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技术经济论文 >

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带立地条件对植物—枯落物—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9-17 12:44
  本论文通过对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带(森林带、森林草原带、草原带)不同立地条件(梁峁顶、阳梁峁坡、阳沟、阴梁峁坡、阴沟坡)土壤-枯落物-植物叶片C、N、P、K、C:N、C:P、C:K、N:P、N:K和P:K的研究,探讨了立地条件对土壤、枯落物和植物叶片养分及化学计量比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结论如下: (1)森林带土壤养分随立地条件的变化为阴沟坡>阳沟坡>阴梁峁坡>阳梁峁坡>梁峁顶,且有机碳、全氮的响应强于全磷,土壤全钾含量较稳定。C:N和P:K较稳定,平均值分别为11.62和0.03,C:P、C:K、N:P和N:K与土壤全量养分变化一致,平均值依次为25.05,0.91,2.13和0.08。该区土壤C:N、C:P、N:P小于全国平均值。枯落物碳氮磷钾含量比较稳定,随立地条件略有变化,但其变化规律并不一致。枯落物C:N、C:P、N:P为梁峁顶显著高于其他四种立地条件,C:K、N:K、P:K为梁峁顶和阴梁峁坡较大。C:N、C:P、C:K、N:P、N:K和P:K平均值分别为38.39,272.55,116.78,6.81,3.08和0.45。共有物种铁杆蒿、丁香、黄刺...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选题依据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化学计量学内涵
        1.3.2 土壤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1.3.3 枯落物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1.3.4 植物叶片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1.3.5 植物-枯落物-土壤生态系统化学计量学特征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研究内容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样品采集与处理方法
        2.3.2 室内测定项目与方法
        2.3.3 数据分析方法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森林带不同立地条件下植物-枯落物-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分析
        3.2.1 不同立地条件下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3.2.2 不同立地条件下枯落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3.2.3 不同立地条件下共有植物体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3.3 讨论
        3.3.1 土壤碳氮磷钾养分及化学计量比对立地条件的响应
        3.3.2 枯落物碳氮磷钾养分及化学计量比对立地条件的响应
        3.3.3 共有种植物叶片碳氮磷钾养分及化学计量比对立地条件的响应
    3.4 结论
第四章 森林草原带不同立地条件下植物-枯落物-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分析
        4.2.1 不同立地条件下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4.2.2 不同立地条件下枯落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4.2.3 不同立地条件下共有植物体化学计量特征
    4.3 讨论
        4.3.1 土壤碳氮磷钾养分及化学计量比对立地条件的响应
        4.3.2 枯落物碳氮磷钾养分及化学计量比对立地条件的响应
        4.3.3 共有种植物叶片碳氮磷钾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对立地条件的响应
    4.4 结论
第五章 草原带不同立地条件下植物-枯落物-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分析
        5.2.1 不同立地条件下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5.2.2 不同立地条件下枯落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5.2.3 不同立地条件下共有植物体化学计量特征
    5.3 讨论
        5.3.1 土壤碳氮磷钾养分及化学计量比对立地条件的响应
        5.3.2 枯落物碳氮磷钾养分及化学计量比对立地条件的响应
        5.3.3 共有物种叶片碳氮磷钾养分及化学计量比对立地条件的响应
    5.4 结论
第六章 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带植物-枯落物-土壤化学计量特征比较
    6.1 材料和方法
    6.2 结果分析
        6.2.1 三个植被带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6.2.2 三个植被带枯落物化学计量特征
        6.2.3 三个植被带共有物种铁杆蒿的化学计量特征
        6.2.4 植物-枯落物-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相关性分析
    6.3 讨论
        6.3.1 三个植被带土壤化学计量比差异
        6.3.2 三个植被带枯落物化学计量比差异
        6.3.3 三个植被带共有物种铁杆蒿叶片养分化学计量比差异
        6.3.4 植物-枯落物-土壤化学计量比相关性分析
    6.4 结论
第七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内蒙古荒漠草原小针茅群落土壤养分的化学计量学特征[J]. 杨雪栋,孙卫国,宝音陶格涛.  中国草地学报. 2012(05)
[2]放牧对呼伦贝尔草地植物和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J]. 丁小慧,宫立,王东波,伍星,刘国华.  生态学报. 2012(15)
[3]高山草甸坡向梯度上植物群落与土壤中的N,P化学计量学特征[J]. 刘旻霞,王刚.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4]呼伦贝尔草地植物群落与土壤化学计量学特征沿经度梯度变化[J]. 丁小慧,罗淑政,刘金巍,李魁,刘国华.  生态学报. 2012(11)
[5]不同退化阶段高寒草甸土壤化学计量特征[J]. 罗亚勇,张宇,张静辉,卡召加,尚伦宇,王少影.  生态学杂志. 2012(02)
[6]在思茅松林计划烧除中坡向对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J]. 高仲亮,周汝良,崔飞,龙腾腾,李智,仝艳民,李浩.  江苏农业科学. 2012(01)
[7]坡地土壤侵蚀与养分富集作用研究[J]. 刘培静,李苗苗,王帅兵.  绿色科技. 2011(12)
[8]河口湿地植物活体-枯落物-土壤的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 王维奇,徐玲琳,曾从盛,仝川,张林海.  生态学报. 2011(23)
[9]闽江河口区稻田土壤和植物的C、N、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J]. 马永跃,王维奇.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1(03)
[10]4种牧草不同生长期C、N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 王冬梅,杨惠敏.  草业科学. 2011(06)



本文编号:36792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liangjingjilunwen/36792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d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