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公司治理缺陷下大股东掏空问题研究 ——以一汽富维为例

发布时间:2022-02-27 09:11
  在现代公司治理中,大股东控制始终是无法规避的问题。也是中国公司治理进一步完善的研究内容。公司管理层为了各自利益而以不同方式对上市公司实施掏空;这种行为恶劣的侵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也进一步加深管理层与投资者两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冲突。同时,由于监管措施薄弱和我国上市公司专用制度的存在,公司治理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内部控制问题更加严峻。基于中国公司治理缺陷机制为出发点,以大股东掏空公司行为为研究重点,以一汽富维为案例,深入分析掏空行为的实施情况。首先,本文对公司治理缺陷下大股东掏空的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研究,通过阅读大量国内外学者关于公司治理缺陷的研究现状及理论,对其进行了提炼和总结;其次,总结概念和理论基础;第三,本文简要介绍了案例公司,深入讨论了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具体手段和后果;最后,提出相应对策。在分析一汽富维案例中,首先分析本案例存在掏空行为的主要原因,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特点;第二、中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存在缺陷;第三、外部监督力度不足。本文就目前中国上市公司存在的治理状况,拟为如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提供有效参考。其次,提出了相应建议:(1)优化上市公司的所有权权结构,... 

【文章来源】:广东财经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重点解决的问题
    1.6 选题的难点
2 文献综述
    2.1 大股东掏空动机及经济后果
    2.2 公司治理与大股东掏空
        2.2.1 股权集中程度
        2.2.2 独立董事独立性
        2.2.3 外部监管环境
    2.3 大股东掏空的主要手段
        2.3.1 通过关联交易转移上市公司资产
        2.3.2 利用上市公司为大股东提供借款担保
        2.3.3 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2.3.4 大股东减持
        2.3.5 支付高额现金红利
    2.4 文献述评
3 相关理论基础
    3.1 公司治理的相关理论
        3.1.1 公司治理
        3.1.2 公司治理机制
    3.2 公司治理与掏大股东掏空相关性的理论分析
        3.2.1 委托代理理论
        3.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3.2.3 控制权理论
4 一汽富维大股东掏空的案例概况
    4.1 案例介绍及公司简介
        4.1.1 案例介绍
        4.1.2 公司简介
    4.2 一汽富维股权结构分析
    4.3 一汽富维公司治理结构分析
    4.4 一汽富维掏空方式与业绩分析
        4.4.1 大量的关联方交易
        4.4.2 远低于同行业的毛利率水平
        4.4.3 投资收益“粉饰”账面
        4.4.4 总结分析
    4.5 公司治理缺陷下引发大股东掏空分析
5 一汽富维掏空产生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后果
    5.1 掏空产生的原因分析
        5.1.1 大股东与管理层关系密切
        5.1.2 “一股独大”现象
        5.1.3 法律法规不健全
    5.2 掏空造成的后果
        5.2.1 中小股东利益严重受损
        5.2.2 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失灵
6 分析结论及建议
    6.1 分析结论
    6.2 一汽富维公司治理存在的缺陷
        6.2.1 内部治理缺陷
        6.2.2 外部治理缺陷
    6.3 建议及措施
        6.3.1 优化股权结构
        6.3.2 大股东掏空受到公司治理的制约
        6.3.3 加强外部监督力度
        6.3.4 进一步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股东掏空行为研究——以大连实德掏空大元股份为例[J]. 龙晔璟,曾芝梅.  职教与经济研究. 2015 (03)
[2]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对公司治理评价的思考[J]. 齐岳,廖科智.  现代管理科学. 2015(07)
[3]外部监管、公司治理与审计合谋[J]. 赵国宇,曾爱军,田伟.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4(05)
[4]当代公司治理理论及其评价[J]. 周金泉,何文晋.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4(04)
[5]股权制衡:合谋还是监督?——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郭志勇.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3(08)
[6]惩罚机制防治审计合谋的有效性研究[J]. 赵国宇.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3(04)
[7]大股东控制下的股权融资与掏空行为研究[J]. 赵国宇.  管理评论. 2013(06)
[8]大股东财务困境、掏空与公司治理的有效性——来自大股东财务数据的证据[J]. 郑国坚,林东杰,张飞达.  管理世界. 2013(05)
[9]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与大股东掏空——来自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唐建新,李永华,卢剑龙.  经济评论. 2013(01)
[10]大股东掏空与支持: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J]. 裴红卫.  经济经纬. 2012(04)

硕士论文
[1]难以控制的控股股东“隧道行为”研究[D]. 邵杰.山东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451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36451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a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