

  本文关键词:谈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数据分析师

谈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_研究生毕业论文

摘要:在经济方面要培养出新型的21世纪的人才,计量经济学教育必须高瞻远瞩。本文从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趋势谈了计量经济学教育急需改革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

随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计量经济学创新工程已经提上议事日程,计量经济学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计量经济学在实践中应用的创新;二是计量经济学教育的创新。创新的基础在于教育,没有计量经济学教育的创新,就谈不上计量经济学实践的创新。准确把握计量经济学的发展方向与发展形势,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是计量经济学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从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发展趋势谈一谈计量经济学教育急需改革的几个方面。

一、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发展趋势纵观计量经济学的发展状况,与整个科学的发展趋势相似,计量经济学也在走与其他科学结合交融的发展道路。归纳起来,有两个基本结合趋势。

一)计量经济学与实质性学科结合的趋势计量经济学是一门通用方法论的科学,是一种定量认识问题的工具。但作为一种工具,它必须有其用武之地。否则,计量经济学方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用之器。计量经济学方法只有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能够发挥出其强大的数量分析功效。并且,从计量经济学方法的形成历史看,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基本上来自于一些实质性学科的研究活动,例如,最小平方法与正态分布理论源于天文观察误差分析,相关与回归源于生物学研究。同时,有不少生物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口学家等都在从事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他们在应用过程中对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创新与改进。另外,从学科体系看,计量经济学与实质性学科之间的关系绝对不是并列的,而是相交的,如果将实质性学科看作是纵向的学科,那么计量经济学就是一门横向的学科,经济统计学、数理统计学这些分支学科相交的交叉学科便是计量经济学,而这些分支学科都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统计学的分支,另一方面也是相应实质性学科的分支,这些分支学科的存在主要不是为了发展计量经济学方法,而是为了解决实质性学科研究中的有关定量分析问题,计量经济学方法是在这一应用过程中得以完善与发展的。因此,计量经济学与各门实质性学科的紧密结合,不仅是历史的传统更是计量经济学发展的必然模式。实质性学科为计量经济学的应用提供了基地,为计量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21世纪的计量经济学依然会采取这种发展模式,且更加注重应用研究。

这个趋势说明:计量经济学方法的学习必须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知识学习相结合。必须以实质性学科为依据,经济类与管理类的课程是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基础。只有这样,所学的计量经济学方法才有用武之地。计量经济学的工具属性才能够得以充分体现。

(二)计量经济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的趋势纵观计量经济学数据处理手段发展历史,经历了手工、机械、机电、电子等数个阶段,数据处理手段的每一次飞跃,都给计量经济学实践带来革命性的发展。19世纪4O年代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给计量经济学方法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2O世纪年代发展起来的多元计量经济学方法虽然对于处理多变量的种类数据问题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由于计算工作量大,使得这些有效的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一开始并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很好推广开来。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使得复杂的数据处理工作变得非常容易,那些计算繁杂的计量经济学方法的推广与应用,由于相应计量经济学软件的开发与商品化而变得更加方便与迅速,非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理论工作者可以直接凭借商品化计量经济学分析软件来处理各类现实问题的多变量数据分析,而无需对有关计量经济学方法的复杂理论背景进行研究。计算机运行能力的提高,使得大规模统计调查数据的处理更加准确、充分与快捷。目前企业经营管理中建立的决策支持系统(DSs)更加离不开计量经济学模型。最近国外兴起的数据挖掘(Data Mining,又译数据掏金)技术更是计算机专家与计量经济学家共同关注的领域。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每年都要积累大量的数据,大量信息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信息过量,难以消化;信息真假,难以辨识;信息安全,难以保证;信息形式不一致,难以统一处理;于是人们开始提出一个新的口号要学会抛弃信息。人们考虑如何才能不被信息淹没,而是从中及时发现有用的知识,提高信息利用率?面对这一挑战,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技术应运而生,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把人们对数据的应用从低层的简单查询,提升到从数据中挖掘知识,提供决策支持。在这种需求牵引下,汇聚了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尤其是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统计、可视化技术、并行计算等方面的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投身到数据挖掘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形成新的技术热点。虽然计量经济学家与计算机专家关心的视角不完全相同,但可以说,Data mining与DSS一样,使得计量经济学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因此,计量经济学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而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深人,也同样离不开计量经济学方法的发展与完善。这个趋势说明: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将计量经济学方法中复杂难懂的计算过程屏障起来,让用户直接看到计量经济学输出结果与有关解释,从而使计量经济学方法的普及变得非常容易。所以,对于财经类统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一方面要学好计量经济学方法,但另一方面更加要学会利用商品化计量经济学软件包解决实践中的计量经济学数量分析问题,学好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思想与基本程序设计,能够将具体单位的计量经济学模型通过编程来实现,以建立起计量经济学决策支持系统。

计量经济学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与计算机、信息相结合这是发展的趋势。了解这一点,再来看我们目前教育中的问题就更加明显了,所以一些课程要改革,教学方式也要改革。以下谈一谈计量经济学教育需要改革的几个方面。

二、计量经济学教育的改革

一)计量经济学课程建设问题课程建设考虑的是设置一门课的目的,以及通过此课的学习,学生有什么收获。课程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课程设置和规范课程内容。课程设置主导学生的知识结构,目的是让学生能对计量经济学方法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培养应用计量经济学人才。例如培养从事经济管理的计量经济学人才,在课程设置上至少应当包括四方面的知识:(1)经济理论课程,让学生了解经济活动的主要进程和基本规律;(2)研究社会经济问题主要统计方法,包括常用的统计数据搜集方法,统计数据处理方法和分析方法;(3)适用电脑技术,让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电脑进行计量经济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能;(4)有关计量经济学理论和统计实践中的前沿性问题,目的不在于要学生真正掌握这些问题,而是让学生了解计量经济学理论和计量经济学实践的前沿发展动态,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中,有两个焦点问题:一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兴趣;二是应用什么教学手段来达到较好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等。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更新教学方法,促使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改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特别注重教育多样化和多层次性,不仅让学生掌握如何搜集、整理数据的技术,还要教学生读懂数字背后的事实。学会按照具体与抽象、动态与静态、个体与总体、绝对与相对、一般与特殊、演绎与归纳等不同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注重利用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

改单向接受式的教学为双向互动式教学,以案例分析与情景教学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使学生更形象、快捷的接受知识,发挥其独立思考与创造才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构建以课堂、实验室和社会实践多元化的立体教育教学体系。在传授和学习已经形成的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将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结合实际进行应用,找到应用的结合点,才能使计量经济学获得最大的生命力。

三)计量经济学与计算机教学相结合教材要与计量经济学软件的应用相结合。现在许多教材都是内容与软件分家,现在计算机已非常普及,无论是高校、高职和中专,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会用计量经济学软件分析数据,不管哪一个层次,都已说不过去。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的方法型学科,计量经济学应从数据技巧教学转向数据分析的训练。计量经济学与计算机教学有机地合为一体,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计量经济学软件的使用,培养学生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即数据挖掘的能力。

四)教学与实际的数据分析相结合计量经济学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课本上,案例教学与情景教学应成为计量经济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计量经济学教学和教材增加计量经济学实际案例,通过计算机对大量实际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在试验室进行,亦可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计量经济学思想和方法,而且锻炼和培养了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要有一批能用电脑、网络来教学的新型教师,电脑、网络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教学的手段,还深深地影响着教学的内容,因为它影响着经济、生活的发展和需求。语文(中文、外文)、数学、计算机、专业知识是一个计量经济学人才必备的素质,它们之间不是分离的,而是要尽可能结合在一起来进行教学,各管各教一套的办法已不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要,现代教育特别注重教育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网络化、社会化和国际化、多样化和多层次,有了电脑、网络,必需要更新,要培养出一批能用电脑、网络来教学的新型教师,以便培养出新型的21世纪的人才。

六)计量经济学对科研水平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经济领域的研究已不仅仅停留在定性分析,定量研究成为研究经济学问题又一新领域,因此计量经济学对一个经济工作者科研水平以及研究经济前沿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例如:我们可以研究一个地区GDP增长对引进外资的影响,也可以研究GDP增长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等等诸多经济问题都可以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来解决。因此,对于经济学科的学生来说学好计量经济学课程是今后学习、工作、科研的敲门砖,它对经济工作者科研水平的提高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结束语

随着计量经济学在国际上的发展,它已成为研究经济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作为从事计量经济学教学工作的教师不断探索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改单向接受式的教学为双向互动式教学,以案例分析与情景教学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构建以课堂、实验室和社会实践多元化的立体教育教学体系,有助于更好地将计量经济学教好,使之很好地为科研服务。


  本文关键词:谈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27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1527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b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