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书_《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1-23 23:14

  本文关键词:毛泽东农业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年

毛泽东农业思想研究

张芬  

【摘要】: 毛泽东农业思想是关于实现近现代农业生产关系变革和生产力发展的思想。它在一定历史时段内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制定和实施农业政策的理论基石和思想指导,其影响在当今农业的方方面面仍然得到具体而微的体现。对毛泽东农业思想的系统化研究不仅可以拓宽和深化毛泽东思想的研究领域,而且有利于中国近现代农业历史的研究。 毛泽东农业思想从根本而言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的产物。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是毛泽东农业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近代中国落后的农业现状是毛泽东农业思想孕育和发展的现实土壤;近代以来,各个阶级为中国农业出路进行的探索是毛泽东农业思想的重要借鉴;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农业的经典论述是毛泽东农业思想的理论指南;中国传统文化是毛泽东农业思想重要的理论来源,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农业的早期认识是毛泽东农业思想之萌芽基础。 毛泽东农业有其萌芽、发展、完善的历史过程,先后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初期建设三个历史时期。围绕着变革农业生产关系和解放农业生产力的主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有侧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又包括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四个阶段。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的农业思想主要包括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成立农民协会,组建农民武装;土地革命时期主要包括土地革命的思想和根据地建设的思想;抗日战争时期主要包括减租减息和交租交息思想以及发展边区农业经济的思想;解放战争时期主要包括从减租减息到清算减租减息的思想,没收封建阶级土地的思想,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推进土地改革的思想。过渡时期的毛泽东农业思想主要包括农业改造的思想,粮棉统购统销的思想。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主要包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思想,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关系的思想,农业现代化思想,科技兴农战略思想、农业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思想。 毛泽东农业思想是个立体性的结构体系。具有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的内容,从不同的认识维度上展现出三个层次,即哲理层次、战略层次和实践层次。 毛泽东农业具有鲜明的特征。体现了政策和策略的高度结合;蕴涵着浓郁的传统色彩和民族特色;闪烁着独特的个人思维特点。 毛泽东农业思想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它的指导下,中国农业实现了两次根本性的变革。它是中华民族农业思想宝库中的瑰宝。迄今为止,毛泽东农业思想仍然可以为当今的“三农”提供重要的启发和借鉴,即使其“沉重的教训”也给中国农业问题的出路昭示了新的契机。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091.93;F320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前言12-23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12-14
  • 1.1.1 选题目的12-13
  • 1.1.2 选题意义13-14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4-20
  • 1.2.1 国内研究综述15-18
  • 1.2.2 国外研究综述18-20
  • 1.2.3 存在问题与不足20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20-22
  • 1.3.1 研究范围的基本界定20-21
  • 1.3.2 研究思路21
  • 1.3.3 研究方法21-22
  • 1.4 论文创新之处22-23
  • 1.4.1 比较完整地构建了毛泽东农业思想体系22
  • 1.4.2 对毛泽东农业思想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划分22-23
  • 第二章 毛泽东农业思想探源23-48
  • 2.1 毛泽东农业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23-31
  • 2.1.1 近代农业现实23-25
  • 2.1.2 解决近代中国农业问题的诸种探索及其影响25-30
  • 2.1.3 毛泽东的农业实践活动30-31
  • 2.2 对马列主义农业经典论述的中国化31-39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对农业的经典论述31-34
  • 2.2.2 列宁、斯大林的农业思想及其实践评价34-37
  • 2.2.3 毛泽东对马列主义经典论述的具体化和中国化37-39
  • 2.3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超越39-45
  • 2.3.1 毛泽东的传统文化修养39-40
  • 2.3.2 中国传统文化和近代农业思想是毛泽东农业思想的重要理论渊源40-43
  • 2.3.3 毛泽东对中国传统农业思想的继承与超越43-45
  • 2.4 对近代农业的早期认识45-48
  • 2.4.1 毛泽东的少年时代45
  • 2.4.2 思想轨迹的转变45-46
  • 2.4.3 对农业现实的早期认识46-48
  •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毛泽东的农业思想48-66
  • 3.1 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农业思想48-51
  • 3.1.1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49
  • 3.1.2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49-50
  • 3.1.3 成立农民协会、组建农民武装50-51
  • 3.2 土地革命时期的毛泽东的农业思想51-56
  • 3.2.1 落后的农业经济对革命的影响51-52
  • 3.2.2 土地革命的思想52-55
  • 3.2.3 根据地的农业经济思想55-56
  • 3.3 抗日战争时期的毛泽东农业思想56-61
  • 3.3.1 减租减息和交租交息思想57-59
  • 3.3.2 大力发展边区农业59-61
  • 3.4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农业思想61-66
  • 3.4.1 从减租减息到耕者有其田61-62
  • 3.4.2 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62-63
  • 3.4.3 因地、因时推进土地改革63-64
  • 3.4.4 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64-66
  • 第四章 过渡时期的毛泽东农业思想66-75
  • 4.1 加快土地改革,实现农民土地所有制66
  • 4.2 农业改造思想66-71
  • 4.2.1 农业改造的可能性和必要性67
  • 4.2.2 农业合作的重要性67-68
  • 4.2.3 农业合作化的步骤、方针、政策和具体措施68-69
  • 4.2.4 农业合作化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69-71
  • 4.3 粮棉统购统销思想71-75
  • 4.3.1 统购统销思想产生的背景71-72
  • 4.3.2 统购统销思想的主要内容72-73
  • 4.3.3 统购统销思想的评价73-75
  • 第五章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的农业思想75-82
  • 5.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生产75-76
  • 5.1.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75
  • 5.1.2 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75-76
  • 5.1.3 狠抓粮食生产,,确保社会稳定76
  • 5.1.4 正确处理几组关系76
  • 5.2 农业现代化思想76-78
  • 5.2.1 农业现代的前提是农业合作化76-77
  • 5.2.2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77-78
  • 5.3 科技兴农战略思想78
  • 5.4 农业“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78-82
  • 5.4.1 运动发生的背景79
  • 5.4.2 运动过程79-81
  • 5.4.3 运动原因探析81-82
  • 第六章 毛泽东农业思想的层次、特点以及历史评价82-91
  • 6.1 毛泽东农业思想的层次82-86
  • 6.1.1 农业思想的哲理层次82-85
  • 6.1.2 农业思想的战略层次85
  • 6.1.3 农业思想的实践层次85-86
  • 6.2 毛泽东农业思想的特点86-88
  • 6.2.1 体现了政策和策略的有机结合86-87
  • 6.2.2 蕴涵着浓郁的传统色彩和民族特色87
  • 6.2.3 闪烁着独特的个人思维特点87-88
  • 6.3 毛泽东农业思想历史地位的评价88-91
  • 6.3.1 毛泽东农业思想历史意义88-89
  • 6.3.2 毛泽东农业思想的现实意义89-91
  • 参考文献91-94
  • 致谢94-95
  • 作者简历95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马金雪;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农业发展思想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2 程晓丽;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研究:1949-1966年[D];湖南工业大学;2011年

    3 周宁;刘少奇农林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张啸鹏;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理论的历史考察[D];西南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中波,邱秀华;关于毛泽东农业机械化思想的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刘保峰;吴荣秀;石开贵;;建国前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的演变[J];长江论坛;2006年04期

    3 曾芬钰;马克思论农民与农民个体经济[J];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08期

    4 唐明勇;毛泽东农业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超越[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5 林建清;天国壮举缘何竟成悲歌——也谈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J];兰州学刊;2001年03期

    6 朱宏斌;试析传统价值观对毛泽东农业经济思想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郭云涛;毛泽东的“三农”思想及其对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启示[J];社会科学家;2005年05期

    8 曹学恩;大跃进运动发生原因探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9 韩冰;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在农民问题上的理论与实践及历史启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肖艳;;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质分析[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勇兵;;科学发展观——科学的执政哲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王明前;;“剪刀差”问题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合作社经济[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3 王明前;;中央革命根据地苏维埃以党代政现象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4 何丽;刘管平;巫丛;;海外对华城市史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5 邵显松;;析哈代小说在传统框架内表现出的超前意识[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郑明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拓理论发展的新境界[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7 吴学琴;挑战单向度全球化——马克思关于全球化进程中的民族化理论评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8 张能为;;论萨特伦理学的评价维度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钱守云;;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保障农民政治利益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刘玲;试论“官督商办”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启动作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美银;;外部环境变化、主体认知互动与中国农地制度变迁[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李培龙;;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根基及其实践[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范耀登;;论特区政治改革的先行与试验[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9 张效霞;;林则徐:死时大喊“星斗南”[A];2011全国中医药科普高层论坛文集[C];2011年

    10 游海华;;债权变革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秩序——以中央苏区革命前后的民间借贷为中心[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9年卷[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晓亮;阿富汗战争:苏联高层决策研究(1979-1989年)[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祁冰;20世纪上半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9 吕晓萍;我国以工促农制度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胡昕宇;农民视角下的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桥锋;素朴之美——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耿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郭云英;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6 郑璇;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规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刘喆;关于中国近代科学社团发展轨迹的历史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姚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于玲玲;漠河金矿官督商办经营研究(1888-1900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付春;;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土地所有权思想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5期

    2 强龙;;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22期

    3 邢和明;重新认识毛泽东对苏联模式的突破[J];长白学刊;2003年02期

    4 周执前;试论毛泽东的农业现代化思想[J];长沙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5 欧阳斌;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的历史发展[J];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03期

    6 刘宁;试析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减租减息土地政策[J];辽东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7 梁柱;毛泽东倡导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J];党的文献;2003年06期

    8 张启华;;毛泽东: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开创者和奠基者[J];党的文献;2008年05期

    9 孙业礼;毛泽东、刘少奇农业合作化思想的根本差别在哪里?[J];党的文献;1994年05期

    10 黄祖琳;刘少奇六十年代初期对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探索[J];党的文献;199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祁冰;20世纪上半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刘法威;平均地权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3 刘建飞;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许蓉;列宁农民问题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艳红;刘少奇“三农”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苏丽君;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贡献[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杨松;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富农的理论政策[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4 陈燕;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5 刘慧;中国土地革命现代化价值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孙露;五十年代初毛泽东、刘少奇农业合作化思想之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岳晓玲;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张晓燕;邓子恢农业思想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伟;论建国后刘少奇的调查研究[D];中共湖南省委党校;2009年

    10 尚华燕;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文华;腐败导致太平天国早衰早亡[J];炎黄春秋;1999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建农;农业产业化对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J];乡镇经济;2002年06期

    2 ;编者的话[J];农业经济问题;1980年01期

    3 林晓丹;;浅论建国后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变革及启示[J];林区教学;2009年06期

    4 章牧;论新时期导游人员教育与培训体制的变革[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5 王保星;直面社会现实:当代美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走向[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6 骆峰志;营销管理中企业变革要适度[J];商业研究;2001年09期

    7 刘闽,吕永红;西部大开发与新疆各民族思维与观念的变革[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2期

    8 王良锦,鞠齐;现代企业营销观念的八大变革[J];经济师;2001年10期

    9 任永维;支持企业战略实施的财务变革[J];商业研究;2003年14期

    10 王波,赵建坤,吴广谋;IC产业组织模式的变革及对我国IC产业的启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艳华;吕玲丽;;新时期发展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的思考[A];广西农村经营机制创新与国际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凤民;;论我国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力与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张薰华;;社会和谐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4 吕恒立;;“入世”条件下我国政府经济规制的变革[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5 郭清华;;变革下的邮政人力资源管理[A];海南省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C];2008年

    6 张登洋;;科学区分党的理论思维方式的三次历史性变革——在领导科学发展的实践中适时确立党的理论现代系统思维方式[A];研究领导科学 实现科学领导[C];2008年

    7 董丽;;“绿色壁垒”与环境法体系的变革[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2年

    8 李苏龙;郭增华;;知识管理对传统企业管理的变革[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7辑)——第八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2007)论文集[C];2007年

    9 黄锡生;段小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环境法律制度的历史性变革[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王宗喜;徐东;夏文祥;;运用现代物流理论 推动军事后勤变革[A];首届中国物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瑾;[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2 怡娟;[N];中国企业报;2002年

    3 何明;[N];福建工商时报;2000年

    4 ;[N];经济参考报;2002年

    5 何明;[N];中国经营报;2000年

    6 ;[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7 周中之(作者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N];文汇报;2002年

    8 李祝义;[N];中国企业报;2000年

    9 靖红 史宝谊;[N];国际经贸消息;2001年

    10 ;[N];计算机世界;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必昌;唐宋寺院经济转型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杨梅;公立学校的一次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赵长林;科学课程及其变革的社会学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桑东莉;可持续发展与中国自然资源特权制度之变革[D];武汉大学;2005年

    5 匡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肖爱民;综合的时代[D];吉林大学;2005年

    7 王银凤;转型期中国农民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5年

    8 王秋兰;东亚家族企业的制度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9 杨欣;变革与回应:民营化的行政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叶正波;教育议事会:一个微观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芬;毛泽东农业思想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2 封安东;变革教师文化之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昊;当代都市报副刊生存及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赵向东;我国中小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靳中宝;战后法国共产党的现代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6 姬瑞;公民社会与政府治理范式的变革[D];云南大学;2008年

    7 胡亮;欧洲社会党功能变革[D];清华大学;2008年

    8 俞国锋;科学发展观与思维方式变革[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9 陈洁菲;个人主义与美国家庭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伟;论民初教育模式的变革[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毛泽东农业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92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892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7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