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波动率预测模型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9 02:05

  本文关键词:波动率预测模型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波动率是关注度较高的金融变量之一,而波动率预测则是波动率研究的重要方向。大体上,我们可以将波动率预测模型分为两大类,一类可以被称作历史波动率法,这种方法利用标的资产历史交易信息对未来波动率进行预测,包括了确定性波动率模型、时间序列波动率模型和随机波动率模型;另一类则被称作隐含波动率法,这种方法利用了标的资产的期权的交易信息,从期权价格中倒推出对未来波动率的预期,包括BS隐含波动率和无模型隐含波动率两种方法。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是比较不同预测模型的好坏,并将以往的研究较少使用的隐含波动率法纳入了比较范围中。与历史波动率法相比,隐含波动率法不仅使用了标的资产的市场信息,还利用了标的资产的期权的市场信息;此外在比较时,将隐含波动率法细分为BS隐含波动率与无模型隐含波动率两种,与BS隐含波动率相比,无模型隐含波动率在计算时不使用BS定价公式,无需面临定价模型可能存在的风险。针对上证50ETF这一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信息含量的手段,对GARCH模型、加权BS隐含波动率法和无模型隐含波动率法向后一个月的预测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证券市场波动剧烈,出现“股灾”时,这三种模型都不能对未来波动率进行有效预测,不含有效信息。但证券市场相对平稳的时期,波动率是可以被预测的,从研究结果来看,预测期限为一个月时,不论是加权BS隐含波动率还是无模型隐含波动率都较GARCH模型波动率要优秀,信息含量要更高,而在隐含波动率法自身的比较中,无模型波动率的有效信息含量要多于加权BS隐含波动率,预测能力要更好。
【关键词】:波动率预测 无模型隐含波动率 50ETF期权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24;F832.5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7
  • 1 绪论7-12
  • 1.1 研究背景7-8
  • 1.2 文献综述8-11
  • 1.3 研究目的11
  • 1.4 本文的结构11-12
  • 2 波动率相关理论12-23
  • 2.1 波动率12-14
  • 2.1.1 波动率的定义12-13
  • 2.1.2 波动率的度量13
  • 2.1.3 波动率的性质13-14
  • 2.2 波动率的预测模型14-23
  • 2.2.1 利用历史信息的预测模型14-17
  • 2.2.2 利用期权价格的预测模型17-21
  • 2.2.3 预测模型的评价方法21-23
  • 3 上证 50ETF与上证 50ETF期权23-29
  • 3.1 上证50指数及上证 50ETF23-25
  • 3.2 上证 50ETF期权市场简介25-29
  • 3.2.1 50ETF期权做市商制度25
  • 3.2.2 50ETF期权交易细则25-26
  • 3.2.3 50ETF期权的交易量26-29
  • 4 实证分析29-42
  • 4.1 数据的选取与波动率的计算29-33
  • 4.1.1 GARCH模型波动率计算29-30
  • 4.1.2 加权BS隐含波动率的计算30-31
  • 4.1.3 无模型波动率的计算31-32
  • 4.1.4 已实现波动率的计算32-33
  • 4.2 波动率预测模型的比较33-42
  • 4.2.1 统计性描述33-35
  • 4.2.2 模型信息含量的比较35-42
  • 5 结论42-44
  • 致谢44-45
  • 参考文献45-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薏舟;郑振龙;;无模型隐含波动率及其所包含的信息:基于恒生指数期权的经验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9年11期

2 黄薏舟;;隐含波动率的信息含量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年07期

3 叶志强;陈习定;张顺明;;我国定期存贷款利率期权隐含波动率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1年09期

4 张爱玲;吴冲锋;;隐含波动率微分算法的改进——波动率表面模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12期

5 张爱玲;;权证净需求对隐含波动率的影响[J];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04期

6 夏红芳;梁涛;;权证隐含波动率在标的证券波动率预测中的作用研究[J];浙江金融;2011年08期

7 王守磊;杨余飞;;确定隐含波动率的总变分正则化方法[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8 欧诗德;;认股权证隐含波动率迭代算法的改进[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9年09期

9 杨柳;俞建宁;邓醉茶;;由期权平均价格确定隐含波动率的最优化方法[J];工程数学学报;2006年03期

10 曾凯;;隐含波动率的半参数因子模型[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永安期货研究院 王晓宝 周博;隐含波动率在现代金融领域中的应用[N];期货日报;2010年

2 新湖期货研究所 蒋林;隐含波动率对期权策略的影响[N];期货日报;2013年

3 中投证券金融衍生品部;参考隐含波动率进行权证投资[N];中国证券报;2008年

4 东航金融 岳鹏;50美元/桶为均衡油价[N];中国证券报;2009年

5 权证一级交易商 广发证券 产品创新部 霍玉琳;选择权证,隐含波动率助你识别风险[N];证券时报;2006年

6 权证一级交易商广发证券产品创新部刘思玲;利用隐含波动率选择权证[N];证券时报;2006年

7 国泰君安期货 赵晓明 吴泱;隐含波动率对期权策略的影响[N];期货日报;2014年

8 胡箫箫;日元坚挺 美元处于守势[N];上海证券报;2007年

9 俞振州;长假临近 理性减仓避险[N];期货日报;2007年

10 姜玉燕;历史波动率与隐含波动率[N];上海证券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思;期权做市商波动率管理:隐含波动率曲面建模与预测[D];浙江大学;2016年

2 黄薏舟;无模型隐含波动率及其所包含的信息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3 张爱玲;隐含波动率的建模、计算方法及其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王守磊;期权定价中隐含波动率的正则化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倡;波动率预测模型的比较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2 吕恺;基于香港市场的隐含波动率动态模型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3 曾凯;隐含波动率曲面的半参数拟合[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莫旭华;基于香港股票期权的隐含波动率建模[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5 沈晨;以纵向数据视角分析无模型隐含波动率[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6 肖红;一种基于伴随方程的确定隐含波动率的方法[D];湖南大学;2013年

7 李亚;基于恒生指数期权隐含波动率的实证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毛娟;隐含波动率的函数型数据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9 胡亮红;确定期权定价模型中隐含波动率的本原—对偶方法[D];湖南大学;2011年

10 左维维;期权隐含波动率的非参数核估计[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波动率预测模型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53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553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c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