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我国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研究和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6-12-15 19:24

  本文关键词:我国可转换债券定价的实证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南大学》 2011年

我国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研究和实证分析

王保力  

【摘要】:可转换债券是一种兼有债券和股票期权特征的金融衍生工具,它赋予债权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以将其转化成一定比例的公司股票的权利。由于其良好的筹资和避险的功能,可转换债券越来越受到金融市场的欢迎。随着我国金融证券市场的发展,可转换债券已经成为我国上市公司的一种重要的融资工具,被广大投资者关注的投资品种。因此,对可转换债券进行合理的价值分析,准确的价值估计,能促进我国可转换债券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详细叙述了可转换债券的的特征、价值构成、影响因素;对可转换债券已有的定价模型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比较总结出他们各自的优缺点。 本文的工作着重使用等价鞅测度方法,一是推导出了可转换债券的标的股票在没有红利支付情况下附加赎回条款和不附加任何条款的鞅定价公式;二是推导出了可转换债券的标的股票在有红利支付情况下附加赎回条款和不附加任何条款鞅定价公式;三是对我国现在市场上流通的两只可转换债券利用推导出的公式结合我国具体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对实际价格和理论价格的差异从多角度考虑分析,得出我国可转换债券价值存在被低估的结论。 最后针对我国金融市场起步晚,发育不健全,可转换债券的条款设计还有诸多不合理之处,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24;F832.5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舒娜;陈收;徐颖文;;可转换债券发行动因及股价效应研究[J];系统工程;2006年01期

2 刁丽娜;何穗;;引入信用风险的可转换债券的定价[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3 熊思灿;杨志辉;;一类可转债的定价模型的实证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4 黄福广;李西文;;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动机与条款设计——以“歌华转债”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03期

5 麦强;胡运权;;基于信用风险模型的可转换债券定价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6 杜雪樵;丁华;;有限差分法在复合期权定价中的应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7 刘星海;;可转债转股对标的股票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J];海南金融;2009年06期

8 于孝建;;可转换债券的定价改进模型与实证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9 王慧煜,夏新平;可转换债券转换价格条款的合理设计[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肖沂娃;论我国可转换公司债券市场[J];南开经济研究;1998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付强;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2 郭凯旋;基于Monte Carlo方法的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研究[D];上海财经大学;2005年

3 付粉娟;几种特殊类型的可转换债券定价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谢丽坤;基于VaR的可转换债券风险评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厦门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明轩;;分数布朗运动环境中可转换债券的定价[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2 曹龙;王凯;;随机利率条件下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研究——基于远期风险中性概率方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杜一鸣;;股票收益独立性对可转换债券定价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4期

4 刘兆鹏;费时龙;晋守博;;基于O-U过程具有随机寿命的奇异期权定价[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5 林叶;“机场转债”为何提前赎回[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9期

6 傅强;喻建龙;;再装期权定价及其在经理激励中的应用[J];商业研究;2006年11期

7 赵伟;徐云;;连续敲定价债券期货期权定价[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8 张元标,韩恂;基于GM包络模型的可转换债券价格区间预测[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9 冯昀,郭洪涛;国有股转流通问题的实质是修改金融契约——兼论中国股市金融压抑解除之道[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欧辉,向绪言,杨向群;重置期权的创新及其在随机利率情形下的定价[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玥;;公司治理、股权融资偏好与转股价格调整——基于山鹰转债的案例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2 王冬年;丁玉霞;文远怀;;影响可转债融资特征的因素及指标设计[A];第七届全国财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雷敏;吴文锋;吴冲锋;;可转债定价异常的流动性差异解释[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康卫卫;宋斌;;基于最小二乘蒙特卡洛方法的可转债定价[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玥;可转换债券融资的博弈均衡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刘学侠;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战略研究——从国有企业改革角度探讨[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林海;中国利率期限结构及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4 李维萍;资产重组的税收政策[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5 于延超;利率衍生证券定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曹艳;期权理论及其在石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4年

7 叶峰;中国可转换债券定价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8 危慧惠;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定价及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赵海滨;我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定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李勇;双向模糊管理与双向模糊管理安全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波兵;分数布朗运动环境中基于风险偏好的期权定价[D];湘潭大学;2009年

2 方兰子;幂型期权及其变异的定价[D];湘潭大学;2010年

3 王赛;基于经济资本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邓晓峰;我国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问题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黄强;我国可转换债券定价方法问题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吴益韩;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融资与盈余管理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7 彭晓;我国可转换债券的定价理论及实证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8 李志成;方差约束下基于马尔科夫模型带负债的最优资产选择[D];东华大学;2011年

9 张凯华;红利服从跳扩散过程条件下的期权定价[D];东华大学;2011年

10 张鹍;银行挂钩股票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定价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立洪;宾海妃;蓝雁书;;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发展的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李广析,杨辉耀;用VAR测量可转换债券的市场风险[J];商业研究;2003年22期

3 王非;可转换债券的交换期权定价模型[J];商业研究;2005年06期

4 张汉飞;关于可转债的风险研究[J];财经科学;2004年S1期

5 林海 ,郑振龙;从价格敏感性看可转债的条款设计[J];银行家;2004年11期

6 郑振龙,林海;可转换债券发行公司的最优决策[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11期

7 庄新田;周玲春;;基于双因素的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J];东北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8 陈超;郭志明;;我国企业债券融资、财务风险和债券评级[J];当代财经;2008年02期

9 郑小迎,陈金贤;关于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的研究[J];系统工程;1999年03期

10 马超群,唐耿;引入信用风险的可转债定价模型及其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04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春红;周璐;;我国可转换债券定价的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2007年03期

2 于孝建;;可转换债券的定价改进模型与实证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毛杰;;民生转债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情况;2007年04期

4 何旭彪;;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的RBF数值解[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9年04期

5 徐培沛;成飞;;引入信用风险的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年15期

6 薛红;李军;吴晓蕊;;随机利率下可转换债券定价[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7 胡敏杰;可转换债券二叉树定价模型及实证分析[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黄健柏,钟美瑞;考虑了信用风险的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J];系统工程;2003年04期

9 王竹芳,潘德惠,宋俊清;随机利率条件下可转换债券的数值解法及实证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01期

10 曹龙;;收益率稳定分布下的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婷;;长寿债券定价模型综述[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理论卷2)[C];2010年

2 吴会咏;马莹;;分离交易可转换债券的定价[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欧阳胜;;基于后发优势理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证分析[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林宝清;洪锡熙;吴江鸣;;我国产险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实证分析[A];华东地区保险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孙克任;徐伟宣;;西方储蓄经济模型及其实证分析[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许彩国;高杰;;营销策划:中国企业营销未来的实证分析[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7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联合课题组;肖向红;焦飞标;林敏;;农产品收购对现金投放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黄冈、咸宁、随州、天门、孝昌五市县的调查[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8期)[C];2009年

8 胡汉辉;杨煜;;广电系统再造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王永锋;蒋屏;;影响中国股市股票收益率的多因素实证分析[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梁仁旭;陈奉瑶;;土地选择权价值之实证分析[A];不动产开发与投资和不动产金融——2005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玲;[N];东方早报;2008年

2 招商证券 贾祖国;[N];中国证券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陈中小路;[N];上海证券报;2006年

4 商报记者  张景宇 S082;[N];北京现代商报;2006年

5 孙琎;[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刘华;[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7 本报特约记者  陆彬杰;[N];财经时报;2006年

8 秋 津;[N];中国企业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娜日斯;[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刘晓峰;[N];经济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坚;多因素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及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2 陈睿;投资者异质性下可转换债券定价研究及最优策略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鲍继业;期权博弈下可转换债券定价与统计套利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冯玥;可转换债券融资的博弈均衡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王维刚;中国医药产业成长特征与机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6 宋荣兴;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7 宋志华;中国政府卫生支出的规模、结构与绩效研究[D];东北大学 ;2010年

8 黄瑞庆;可转换债券的定价和组合策略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9 高战荣;大学英语教师知识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杨奇志;中国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丽芬;引入利率期限结构的可转换债券定价研究与实证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曾澄;我国可转换债券融资的财务优势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丛聪;可转换债券的定价及其在中国的应用[D];复旦大学;2009年

4 付强;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5 王保力;我国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研究和实证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6 王青方;我国可转换债券定价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于萍;鞅分析在可转换债券定价中的应用[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年

8 彭晓;我国可转换债券的定价理论及实证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9 徐典辉;可转换债券及其在中国的实践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10 邓伟;我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融资动机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可转换债券定价的实证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42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142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2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