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融资融券对我国股市波动性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8 15:04

  本文关键词:融资融券对我国股市波动性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自2010年3月31日正式引入了融资融券交易,是我国股市发展过程中里程碑性的时刻,标志着我国股市20多年来的“单边做市”时代的终结,开启了崭新的信用交易时代。自此投资者不仅可以通过做多获利,也可以在股价下跌时通过融券交易卖空套利,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交易模式和获利渠道。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的引入对我国股市及市场上的投资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截止2014年1月30日,融资融券交易已在我国运行了近四个年头,纵观沪深两市的运行情况,无论融资融券的交易额还是余额,都维持了持续的快速增长的趋势。尤其是在融资融券交易由试点转常规、标的股票范围扩容以及转融通开展之后,融资融券业务的规模和对我国股市的影响力都进一步的扩大。迄今为止,先后有四批77家证券公司获批进行融资融券交易的资格,投资者参与的积极性也不断高涨,可以看到融资融券市场的各个方面都在这四年里经历了长足的发展。 融资融券作为信用交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是衡量一国证券市场发展完善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的引入对于完善我国的证券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理论上来说融资融券业务具有发现价格、增加市场流动性和抑制股市波动的作用。但由于其本身具备的杠杆效应,也有可能会导致收益和亏损被放大,潜藏着加剧股市波动的风险。究竟融资融券交易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是怎样的?关于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然而得出的结论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至今没有统一的定论。大部分的学者还是认为卖空机制的存在是能够起到稳定股价的作用的:但是也有相当部分的学者持有相反的意见,认为杠杆效应的存在会起到助涨助跌的效果。而融资融券在我国证券市场上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其影响究竟如何还需要进行更深入和具体的研究分析。 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在理论分析方面,首先对融资融券及股市波动性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相关的理论进行了梳理;之后对融资融券的交易模式,及其影响股市波动性的要素和机理进行了分析。接着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四年来的融资融券交易数据研究了其对我国股市的波动性产生的影响。选取了沪深300指数的日收益率作为表示股市波动的变量,以融资融券余额代表融资融券交易,运用GARCH(1,1)模型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以下结论: (1)首先将融资融券交易作为一个虚拟变量引入模型,分析了我国股市引入融资融券交易前后八年的波动性,发现融资融券交易对于抑制我国股市的波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整体来说作用仍然较小。 (2)本部分则只选取了融资融券交易开始之后近四年的数据,具体分析了其对我国股市波动性的影响。发现融资融券交易的存在是能够平抑股价波动的,而且在分别研究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之后发现两者对股市波动性影响的作用机制是不同的,其中融资交易有助于降低股市的波动而融券交易则加剧了我国股市的波动,但由于两者在交易规模上的巨大差距,其作为一个整体仍然是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的。 (3)本文还以标的股扩容和转融通业务的开展两个融资融券交易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为节点,分阶段的分析了融资融券对我国股市波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融资融券对我国股市的影响是持续而稳定的增加的。 最后针对实证分析得出的结果,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融资融券交易机制的一些建议,使其能够充分发挥稳定股市波动、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交易体制的作用,并使广大投资者真正通过参与融资融券交易而从中获益。具体建议包括引导投资者转变思维、适度降低相关费率及市场准入门槛、推行“T+0”交易制度等。以期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融资融券 股市波动性 GARCH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832.5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第1章 导论9-19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9-11
  • 1.1.1 选题背景9-10
  • 1.1.2 选题意义10-11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1-16
  • 1.2.1 国外文献综述11-14
  • 1.2.2 国内文献综述14-16
  • 1.3 研究目标与思路16-17
  • 1.3.1 研究目标16
  • 1.3.2 研究思路16-17
  •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17-18
  • 1.4.1 研究方法17
  • 1.4.2 研究内容17-18
  •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18-19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借鉴19-27
  • 2.1 融资融券的概念19-20
  • 2.2 股市波动性的概念20-22
  • 2.3 相关理论借鉴22-27
  • 2.3.1 市场有效性理论22-23
  • 2.3.2 米勒的“股价高估”理论23-24
  • 2.3.3 理性预期模型24-27
  • 第3章 融资融券影响股市波动性的要素和作用机制27-37
  • 3.1 融资融券的交易模式27-30
  • 3.1.1 分散授信模式27-28
  • 3.1.2 集中授信模式28-29
  • 3.1.3 交易所集中竞价模式29
  • 3.1.4 我国的融资融券交易模式29-30
  • 3.2 融资融券影响股票市场波动性的要素分析30-33
  • 3.2.1 投资者结构30-31
  • 3.2.2 保证金比例31-32
  • 3.2.3 标的证券范围32-33
  • 3.3 融资融券对股票市场波动性的作用机制33-37
  • 3.3.1 正向机制33-34
  • 3.3.2 负向机制34-37
  • 第4章 融资融券对股市波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37-51
  • 4.1 模型介绍——ARCH模型和GARCH(P,Q)模型37-38
  • 4.1.1 ARCH(p)模型37-38
  • 4.1.2 GARCH(p,q)模型38
  • 4.2 数据选取38-40
  • 4.3 平稳性检验40
  • 4.4 简单长期回归40-43
  • 4.4.1 ARCH效应检验41-42
  • 4.4.2 运用GARCH模型的长期分析42-43
  • 4.5 融资融券开展之后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分析43-47
  • 4.5.1 新引入变量及其相关检验43-44
  • 4.5.2 融资融券交易对股市波动性影响的总效应研究44-46
  • 4.5.3 融资交易与融券交易对股市波动性影响的分效应研究46-47
  • 4.6 融资融券标的股扩容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研究47-48
  • 4.7 融资融券转融通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研究48-51
  • 第5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51-55
  • 5.1 研究结论51
  • 5.2 政策建议51-55
  • 5.2.1 培养投资者的做空理念51-52
  • 5.2.2 适当降低保证金比例52
  • 5.2.3 适当降低融资融券业务的准入门槛52-53
  • 5.2.4 实行“T+O”的交易制度,使融资融券充分发挥价格发现功能53-55
  • 参考文献55-59
  • 致谢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e,

本文编号:2930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930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7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