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增发对象、保荐人声誉与定向增发新股折价率 ——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发布时间:2022-02-26 22:04
  股权分置改革之后,上市公司对定向增发再融资方式热情高涨。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高度集中,中国上市公司普遍处于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中小股东难以监督和制衡大股东的行为。在尚未有完善的资本市场规章条例和公司治理机制的情况下,中小股东的利益容易被有控制权的控股股东所损害。以往研究表明定向增发这一再融资方式存在控股股东操纵发行折价率的行为。由于定向增发信息披露要求低于公开增发等融资方式,定向增发发行程序简单,为控股股东提供可操作的空间。随着定向增发再融资方式受到上市公司追捧,学术界针对定向增发折价率进行深入研究。目前已有的研究都是围绕着定向增发折价成因以及控股股东对如何操纵新股折价率等,但是鲜有学者研究什么因素可以去抑制大股东操纵新股发行折价率的行为,本文研究发现保荐人由于具有专业的胜任能力和丰富的保荐经验,为了维护自己的声誉,有动机和能力去发现和抑制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而盈余管理是控股股东操纵新股折价率的一种方式,因此高声誉的保荐人能够起到抑制控股股东操纵新股折价率的作用。同时,当机构投资者参与认购定向增发新股时,会提升公司的股权制衡度,而机构投资者相较于其他投资者而言有监控能力和信息获取的优势...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写作思路与方法
        1.2.1 写作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论文的基本结构
    1.4 可能的创新点
2.文献回顾
    2.1 关于定向增发折价率的研究
        2.1.1 定向增发新股折价的原因
        2.1.2 控股股东操纵折价率的方式
    2.2 关于保荐人声誉及其在股票发行中的作用的研究
        2.2.1 保荐人在股票发行中的作用
        2.2.2 保荐人声誉对股票发行价格的影响
    2.3 关于股权结构的研究
        2.3.1 股权结构与控股股东
        2.3.2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2.4 文献评述
3.增发对象、保荐人声誉与定向增发折价率的理论概述
    3.1 定向增发的概念及其对象
        3.1.1 定向增发的概念
        3.1.2 定向增发的对象
    3.2 影响定向增发折价率的主要因素
        3.2.1 法律法规对定向增发价格的规定
        3.2.2 定向增发新股认购对象
        3.2.3 宏观经济形势
        3.2.4 公司的规模与成长性
    3.3 保荐人在定向增发新股定价中的作用
        3.3.1 保荐制度的起源及作用
        3.3.2 保荐人对股票发行价格的影响
    3.4 股权结构与定向增发折价的关系
        3.4.1 控股股东对折价的影响
        3.4.2 股权结构对折价的影响
    3.5 增发对象、保荐人声誉与定向增发新股折价关系的基础理论
        3.5.1 控制权收益理论
        3.5.2 信息不对称理论
        3.5.3 认证中介理论
        3.5.4 代理理论
4.增发对象、保荐人声誉、股权结构与定向增发新股折价率的理论分析
    4.1 认购定向增发新股增发对象与定向增发新股折价率的关系
    4.2 保荐人声誉与定向增发新股折价率的关系
    4.3 股权结构与定向增发折价率的关系
5.增发对象、保荐人声誉、股权结构与定向增发新股折价率的实证检验
    5.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5.1.1 样本选取
        5.1.2 数据来源
    5.2 研究方法
        5.2.1 定向增发折价率的衡量
        5.2.2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5.3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5.3.1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5.3.2 相关性分析
    5.4 实证回归分析
    5.5 稳健性检验
6.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本文研究的结论
    6.2 本文的政策建议
        6.2.1 充分披露定向增发有关信息
        6.2.2 鼓励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
        6.2.3 加强对大股东认购增发股票的监管
        6.2.4 加大对保荐代表人“只荐不保”的惩罚力度
    6.3 本文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股东股权制衡的公司治理效应——来自民营上市公司的证据[J]. 赵国宇,禹薇.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8(11)
[2]定向增发、股权结构与企业风险承担研究[J]. 王晓亮,李鹏媛,王青松.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8(11)
[3]公司内部治理、审计师监督与定向增发公司的盈余管理——来自我国A股市场的经验数据[J]. 罗国民,章卫东,王珏玮.  财贸研究. 2018(11)
[4]定增择时与折价率及股价的长期市场表现——来自我国A股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经验证据[J]. 张强,佘杰.  商业研究. 2018(11)
[5]监管新规优化了定向增发市场环境吗?[J]. 张卫东,李莉.  武汉金融. 2018(07)
[6]定向增发并购中大股东的角色:支持还是利益输送——基于上市公司并购非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 张丽丽.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8(07)
[7]企业投资效率、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基于机构投资者参与视角[J]. 陈明利,伍旭川,梅世云.  企业经济. 2018(03)
[8]机构投资者持股、会计稳健性与公司价值[J]. 李合龙,李海菲,张卫国.  证券市场导报. 2018(03)
[9]增发目的、交易溢价率与定向增发折价率[J]. 沈华玉.  中国经济问题. 2018(01)
[10]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与跨国并购绩效[J]. 周佳.  财会通讯. 2017(36)



本文编号:36450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36450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1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